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9
文章: 45
|
引用:
想不到有人覺得現在經濟比以前好.......... 掌聲鼓勵!! 這才是愛台灣∼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Earth
文章: 559
|
引用:
兄台, 我沒說中國人或中國不好..... 我要表達的是 任何國家都會保護自己的工業為第一優先, 不管是暗是明, 這是"理所當然", 走到哪都一樣. 中國也不是不能投資, 畢竟他的人口多, 腹地大, 但是要過來前請先衡量一下自己的斤兩跟實力, 跟有無必要性. 這裡, 大家最關心的應該是, 台灣面板、晶圓如果走了, 相關行業的人吃什麼, 以及後代子孫的就業機會(扯的真遠真偉大:laugh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5
文章: 29
|
引用:
被思想改造的相當成功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8
文章: 47
|
此文章於 2009-10-05 01:39 AM 被 yaohoung1 編輯.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17
|
引用:
以前台灣還在人力車滿街跑的時代 但這種過時的交通工具會妨礙城市發展 台灣政府還是引進了計程車這樣的交通工具導致人力車伕失業 那人力車伕就會找其他的工作(這樣的做法真的很無情,但這個決策對大眾有利) 台商晶圓廠,面板廠等對手韓商以及美商都去大陸了,其國內某些人也會因此失業 (美商及韓商以圍棋來說是棄子搶占地利) 如果台灣為了顧及失業率使用就地做活戰術(以圍棋來說是保全活子就地做活,放棄地利,是否真能長久做活就只有天知道了) 圍棋勝負最後計算方式是計算所占目數(就是地盤),不是計算活子數 如果台灣戰略不變 以圍棋思考模式長遠來看,韓商和美商最後一定會大勝台商 只要台商出局,韓商及美商就更有餘力將從台商搶下的市場利益回饋母國,母國將更有資金解決失業問題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17
|
引用:
德軍總部其實犯了兵家大忌:輕敵 攻擊列寧格勒的德軍沒有準備冬衣,why? 德軍總部評估認為冬季來臨前列寧格勒應已攻拔 結果戰況超出德軍總部預料之外 德軍步上拿破崙征俄軍後塵 敗給了俄國冬天將軍 Discovery節目提到紅軍在德軍進攻前都將重要武器隱藏,德國空軍偵察都沒找到 等德軍真正發動進攻時,紅軍才把壓箱寶拿出,德軍常被這樣的情況震撼!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楓葉與霜晶的華爾滋
文章: 1,862
|
引用:
這樣的思考忽略的時空背景與產業就業條件。當年產業普遍都是低技術低門檻。轉業容易,但現在高度分工,技術累積只有該行該領域甚至該一小段製程才用的上。你在位子上就還是人力,不在了,連社會新鮮人都不如。 不然就是所有的失業人口都去拉保險、搞直銷、賣塔位、做房仲、銷汽車。也是解決失業率的辦法。 產業全過去之後,台灣這些被捨棄的人力要轉業成什麼呢?有人說服務業。但服務業出了名的待遇低。工時長。輪休。這對於家庭維持根本沒有正面幫助。況且,大家都沒收入了,服務的對象也萎縮了!除非台灣走回老路,大政府模式,公部門公機構擴編,不然失業率只會越來越高,生命只會從社會問題製造中找到出口。 前天東森財金台有製作大陸房產的專題。裡面的大頭就說了,來台灣投資做啥,根本就是短視的資金炒作。去台灣的資金9成都是投機,風向不對就會跑。撈飽也會跑。根本沒打算紮根。因為台灣根本沒市場發展性。
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章於 2009-10-05 02:52 AM 被 si3568i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Earth
文章: 559
|
引用:
我得老實告訴你, 台商在其他地方我不知道, 但是在大陸地區韓國美國都有領事館.... 人家還有國家的保護不能亂動, 你......台灣的......嗯....... 你憑什麼根據說韓商和美商在大陸建廠以後一定會勝台灣的面板、晶圓, 事實是在人家還沒過來大陸前你早輸了很多回合 , 只想用低價來打市場, 就算你過來大陸, 你還是打不過大陸廠, 也許你會說短時間內大陸沒辦法跟你竟爭, 我這樣說好了, 如果你不過去, 大陸也許需要10年追上, 你過去了, 他只要5年就能追上, 這道理你問那些在大陸多年的台商就能應證..台商都是自己人自己同胞xD, 在大陸面向祖國政府是沒有商業或工業機密這種東西的 韓國有面板的部分專利, 美國有晶圓的部分專利, 請問你有什麼專利.... 人家的專利有國家會幫忙保護, 你過來誰能保你? 引用:
你這個比喻不恰當, 人力車伕失業, 引進了計程車, 但是裡面的人事物都還是留在台灣, 講白一點就是產業升級了但不是產業外移, 有失的部分, 但是得的部分還是由台灣人來繼承, 人力車伕也許就升級當了計程車司機, 因為所有的供給跟需求還是在台灣這個市場, 甚至順便帶動了台灣本地的汽車產業, 這裡面的邏輯相信你自己看得懂, 畢竟這是你的比喻. 產業外移了, 供需也跟著外移, 需求沒了, 供給給誰用? 大家一起擺夜市? 都去喝西北風吧! ![]() 此文章於 2009-10-05 03:07 AM 被 Saintman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17
