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7
文章: 248
|
引用:
我並沒有說林鳳營的濃純香有問題吧,搞錯人? 鮮奶的口感要好,就要有比較多的脂肪含量 所以林鳳蠅鮮奶特別濃純是因為它回填過量脂肪,高品質鮮奶=高脂鮮奶 這種事情很久以前就知道的事,又不是今天才知道。 再來講到實驗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16.A.35B.html [FB] 網友實驗各家鮮乳林鳳營最久才腐敗 - 批踢踢實業坊 要說人家實驗有問題? 我是看不出問題在哪 但是可以看一下味全自己做的實驗 http://www.weichuan.com.tw/files/fi...31165720423.pdf 最近網路盛傳各種鮮乳大評比,尤其殺菌方式、保存 ... - 味全公司 結果發現在12-15小時時,鮮奶的酸度開始下降,代表微生物開始增加及鮮奶開始酸敗,但此時不會有明顯的酸味及結塊產生;再經過約24-36小時後,鮮奶中的微生物已大量增加,所以鮮奶的酸度從pH 6.8左右降至約pH 5.5左右,所以此時鮮乳已有明顯的酸味產生,外觀則呈現結塊樣貌。 網友實驗雖然不是無菌環境,但是在同一個環境中擺放時間夠長 細菌(落塵)量可以當作恆定 觀測日期以天為單位,部分鮮乳2-3天產生酸味 這跟味全的 "24-36小時鮮乳已有明顯的酸味產生" 的結論一致 至於味全自己的實驗,除了市售的其他鮮乳可信外,味全自己家的產品得排除 味全自己測試的不就是球員兼裁判,所以不信很正常 網友的測試雖然不是非常嚴謹的實驗流程,也沒有用非常專業的儀器 但在相同的購買條件、相同批次的盛裝容器、相同儲放環境下 比較不同鮮奶產生酸味的日期並沒有什麼明顯的不可信 只是實驗誤差比較大(誤差以天計算) 如果誤差天數在1-2天內,我認為有可能,畢竟鮮奶24-36小時就可以產生酸味 要在24-36小時內完全沒有細菌(落塵)到實驗牛奶內根本不可能 大於3天就不會是一句誤差能解釋,除非網友的實驗造假~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從來處來
文章: 2,762
|
引用:
我針對的是你的「殺菌法」說法,既然叫鮮乳,殺菌法就是相同的,不同的就不能叫鮮乳......再說林鳳營如果有這麼神的殺菌法,為什麼其他家不用?還是這是林鳳營的專利,那請問專利在哪裡?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2 您的住址: PCDVD 02梯
文章: 578
|
引用:
鮮乳的定義跟殺菌法非全然相關.... 鮮乳在CNS 3056的定義是以生乳(CNS 3055)為原料,經加溫/殺菌/包裝後冷藏供飲用之乳汁, 內容無添加, 但是可作比例的調整, 因為各家牧場收集的乳源不同, 收集後將乳脂分離後再均勻加入以求一致性口感. 這叫做調整鮮乳, 無調整鮮乳的話就是收集後不作乳脂含量的變化, 但是這口感必然不同批次會不同 這裡講的殺菌法有LTLT, HTST, UHT等等, 產生的都是鮮乳. 如果是要製作保久乳的話那殺菌時間和鮮乳大不相同. 如果要額外添加的話就再細分 強化鮮乳 - 添加原先鮮乳已經存在的營養成分例如乳清乳鐵蛋白等等, 不能特定 調味奶 - 添加非原先鮮乳已存在的成分, 例如草莓果汁 = 草莓牛奶/ 草莓調味奶...
