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76122125
Basic Member
 
76122125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5
您的住址: 崑山水上樂園
文章: 11
引用:
作者SaSaYa
1.標1是打不到90公里外
2.成功級目前沒有標2 所以我以基隆級的雙臂系統估算
3.命中率 我已50%來估算也就是兩枚飛彈對付一枚

4.這各數學問題這很好

首先計算 反應時間 假設這七各目標是次音速飛彈(900公里時速) 來說
90公里的距離 約 (90/900)*60(分/時)=6分鐘的反應時間

而發射後的飛彈3馬赫約 3600公里+900公里=相對時速約4500公里
迎擊對手
另外 單臂系統四枚每分鐘 雙臂系統我估算為 6枚 每分鐘 的發射能量

而雷達系統最多每次只能導引六枚飛彈



你這計算完全不符合現實情況

首先次音速反艦飛彈的速度大致是0.9~0.8馬赫

你的900公里差不多只有0.72馬赫算有點慢

所以我們算他0.8馬赫差不多1000公里

再來最重要的就是90公里的接戰距離,在實戰中是根本不肯能發生的

次音速反艦飛彈的攻擊模式是

先由飛機從雷達照射不到的低空突入(差不多20~50m)

在差不多70公里處升出水平面,對目標進行照射

這時雷達可能會稍微捕捉到讓對方開始警戒

一照射完畢立刻再降至水平面,並將資料輸入飛彈

50~40公里處發射飛彈

次音速反艦飛彈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以十多公尺的低空飛行來躲避偵測

再來就來討論紀德艦的接戰過程

以紀德艦的SPS-48E 3D搜索雷達來說

搜索這類低空飛行的目標最好的情形是在40公里整處發現目標

假設紀德艦於40公里整處發現目標

目標以1000公里速度飛行,總共反應時間142秒

SPS-48E屬於機械掃描雷達每分鐘掃描次數是6/15次

也就是4~10秒轉一週要獲得目標三次軌跡計算方向

最少也要12秒,我們算他15秒好了

實際作業需要計算目標軌跡還要獲得更多的位置

必須要花去更多的時間,所以我們算掃描結束需要25秒

由於SPS-48E是S波段的低精準度雷達

他所計算出來的資料不能直接輸入飛彈

還需要紀徳艦的SPG-51或SPG-60照明雷達再進行蒐獲動作

自雷達發現目標到發射飛彈,

戰鬥系統必須完成目標分析,識別,威脅程度判斷,接戰決策,指揮照明雷達追蹤

,選擇武器與火力分配,將資料輸入射控系統,射控計算,武器備妥

由於是電腦全自動所以只需要大概十秒

這樣總共還剩下107秒的反應時間距離大概30公里

以MK-26每分鐘發射速度12枚,紀德艦一分鐘可以發射24枚

再以你的七枚飛彈來算,四座照明雷達的提康德羅加級的同時接戰目標數12~18

只有三座照明雷達的紀德艦因為雷達較差所以我沒算他8個

然後標準接戰程序兩枚飛彈對付一個目標

這樣你的7枚飛彈都可以同時接戰

標準二型飛彈三馬赫目標速度1000公里,相對速度4600公里

107秒 第一波飛彈發射 四枚對兩個目標 距離30公里
預估命中時間30公里/相對時速4600公里,等於23.5秒後
預計83.5秒命中

十秒鐘 填裝時間加上戰鬥系統計算照明雷達蒐獲目標資料

97秒 第二波飛彈發射 四枚對兩個目標 距離27.2公里
預估命中時間27.2公里/相對時速4600公里,等於21.25秒後
預計75.75秒命中

十秒鐘 填裝時間加上戰鬥系統計算照明雷達蒐獲目標資料

87秒 第三波飛彈發射 四枚對兩個目標 距離24.4公里
預估命中時間24.4公里/相對時速4600公里,等於18秒後
預計68秒命中

83.5秒 第一波飛彈命中目標命重率八成 命中目標兩枚
目標距離23.38公里 目標數剩5枚

十秒鐘 填裝時間加上戰鬥系統計算照明雷達蒐獲目標資料

77秒 第四波飛彈發射 四枚對一個目標 距離21.5公里
預估命中時間21.5公里/相對時速4600公里,等於16.8秒後
預計60.2秒命中

75.75秒 第二波飛彈命中目標命重率八成 命中目標兩枚
目標距離21.2公里 目標數剩3枚

68秒 第三波飛彈命中目標命重率八成 命中目標兩枚
