![]()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4
文章: 664
|
100...........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5
文章: 34
|
rmvb...
即使是壓***都嫌畫質差了點, 怎麼會成為主流?? 樓主也可以放幾段畫質好一點的片段給大家參考看看, 不然RMVB給大部份人的印象就是畫質最差的一種影片格式吧.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氣候越來越不友善的中部首善之區
文章: 1,773
|
引用:
MOV在流通性上比RMVB糟多了,以前都還只能用QT放,不然多少都會有一些問題 最近才有Haali Media Splitter這個分離器對MOV這個封裝支援度較完善一些 不過MOV也已經都支援HD了,Apple放出的HD預告片就是自家的H.264編碼 本來RMVB、WMV跟MOV都是網路應用起頭,但後兩者陸續都推出位HD而生的編碼,相對RMVB在這塊領域是一片空白 所以說,RMVB不要說成為主流了,他連未來HD的這塊大餅都無意去咬一口,只能說他們自有自個的盤算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4
文章: 336
|
引用:
RMVB畫質真的不好,但只要各位大大還想免費的上網抓盜版電影,就乖乖的接受吧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0
文章: 842
|
MOV不是網路應用起頭,他是專業影像處理起家的
跨平台、支援性廣就是他的優點,專業領域才是他的目標 新版QuickTime也支援H.264編碼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3
文章: 58
|
解讀標準-大陸無意跟進MPEG-4/H.264、WMV-9 另拱AVS Codec成市場標準
http://72.14.203.104/search?q=cache...tw&ct=clnk&cd=1
(郭長祐/DigiTimes.com) 2006/03/20 對於新一代的數位視訊壓縮標準,大陸官方鐵定對Microsoft的WMV-9技術沒興趣,但同樣的也對歐美機構提出的MPEG-4與H.264(亦稱:MPEG-4 Part 10或MPEG-4 AVC或AVC,Advanced Video Coding)不表認同,主要原因在於MPEG-4、H.264的技術授權費,使得大陸官方決議以AVS(Audio Video coding Standard)為其國內標準,理由是AVS屬大陸自主的智慧財產權,使用AVS來取代MPEG-4、H.264等應用需求,包括電子產品與廣播營運等,將能在數年內省下數千萬美元的技術授權花費,如此大陸的產品製造商、內容營運商,及末端消費者等都將受益。 就技術觀點而言,大陸力拱的AVS標準與H.264實難分高下,以MPEG-2的播放品質為基準作比較,MPEG-4的壓縮率是MPEG-2的1.4倍,而H.264更勝MPEG-4本規,壓縮率為MPEG-2的2倍以上,然AVS也與H.264相同,擁有2倍於MPEG-2的容量壓縮率,明顯地在壓縮演算法上不遑多讓。 至於宣稱的「精省數千萬美元」是如何計算而得?據了解,最初是以MPEG-2的技術授權費來比較,而非今日MPEG-4、H.264的最新授權費制。倘若以量產製造的技術授權而言,AVS與MPEG-4、H.264相比不會有太大的差異,主要的差異會是在量產製造以外的授權,包括營運業者的播放授權(如:衛星無線廣播、地面無線廣播、有線廣播、網際串流等)、消費者的訂播授權(如:VOD隨選視訊、KTV伴唱、旅館內付費收視服務、網路付費下載播放等)、內容產品的複製授權(如:影片、音樂、遊戲等的壓片製造),這些AVS都不收費,但MPEG-4、H.264卻要收費。 更重要的是,AVS的規範相當完整,包括音訊視訊的編解碼演算、DRM數位版權管理、內容防拷機制等具備,且都是用自有智財技術完成,完全不受歐美專利制肘。 既然大陸頒佈AVS為國內標準,連帶的大陸IC設計業者也跟進呼應,例如北京芯晟科技(Celestial Semiconductor)就開發出內建AVS硬體功效的SoC單晶片,此一單晶片適合運用在衛星節目接收的視訊機頂盒上,另外中星微電子(Vimicro)則是讓原有的嵌入型晶片執行新開發撰寫的AVS解碼軟體,以最快省的方式達到支援。 不僅大陸本地的IC設計業者響應AVS,也有外商對此表示投入,如意法半導體(ST)也決定在衛星視訊機頂盒的主晶片上加入對AVS的支援。 由於大陸幅員遼闊,在各種節目收視方法中,以衛星無線廣播的覆蓋率、市場潛力最被看好,勝過有線電視、地面無線廣播、網路串流等其他佈建、營運方式。 當然!這不是大陸方面第一次另訂標準,在此之前也有多次先例可循,如抗議DVD-Video分區被單獨規劃至第6區,進而提出以原有Video CD技術強化而成的Super VCD(簡稱:SVCD),但最後仍不敵DVD-Video。又如基於國家安全因素而拒用WiFi的WEP、WPA標準,進而另訂WAPI的安全規範,甚至有施行時限,然之後不了了之,近陣子又重新被倡議。 其他還包括RFID的安全標準、3G無線通訊的TS-CDMA等,如今「力主AVS、力抗MPEG-4/H.264/WMV-9」的政策自是不難想像,尤其大陸正值經濟成長,自然不願受授權成本綁礙、制約,加上人口數更少、潛在用量規模更小的日本、南韓也多有力拱自主規格的成功例案(如:PHS、T-DMB、ISDB等),這些都使得國度在地標準受到鼓舞,並與歐美主導的「國際標準」相抗衡。 延伸閱讀 1.數字音視頻編解碼技術標準工作組(數位音訊、視訊編解碼技術標準工作小組)(簡體中文)、http://www.avs.org.cn。 2.Super Video CD Overview(英文)、http://www.uwasa.fi/∼f76998/video/svcd/overview/。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3