__________________
^^A 請多指教~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113
|
廣大民眾對於頂新判決的憤怒,與前台中市長的震怒,相似程度100%,震完就算了;
之前的一審判決,慎怒應該是多數吧,去年發生頂新毒油事件,也是人人喊打, 但講到抵制就出現各種面向的仁慈、道德, 我是頂新就跟你拖個一年兩年,反正他當初沒錢回台灣,靠關係借錢、做毒油, 再花個一兩年,就翻倍賺回來, 政府沒作為、人民沒共識,結果就是白費工繼續吃毒。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5
文章: 33
|
引用:
他家哪會沒錢,不過想靠著關係在台灣做零成本的生意罷了,還可以帝寶借錢便宜買 國民黨政府就只會對這種大咖好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13
文章: 157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0
文章: 324
|
引用:
我怎麼印象中,網友在其他牛奶po文中也參與過. 但我覺得這個應該都吵到餿了.... ![]() ---- http://pansci.asia/archives/72184 依據我國CNS定義: 生乳:CNS 3055,從健康乳牛、乳羊擠出,經冷卻且「未經其他處理」之生乳汁。 鮮乳:CNS 3056,以生乳(CNS 3055)為原料,經「加溫殺菌包裝」後冷藏供飲用之乳汁。 強化鮮乳:可添加如寡醣類、酪蛋白、乳鈣、乳鐵蛋白或其他生乳中(除水分外)之營養素,其添加物及使用量應符合衛生主管機關公布之品項,使用範圍及用量標準。 調味乳:CNS 3057,以50%以上之CNS3055(生乳)、CNS3056(鮮乳)或CNS 13292(保久乳)為主要原料,「添加調味料等加工」製成之調味乳。 保久乳:CNS13292,以生乳(CNS 3055)或鮮乳(CNS 3056)經「高壓或高溫滅菌」,以無菌包裝後供飲用之乳汁。 牛乳:至於牛乳,CNS標準沒有定義。 生乳因富含營養可提供微生物生長,因此自乳房擠出後,可能會受到環境、乳牛體表、榨乳器具等處的微生物汙染,如果不進行「熱處理」,汙染的微生物就會滋生繁殖,使乳中生菌數增加,不斷代謝產生乳酸使酸度增高,造成風味惡化、新鮮度下降,而影響乳的品質和加工利用。 熱處理依照加熱條件可分為三種,分別是: LTLT(low temperature and long time,低溫長時間殺菌)。 HTST(high temperature and short time,高溫短時間殺菌)。 UHT(ultra-high temperature,超高溫滅菌)。 其中 LTLT 與 HTST,由於並沒有完全殺死所有微生物,所以營養豐富的牛奶很容易讓殘留以及開封後汙染的微生物繁殖,因此保存期限短,約為冷藏7-14天。在臺灣,幾乎所有乳品大廠(如味全、統一、光泉等)都是使用 UHT 加熱法來進行鮮乳殺(滅)菌;UHT 由於加熱條件嚴苛(135~150℃,2~10s),可殺滅所有的微生物,因此除非開封過,牛奶並不會那麼快壞掉。 不過由於高溫會使牛奶發生「梅納反應」,並且因此產生許多種的風味物質,進而讓牛奶有一點焦味且具較濃厚的口感,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台灣人會覺得,在國內喝到的鮮乳比國外的濃醇香!國外(國外當地銷售)較多使用加熱條件較溫和之 HTST(72℃,15s),乳清蛋白變性較少,也含有較少因加熱所產生之風味物質,因此保留較多生乳原始風味,喝起來較 UHT 奶稀。 ------ 01 上有人po m記賣的 "義美高鈣鮮乳", 外包裝上寫著 "htst 速溫殺菌" 並沒有規定非使用何種殺菌方式,才稱為"鮮乳" 此文章於 2015-12-14 02:15 PM 被 syntech1130 編輯.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14
文章: 31
|
引用:
大哥 您好像是15樓的...... 還是我認知錯誤 樓層的計算是必須減掉樓主那一層??? 至於您所說的是非常正確的!!! 引用:
我想說其他網兄有回應您了 就沒有贅述了說 殺菌法只是我所提出影響的其中之一 並非全部~~ 以我粗淺的知識認知 即便是巴斯德殺菌法 也有分成低溫長殺菌 高溫短殺菌 跟另一個超巴斯德殺菌法 至於各家使用那個 那個會增加口感我個人真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這三種方式均會影響到口感 只是影響的程度可能沒有比牛種(聽說台灣只有黑白相間的菲仕蘭牛) 以及乳脂含量的影響來的多!!! 或許我表達的不夠詳細 因為自己有客戶是集乳車司機 也曾經很認真跟他們請教這濃純香問題 他們的回應真的如其他網兄所說一樣專業!!! 此文章於 2015-12-14 02:50 PM 被 機油大盤商9 編輯.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15
文章: 6
|
個人認為還是尊重彼此啦
要買要喝的人就去買去喝 不買不喝的人就不要買不要喝 不要要買的人攻擊不買的人 不買的人攻擊要買的人 越來越多的對立只會讓台灣社會越來越動亂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4
文章: 79
|
引用:
又是喇叭文..... 乳脂含量是必驗項目 CNS規定全脂鮮乳的乳脂必需高於3.0% 低於3.8% 三大乳廠 味全 統一 光泉 一致調整到3.7% 小型業者就比較低一點,多半在3.5%以下 3.8%就必須標示高脂鮮乳了 例如開元的戀職人高脂鮮乳 此文章於 2015-12-14 03:53 PM 被 michaelweng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