目標距離19公里 目標數剩1枚

60.2秒 第三波飛彈命中目標命重率八成 命中目標一枚

結論:你吃泡麵的時候手大概會一直抖
     
      
舊 2007-05-29, 11:14 PM #9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76122125離線中  
SaSaYa
*停權中*
 
SaSaYa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7
文章: 9
引用:
作者76122125
你這計算完全不符合現實情況

首先次音速反艦飛彈的速度大致是0.9~0.8馬赫

你的900公里差不多只有0.72馬赫算有點慢

所以我們算他0.8馬赫差不多1000公里

再來最重要的就是90公里的接戰距離,在實戰中是根本不肯能發生的

次音速反艦飛彈的攻擊模式是

先由飛機從雷達照射不到的低空突入(差不多20~50m)

在差不多70公里處升出水平面,對目標進行照射

這時雷達可能會稍微捕捉到讓對方開始警戒

一照射完畢立刻再降至水平面,並將資料輸入飛彈

50~40公里處發射飛彈

次音速反艦飛彈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以十多公尺的低空飛行來躲避偵測

再來就來討論紀德艦的接戰過程

以紀德艦的SPS-48E 3D搜索雷達來說

搜索這類低空飛行的目標最好的情形是在40公里整處發現目標

假設紀德艦於40公里整處發現目標

目標以1000公里速度飛行,總共反應時間142秒

SPS-48E屬於機械掃描雷達每...



感謝拉
你的論述 比較接近實戰的狀況


我只是想說明 一個戰系設計者
沒有必要 設計出 無法滿足最大接戰能量的架構
無論是單臂 雙臂 一組發射架 兩組發射架
其設計原理 是層層相扣的

很難說 單獨把 單雙臂系統 更換成 垂射系統
就能夠提升現有作戰能量
 
舊 2007-05-29, 11:37 PM #9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aSaYa離線中  
lompt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2,140
單臂變成雙臂
此時整個系統改變
裝彈量就變少
另外裝兩組 要消耗多少空間
FFG-7根本不可能裝兩組
此外垂直發射系統還有一個好處
舊式模組化設計
可以預先裝載多種彈藥
例如SM-2/AGM-88/戰斧等等
增加使用上的彈性
主如此類 都是你所沒考慮到的
更遑論實際接戰距離通常都沒那麼大
假設距離更接近才被發現時 你還會那麼輕鬆嗎
例如40~50公里的情況下
除非透過高空中E-2T的掃描加上資料鏈
更遑論如果遇到低空攻擊的飛機呢
加上閃避動作就更難說了
這也是操縱別人的飛彈或是給別人操縱的另一個必要性
這樣你還要說沒意義嗎
事實就是美國連FFG-7都改裝成MK-41垂直發射系統了

注意看他的艦首 這就是垂直發射系統
舊 2007-05-29, 11:48 PM #9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ompt離線中  
76122125
Basic Member
 
76122125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5
您的住址: 崑山水上樂園
文章: 11
引用:
作者SaSaYa
這各數學問題這很好

首先計算 反應時間 假設這七各目標是3馬赫超音速飛彈(3600公里時速) 來說
90公里的距離 約 (90/3600)*60(分/時)=1分半鐘的反應時間

而發射後的飛彈3馬赫約 3600公里+3600公里=相對時速約7200公里
迎擊對手

另外 單臂系統四枚每分鐘 雙臂系統我估算為 6枚 每分鐘 的發射能量
而雷達系統最多每次只能導引六枚飛彈

那 用垂射系統勒

0分00秒 發現90公里外飛彈 準備進入作戰位置
30秒後
0分30秒 發射第一波標6迎擊 兩枚 目標距離60公里 預估首波命中時間
(60公里)/(相對時速約7200公里)=約30秒後 也就是 1分0秒