|
引用:
下棋不能下一步,要預知五步以後的棋局 如果能一輩子窩在台灣,仍可在世界生存 那一輩子窩在台灣就是正確的戰略 如果一輩子窩在台灣換來的可能是慢慢等死的結果 那就不能等到快掛的時候才應變 邱吉爾說:"你不面對現實,現實就會面對你" 台灣旺旺,康師傅,台泥,正新,建大去大陸搶地盤後 成為舉足輕重的企業,這些企業沒有比台灣晶圓廠有更多技術領先優勢 如果台商沒比韓商及美商更具優勢 只要在大陸擊潰他們,台商地位就可逆轉 舉一個例子,統一在食品業稱霸台灣,康師傅原來在台灣只是個油脂廠 康師傅決定前進大陸另謀發展,時間就挑在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後 那時外資正感恐慌紛紛撤資,康師傅取得了千載難逢切入大陸市場的投資機會 那時統一企業不知是遵守政府規定還是沒有這個膽量沒有進去 雖然康師傅在台灣實力遠不如統一企業 若加計大陸市場,康師傅整體實力已不下於統一企業 康師傅利用大陸養大的資本回師台灣和統一企業爭奪台灣市場 康師傅在大陸布局有成對台灣有利局面終於發酵 企業布局好似圍棋戰略,不能只看一隅,要看全盤才能定輸贏 台商稱霸大陸市場,對台灣本土會有利多可能 反之,若外商或陸商稱霸大陸市場,對台灣本土絕不可能是利多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楓葉國
文章: 316
|
引用:
1. 47 樓回文。旺旺之類屬於低技術產品。生產線移進大陸生產並無不可。但是從當時到現在都無一定配套,導致這類產品回來台灣投資的機會 = 0。他們寧可東西都賣在台灣,投資在中國。君沒看到連廣告都不願意花在台灣了嗎? 2. 49 樓回文。以狗不理包子做例子不慎恰當。這種類型的餐廳,不可能在中國生產完後,才運到台灣賣。他要進台灣,一定會有適當投資。相對的,鼎泰豐也一樣。這種投資我不會反對。畢竟並非投資西移,只剩下經銷據點在台。 3. 57 樓回文。妳講的 "外商為了避免法律及政治風險是很願意把企業亞太區總部留在台灣的" 是很久以前的思維了。妳要不要 update 一下資訊?況且,IBM 的亞太營運總部設在哪邊,跟台灣政府一點關係都沒有。事實上就是那邊市場比較大,跟跛腳政策無關。另外,妳說的鎖國,台灣何時鎖國? 台灣外國人少,想必您可能住在山上吧。我之前在台灣時還搭訕兩位澳洲金髮妹妹,後來帶他們去一些地方玩勒4. 60 樓回文。邏輯很怪。今天 SONY 把大中華地區總部設在台灣,難道從台灣賣到中國就不叫 SONY 就不會引起憤青的反日情結嗎?難道台灣麥當勞過去中國開,就不會被點名四川地震不用黑白****?這是錯誤的。Never the less,大家的印象,SONY 還是日本的,麥當勞還是美國的。妳提議的亞太平台,早在十年前就開始漸漸消失了。因為大家頭腦都越來越清楚了。 5. 67 樓回文。這個機不可失就更奇怪了,竟然有人拿高科技公司來跟旺旺比較。照這樣的邏輯講,洛克西德應該趕緊去中國設廠,F22 配件都在中國製造組裝,一定可以把一億五千萬壓到五千萬不到,然後大賣。看∼這麼機不可失,為何會死在國會講的減到一百多架?美國不准這樣做,看來美國一定是鎖國政策! 6. 71 樓回文。狗不理願意來台,是因為餐飲業投資遠不如海爾那種來得大... 7. 76 樓回文。看一篇報導,請千萬重新去了解到底發生什麼事情。商周的東西有些報導起來大有問題,如果有外文原版,建議去看。妳這篇我並沒有看過,可是綜觀台灣現況,台灣並不是保護主義被卡到,而是沒有一個相關性的政策去維護這個保護主義,只說一個不准而已。即使准許,也並沒有限定太多資產外移分配限制和回饋。導致大廠過去吃,吃完就可以直接對台灣大便,台灣還要自己掏清潔費出來,然後竟然還有人跳出來說,這樣才是正確的... 8. 79 樓回文。這提議又更荒謬了。敏感性工業和驅逐艦號碼一點都沒關係好嗎!?電子雷達技術老美日本差不多,難道老美會丟給日本代工?這麼講吧∼就包含我這邊幾乎跟美國是同一國家,接美國軍方大單子還不是有影無影要通過一大堆審核和安全性過濾... 即使我們今天在講的面板、晶圓沒這麼敏感,但是他們還沒有相關技術,為何需要教給他們做呢?這點事我不懂的。美國給加拿大大單子,通常都是我們比較強的相關技術。台灣過去中國,是為了這個嗎? 9. 86 樓回文。妳這個十年錢被奉為台灣必勝論的論調,這個現在已經叫做拖褲子放屁。台灣人薪資普遍比中國高,台灣還有技術保留時或許有利基可以在台灣設廠。台灣要是教育制度完善,也或許可以招攬到合格人才。可是這一開放,連台灣自己都去中國設廠了,誰還鳥台灣?妳要他們先經過台灣在過去,請問可有什麼利基? 10. 87 樓回文... 唉∼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講了。 真的不是一句 "往西前進" 就開放什麼都沒有配套了。 妳難道都沒想過,如果台灣公司都無限制跑中國,請問台灣的勞工怎麼辦? 靠外商?就像我講的。台灣走,外商幹嘛還留?當然也跑進去。 妳說要當台商這樣跑。企業幹嘛請你?妳的薪水比中國人少嗎? 剩下在台灣的就只是經銷地點、旅遊、和娛樂了。偏偏博奕案又沒過... 請問,妳要這三樣東西在台灣週轉嗎?開放出去才真的鎖國了... 說句難聽一點又帶有政治性的話... 即使妳真的支持統一,妳也要想想,難道你想要妳的家鄉變得跟澎湖對台灣的情況一樣? No offense to 澎湖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