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329
|
引用:
紐約客是new yorker的音譯,大陸客是大陸觀光客的簡稱,個人聽到 澳客的稱呼時,被叫的不是觀光客,而是一支球隊而且連報紙,電視媒體 都有出現這種講法,如果哪天我在別的國家的媒體也看到他大大方方的把chinaman, 或是chink之類的打在頭條,那我就不會覺得只有台灣對種族貶意詞不夠敏感。 此文章於 2011-01-18 07:03 PM 被 cesarlin 編輯.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3
文章: 53
|
引用:
那支球隊是澳洲籍的嗎?如果是,稱之為澳客,那感覺跟紐約客或是大陸客很像沒啥差別,只是他台語的意思不好聽。如果不是澳洲籍,要稱之為澳客,雖然有歧視之意,但跟澳洲也沒啥關係,只是因為音譯和用字不當。 已發音來說,澳客以台語發音有貶低之意,但本來就並非專指澳洲,而是將其文字化翻作國語才會有此問題,如果以其他同為「ㄠˋ」發音字,如「傲」代替澳,或許還能收到會意之效,但因為「傲」本身已有其之台語含意和發音,所以也可能不恰當。 而且其實在台語發音中,澳洲的「澳」和奧客的「奧」,發音並不相同(以我所在的閩南語發音體系而言)。 重點是,本來就非用來指澳洲,也沒有約定成俗這回事,但當然如果澳洲方面提出抗議,或許可以檢討。 但chinaman,或是chink用來指貶抑特定種族或國家,且使用有一定時間的東西應該就可謂是種歧視。 至於報紙和媒體的知識和道德程度,相信您也知道。媒體並沒有辦法代表全體台灣人,要是只有在少部分人的誇張行為,就要意指全台灣都對種族貶意詞不夠敏感,那不也是一種歧視嗎?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11
文章: 3
|
引用:
蠻無聊的理解方法! 若再解釋深入只是陷入無止盡的筆戰! 整串看下來發現都是出在外國學生不懂中文! 還需要小天使幫忙翻譯! 台灣的民族性真的很懂得忍耐! 櫃檯擺明是挺外國人的! 只能多台灣人槓上外國人只有一個"輸"字可言! 政所謂公道自在人心! 觀念不正確常傷害他人的! 不管走到哪都一樣會用相同的態度對待別人!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658
|
引用: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9
文章: 9
|
引用:
題外話... PO照片的這個人看起來有點欠揍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