1分0秒 首波飛彈命中 50%的命中機率
1分10秒 發射第二波標2迎擊 6枚
目標距離20公里 預估命中時間
(20公里)/(相對時速約7200公里)=約10秒後 也就是 1分20秒

1分20秒 第三波飛彈命中

1分30秒 艦艇遭到剩餘漏網的1枚反艦飛彈攻擊 所幸進戰防衛系統發揮功效 沒事




你這也不對

紀德級雷達掃描加上戰鬥系統計算完畢大概35秒

90秒的反應時間只剩下55秒

由於加裝VLS射控程式必定會改寫成將VLS姓能發揮到極限

以MK-41的發射速度一秒鐘一發

因為SPS-48E精準度不足所以要照明雷達提供共精準的資料給飛彈

所以設照明雷達照射一個目標然後輸入飛彈時間要五秒鐘

以紀德級擁有SPG-51D兩個SPG-60一個

每五秒鐘可以發射三枚飛彈

發射15枚需要25秒,總共時間還剩30秒

在離艦30公里處就可以吧目標全部摧毀

這還不算假如敵方潛艇同時來襲時VLS還可以同時發射ASROC反擊

因為紀德的SPS-48E跟SPE-49系統本來就是除了神盾外美軍最強的防空組合

加上三座照明雷達所提供的照射能力

所以換裝MK-41VLS確實是可以讓性能大幅提升

不過前提戰鬥系統必須要徹底改寫

但是MK-41跟改寫戰鬥系統所費不眥

與其這樣搞還不如買伯克算了
舊 2007-05-30, 12:12 AM #9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76122125離線中  
lompt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2,140
一切都是錢呀
不然武三也只好將就用
不過改的 會比買勃克便宜啦
好歹最近鋼價大漲
此外通貨膨脹使然
我國滿需要垂直發射系統的模組化裝載能力
話說反潛火箭真是好物呀
可惜我國只有濟陽級能用
舊 2007-05-30, 12:29 AM #9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ompt離線中  
pc
Elite Member
 
pc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1999
您的住址: Arlington, Texas
文章: 6,047
引用:
作者lompt
單臂變成雙臂
此時整個系統改變
裝彈量就變少
另外裝兩組 要消耗多少空間
FFG-7根本不可能裝兩組
此外垂直發射系統還有一個好處
舊式模組化設計
可以預先裝載多種彈藥
例如SM-2/AGM-88/戰斧等等
增加使用上的彈性
主如此類 都是你所沒考慮到的
更遑論實際接戰距離通常都沒那麼大
假設距離更接近才被發現時 你還會那麼輕鬆嗎
例如40~50公里的情況下
除非透過高空中E-2T的掃描加上資料鏈
更遑論如果遇到低空攻擊的飛機呢
加上閃避動作就更難說了
這也是操縱別人的飛彈或是給別人操縱的另一個必要性
這樣你還要說沒意義嗎
事實就是美國連FFG-7都改裝成MK-41垂直發射系統了
http://en.wikipedia.org/wiki/Image:...%28FFG_8%29.jpg
注意看他的艦首 這就是垂直發射系統

