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3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4,036
|
引用:
這個台北光華現代生活廣場有賣 另外應該是SilverStone抄采石 因為終結者比較早出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5
文章: 17
|
問一個很奇怪的問題
![]() 這case為什麼會那麼重 12kg ![]()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屏東<===>台北
文章: 1,578
|
這個CASE還有一個兄弟
ENERMAX CS-718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3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4,036
|
引用:
由此可看出,真正有在自己設計機殼的,只有采石跟聯力還有coolermaster,thermaltake是少數幾款機殼以外 其餘大多是直接拿來抄,找人代工,換上自己的面板而已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1,308
|
硬碟的散熱怎看都是一大敗筆
哈哈 台灣沒幾個機殼不殘缺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3,232
|
引用:
不會,這個要實際使用過就知道,只要power選用12公分風扇的形式,基本上位於正下方的硬碟就可以得到不錯的散熱,維持在40度左右的正常工作溫度(我還是放三顆組raid 0呢),重點是,這樣的散熱形式不會吵。 ![]() 而且一般機殼風扇會把前風扇直吹硬碟,我以前也是用這樣的機殼,雖然硬碟溫度的確較低,不過阻力大,所以風扇聲很吵,並且前置風扇正是灰塵吹入最多的位置,首當其衝的硬碟往往短時間內就累積大量灰塵,增加IC版短路的機會。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1,308
|
引用:
一般前置的設置更爛啊 我沒說好過... 若是這種天氣硬碟還40度的話 夏天大概就要50度了 況且12公分的power風力己經很弱 裝個2顆就差不多了 設計成6顆的槽,如果裝6顆我倒想看看這樣會是什麼結果 拿來幫硬碟散熱我覺得是很瞎的設計 偏偏連銀欣很抄 國外也評過了 導風管的設計各項溫度全部輸TT 鯊魚 硬碟的部分若採用的是8公分的power則顧不到 結論 還是一咖很失敗的 國內測試報告在缺點部分都不敢講 ![]()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屏東<===>台北
文章: 1,578
|
引用:
你說的應該是TECHREPORT的測試吧,這個架構的CASE國外測試也很好找,只能說大好大壞都有 但是我之前手邊有剛好有TT SHARK跟ENERMAX CS-718 板子是DFI NF4,至少在CPU溫度上是CS-718比較低 至於硬碟溫度方面,我的CS-718是七月入手,從MBM5讀取SMART的溫度,三顆WD硬碟都在42~46度,現在因為裝了TT的I CAGE,硬碟溫度都在3X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3,232
|
引用:
關於硬碟散熱這點,我已經實際使用這個機殼很久了(還買了第二個,第一個搭配P4 3.2EG oc 4GHz的整台拿去某影像工作室當工作站了),硬碟散熱我們都覺得問題不是很大。(擺六顆?工作站那台就是擺六顆啊,Raid 5,硬碟這麼久了也活的好好的 ![]() 以這機殼的構形論,首先,CPU的熱度已經隨著導風管吹出,不會累積在機殼內,我們顯示卡也是採用AC 的slinser,將熱氣排出機殼外,主要熱源已經解決了兩個。 硬碟的部分,首先,我採用的7K80 硬碟,本身的工作溫度其實不會很高,再者,垂直放置,熱氣自然會上升,而且POWER的12公分風扇,就算是靜音型的,吸入的風流也挺強的,幫硬碟散熱其實綽綽有餘。至少傳完大檔(整個Raid 0(3顆)備份到另一個SATA硬碟),溫度都不是很高(沒有實際數據,但用摸的不是很熱,另一個SATA硬碟放地上,則燙的跟剛出爐的便當一樣,不能久摸。當時是機殼開測版傳檔的,不過以另一顆硬碟的滾燙程度,機殼開一邊應該沒影響)。 所以以他整個機殼的配置來說,把整體來說溫度最低的硬碟,擺在那個位置,已經算很合理了,硬碟沒那麼敏感啦,維持在工作溫度內就可以了(而且,實際使用硬碟溫度也不高),不然不知您有更高明的建議? ![]() 導風管的設計,個人認為最合理的一點是,可以用幾乎沒有聲音的12CM風扇(要自己�**妠N是了),達成跟其他機殼需要大風量的12CM風扇,才能有的散熱效果,所以這樣的設計,不管效能評比,個人裝過許多機殼,絕對是最安靜的設計。 個人認為這個機殼最大的問題是"POWER主電源線、Power的ATX12v 4Pin電源線可能不夠長",主電源線都還好,ATX 12v 4pin用過好幾顆power都有問題(A8N-SLI Premium主機板的 4pin插槽在最上方,反過來擺就變成最下方),不過我是到材料行自己DIY一條4 Pin電源線就解決了,材料通通都有賣,很便宜,做起來也不會很難。
__________________
![]() 此文章於 2006-01-12 09:04 PM 被 Reich 唐 編輯.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3,232
|
嗯嗯,講了這麼多,貼個我機殼的照片,獻醜了,主要是大家可以對照參考一下。
![]() 正面: ![]() 上面那個不是AMD貼紙,是去光華垃圾桶撿空盒,把上面的商標剪下來,大多了,比較好看 ![]() 側面: ![]() 線懶得特別整理,不過反正主要氣流都不會被檔到就好囉。
__________________
![]() 此文章於 2006-01-12 11:02 PM 被 Reich 唐 編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