文章: 58
|
解讀標準-零失真!原音重現的壓縮新規:MPEG-4 ALS
http://tech.digitimes.com.tw/ShowNe...8257117003B677F
(郭長祐/DigiTimes.com) 2006/02/20 MPEG-4在原規標準的熱潮後,緊接在後的是更專注於視訊編解碼規格的H.264,亦即MPEG-4 Part 10、亦是ISO/IEC 14496-10、也是所謂的MPEG-4 AVC(Advanced Video Coding),MPEG-4 AVC被視為推展完整MPEG-4標準的仙丹妙藥、開路先鋒。 不過,MPEG-4除了引發可攜視訊(如:DVB-H手機電視、Pocket TV口袋電視、PMP可攜式媒體播放器,甚至包括PSP掌上遊樂器、PDA個人數位助理、DSC數位相機等)的新熱潮外,現在MEPG-4又有了新的標準發展,2005年12月27日,MPEG組織認可日本電信電話NTT(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通訊科學研究所的無失真音效壓縮演算技術提案,正式成為MPEG-4的增訂標準,並稱為MPEG-4 ALS(Audio Lossless Coding),亦稱:14496-3 3rd ED AMD 2(MPEG-4 Audio 3rd EDition AMenDment 2),在此之前MPEG-4的音效編解碼標準為失真性壓縮的MPEG-4 AAC(Advanced Audio Coding)。 附註:失真性壓縮、無失真性壓縮有時也被人稱為可逆式(非破壞性)壓縮、不可逆式(破壞性)壓縮。 至此我們會有兩個疑問:1.今日破壞性壓縮的音效編碼格式盛行,為何還要非破壞性的壓縮標準? 2.今日也已有多種非破壞性的音效壓縮標準,還需要使用MPEG-4 ALS嗎? 其實兩個問題的答案可一併回應,那即是壓縮率,破壞性壓縮通常可獲得比非破壞性壓縮更高的壓縮率,在運算力有限、傳輸頻寬有限的年代,為了能即時流暢地傳輸、播放,採行破壞性壓縮有其必要,然而運算力、頻寬短缺的情形已大幅改善,且演算技術的進步革新,讓非破壞性壓縮的壓縮率不斷提升,已逼近破壞性的表現,如此持續使用破壞性壓縮的價值便開始大減。 此外,有些應用層面並不允許失真,但又有縮小傳輸容量的需求,以視訊為例,JPEG雖然有極高的壓縮率,但卻是破壞性壓縮,之後JPEG-2000標準的制訂,即是以不失真為前提而盡可能逼近傳統JPEG的壓縮率,這對於醫療影像來說相當重要,今日分隔兩地的醫院因轉診而要異地調閱患者的X光片、核磁共振的掃描影像時,影像資料量將極大,且不能失真,以免導致醫療的誤診、誤判。 類似的,非失真音效壓縮也必然在嚴苛要求音質正確性,且又講究儲存、傳輸快縮性的領域中大大受用。此外人的天性也是:盡可能不破壞就不破壞,盡量避免失真,盡量保持可逆、可回退的選擇。 就算是MPEG-4 ALS強調不失真,但比MPEG-4 ALS早出現的非失真性音效編碼標準、格式,也還有Apple的Apple Lossless、Microsoft的Windows Media Audio Lossless,另外免費軟體方面也有FLAC、Monkeys、OptimFrog等,有必要使用MPEG-4 ALS嗎? 答案也是壓縮率,前面已述:非失真的壓縮率多半不高,而MPEG-4 ALS卻在此方面有幅度性提升,依據不同的取樣率與音效內容類型(如:會議語音、交響樂)而能有15∼70%不等的壓縮率。 此外,還有兩點是可考慮改採MPEG-4 ALS的理由:1.授權立場,MPEG組織與其他業者相比,在技術標準的使用授權上更為中立、明確。2.MPEG-4 ALS的編解碼技術更為優異。 優異不是嘴上形容說說而已,是有具體數據規格的,MEPG-4 ALS的取樣頻率最大可到192kHz,每頻率取樣的解析度為32-bit(可以是整數型態表示、記錄,也可以用IEEE 754浮點數型態表示、記錄)。 不過,上述規格數據表現還算一般,192kHz是DVD級音效的最高級,32-bit更是與HD Audio並駕齊驅(實際上24-bit已近極致),最令人訝異的是MPEG-4 ALS的壓縮聲道數,同時可達65,536個,遠遠超過今日5.1聲道(6聲道數)、7.1聲道(8聲道數)。 最後,既然MPEG-4 ALS是日本NTT通訊科學基礎研究所的發創心血,並在提案通過後獲得國際的認同,這不免讓人聯想起台灣電信總局切割民營化後的中華電信之電信研究所,具有高達一千多名專業學歷的研究陣容、團隊,是不是也能比仿NTT通訊科學研究所,立下國際性的標準規範呢? http://www.digitimes.com.tw/NewsIma...22016205a_0.gif ▲NTT的MPEG-4 ALS與其他非失真性音效編碼格式的壓縮率、解碼效率比較圖。(圖片來源:NTT.co.jp)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3 您的住址: 肉食性動物巢穴
文章: 3,552
|
引用:
rm系列的主打就是線上觀看,hd影片需要的頻寬太大,絕大多數的用戶 網路都是無法負荷的. 比起wmv,mov來說,rm是最專心網路這一塊的.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4 您的住址: 枝 - 杭州
文章: 10
|
引用:
抱歉各位 插一句提外話 在爬文找資料當中....看到你的發文 幾乎有90% 被吐槽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117
|
引用:
我覺得我跟日本人對品質的要求 沒兩樣 vcd....我只看過幾部 就不想看 畫質太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