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1999
文章: 472
|
不論器材還是線材請先找出你自己所喜歡的聲音取向,然後再來煩惱器材跟線材,
其實很多人搞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聲音,音響沒有絕對的好或壞只有你喜歡跟 不喜歡,有些聽友喜歡高音但是要追求到何種程度,高還有細節甚至要追求音樂性 的柔美及甜度,低音的彭湃量感甚至是下潛的深度及Q度,高音、低音、厚實的中 音、細節、定位、空間感...等,請先找出你喜歡的聲音然後設下追求標的,音響只 是工具享受音樂才是目的,只要產生的聲音是你喜歡的那這套器材對你自己而言就 值100分了不是嘛,那怕它只是一台mp3 player。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0 您的住址: 流浪中.....
文章: 3,571
|
引用:
其實我個人覺得 會影響發揮 但是其實有限 好的器材而言 還原度也高 所以系統裡哪裡有瑕疵也容易被不平衡的配置放大 (比如說五十萬的擴大機 三十萬的喇叭 但是用普通的紅白線) 所以在這時候如果有好的線材就可以有好的發揮 這時候會比較明顯感受到不同 但是以一般平價的機器來說 ~ 十萬擴大機 五萬喇叭 (這只是比喻) 一萬五的線跟五千的線 其實差距不見得那麼大 甚至會因為 聽的人的口味偏好 反而覺得五千的線材比較好聽 (因為偏平衡~) 一萬五的線聽起來刮耳 (因為可能是偏解析度 偏重高音的製程) 再外加 聆聽環境很可能會把這部分的不同給消耗掉 (我是不會說優勢 ~ 如果走向不一樣的狀況 ~ 要怎麼說哪條贏? 張飛打岳飛 打得滿天飛) 這時候用家能清楚的講得出來哪條線比較好聽?? 我覺得除了很少數的行家之外 真的講得出來的人也不多 除非是在熟悉的環境狀況 不然的話在陌生的環境狀況 其實又增添了變數 所以我在前面會特別講說 用心去處理好環境 以及一些 基本要素 遠比買貴的線來的有效果 至於現在數位時代 很多訊號線 又有高檔 高階的東西出來 我個人是持保守態度 因為數位類比 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 離不開彼此 等哪天我玩到說 三台投影機串連打一個螢幕的時候 我想我就看得出來低階及高階數位線材的差異在哪了 ![]() 在此之前 我還看不出好壞 以前是類比時代 所以許多東西的設計都是盡可能的要求它能耐用能修理 說到底就是 超規格 以台灣人的喜好來講就是 超足料 現在數位時代 在器材設計製造的時候 可以把以往不確定的範圍因素抓得比以往精確 所以不需要像以往生產的時候一樣 好料猛砸 只需要做到夠規格就夠了 所以現在的機器往往都沒以前得來的重 (這只是一種比喻 ~ 大家懂就好) 如果到一定的時間(五年+) 機器會壞掉 那就更好 對老闆而言可以再多賣新機器出去 所以以往類比時代 換線會好很多這種說法是許多人嘗試的結果 材料的混合比例以及製程 各家都不同 加上環境因素 以及 聽的音樂不同 這些組合出千百萬種不同的結果 現在數位時代把那些模糊地帶給縮的很小了 如果器材有一定水準 給垃圾 放出來的就會是垃圾 換線的必要性 我覺得把器材跟環境玩透了再來嘗試會比較可以感受的到不同點 引用:
空間在怎麼處理都有個極限 到那個極限的時候花的錢是個可怕的數字 在花到那個數字的一半之前你就會先想要買新器材來玩了 引用:
其實我個人覺得 自己知道要的是甚麼比較重要 以我個人而言 劇院最重 音樂次之 ~ 其他的就沒了 我也不太會想用劇院打電動 ~ 有的人100元喇叭就夠了 ~ 因為他愛聽電台 (AM 那種賣藥的 ~ 他就是愛聽而已) 有的人用上 B&W 8 系列還是不會滿足的 但是追求想要的聲音的路上 可以多充實自己的知識 這樣可以有效幫助自己找尋想要的方向 我覺得在玩音響的路上這點很重要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74
|
喇叭線貴只是華而不實
同樣的錢花在訊源 或器材上比較實在 可能偶的喇叭等級還不夠好 用太平洋50芯 跟無氧銅 聽不出差別 偶的音響 bose 802 x4 bose 301x6 tannoy gold cerwin vega x8 peavey mark v400 訊員當然是pc ![]() 每種喇吧有他的特性在.. 學會分辨 比較不會被牽著走... 此文章於 2012-03-19 11:52 PM 被 ocean002 編輯.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Vancouver, Canada
文章: 15,006
|
買別的音響器材....
joke~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2,931
|
引用:
我想重點就是要均衡搭配啦,什麼等級的配備也應該有相應水準的配件,很多行業都適用weakest link理論, 效益永遠受最差的一環制約. 話說回來,我想到前一陣子換擴大機,那時打電話給離家最近的音響店,就在一條街外, 我很多鄰居都是這家客戶,本來談得都很OK,結果我提到我的擴大機預算只有$1000, 然後喇叭全部是Polk...對方居然掛我電話... ![]() ![]() 我樓上的光是一條電源就夠買我全套影音設備.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Vancouver, Canada
文章: 15,006
|
引用:
..............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576
|
聽不聽得出差異是一回事,其實骨子裡就是"講究"再作怪而已,
講究到了一種極致的境界,就叫做龜毛~~~ 而一群龜毛到極點的發燒友聚集在一起討論, 大多是彼此互相取暖獲得滿足感, 真正能聽出差異的人有幾個??...... ![]() ![]() ![]() 我相信有,絕對有這種超人聽力的人, 不過稀有程度恐怕就像的了白化症的動物依樣稀少。 此文章於 2012-03-20 12:11 AM 被 Belldandy_1 編輯.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屢向黑道宣戰的中台灣
文章: 147
|
(話說.....剛看到這標題時~~
腦袋中第一個反應:一定會出現一堆老屁股~~~ ![]() 不知道在哪看過.................. 第四台CABLE線~什麼5C或6C7C之類的~可以拿來當訊號線的材料~ 但因小弟欠缺DIY的功力~一直沒有去印證這說法.....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2,931
|
之前還看過有人把衣架拆了當喇叭線...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74
|
引用:
轉接頭裝上去就好 那個沒什麼好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