你的圖片看不到,而且根據wiki的資料,美軍的派里級似乎並沒改裝MK-41,
而你提到的FFG-8,在wiki網頁上也只看到一張照片,寫說艦艏的飛彈發射器在2004年被移除掉,
還是沒有提到安裝MK-41的事情,有MK-41又跟派里級有關係的,似乎是澳洲版的巡防艦,
而且只有32枚射程跟SM-1差不多的ESSM可用,不過至少原先的MK13沒撤掉,防空火力最少比原版的派里級強些。
美軍決定要逐步除役掉手中的派里級了,應該不會再進行更多升級了。
__________________
My PC:
AMD Athlon64 3500+ S939 2200mhz
Corsair DDR500 512MB*2
Abit AV8 K8T800 Pro
Hitachi HDS72251 6VLAT80 SCSI Disk Device 160GB/8MB Buffer
Pioneer DVD-RW DVR-110D
LITE-ON LTR-52327S USB2.0 CD-RW
PNY Verto GeForce 6800 GT 256MB
Linksys Wireless-G PCI Adapter
Creative Sound Blaster Audigy 2 ZS
ViewSonic A71f+
ViewSonic VX2025WM
Creative Inspire P5800
ASUS A2428PDV
Microsoft XBOX 360
舊 2007-05-30, 02:25 AM #9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c離線中  
SaSaYa
*停權中*
 
SaSaYa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7
文章: 9
引用:
作者lompt
單臂變成雙臂
此時整個系統改變
裝彈量就變少
另外裝兩組 要消耗多少空間
FFG-7根本不可能裝兩組
此外垂直發射系統還有一個好處
舊式模組化設計
可以預先裝載多種彈藥
例如SM-2/AGM-88/戰斧等等
增加使用上的彈性
主如此類 都是你所沒考慮到的
更遑論實際接戰距離通常都沒那麼大
假設距離更接近才被發現時 你還會那麼輕鬆嗎
例如40~50公里的情況下
除非透過高空中E-2T的掃描加上資料鏈
更遑論如果遇到低空攻擊的飛機呢
加上閃避動作就更難說了
這也是操縱別人的飛彈或是給別人操縱的另一個必要性
這樣你還要說沒意義嗎
事實就是美國連FFG-7都改裝成MK-41垂直發射系統了
http://en.wikipedia.org/wiki/Image:...%28FFG_8%29.jpg
注意看他的艦首 這就是垂直發射系統


老兄
所有的假設 都是你提供的 對吧!

所謂的沒有意義 指的是
搭配現有戰系 更換VLS 有沒有太大的實質效益
如果有更大的接戰效能的潛力
多安裝一組發射模組 也就可以 完全發揮
但 實際上 這種事情 並沒有發生 對吧
舊 2007-05-30, 10:34 AM #9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aSaYa離線中  
fipper.
*停權中*
 
fipp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7
文章: 77
VLS與發射架以前也討論過...

簡單的說VLS是為什麼發展而來的?

射速快 ,全周接戰為VLS主要特點 ,而怎樣的方式會使得這樣的產品出現?

簡單的說...就是接戰數量越來越多 ,且據有全方位快速掃描的優點.

簡單的說...

VLS裝在舊有雷達船艦上也是可行的 ,但是對於他的全周接戰能力就有點限制了 ,且目標資訊的更新速度也是一個大問題 ,在不考慮更新速度時 ,感覺上就...就只有射得比較快...

那單臂用在現代的相控陣列雷達上呢?

如果目標從多方向來 ,就會看到轉轉樂了...這樣子相控陣列雷達的本意也失去了.

所以簡單的來說 ,想要達到全周接戰 ,迅速反應 ,適當的雷達與發射系統搭配才是最重要的.

而神盾...他是一個系統....不是有掛VLS ,相控陣列雷達就叫做神盾....
舊 2007-05-30, 12:52 PM #9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ipper.離線中  
lompt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2,140
只會說沒意義
那麼問你
MK-13換成MK41到底有沒有用
如此可使用的SM-1ER變成了SM-2
這樣不算有用
真是愛唬爛
這樣可以使用於叉戰斧等非但也沒用
真是唬爛
這樣可使接戰速度大幅度提升
這樣沒用
真是唬爛
這樣可以避免先天物理上不利
這樣沒用
真是唬爛
舊 2007-05-30, 02:03 PM #9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ompt離線中  
lompt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2,140
錯字打多了
重新整理貼上
----
只會說沒意義
那麼問你
MK-13換成MK41到底有沒有用
如此可使用的SM-1ER變成了SM-2
接戰距離與機動性能和反反制能力等都大幅提升 這樣不算有用
真是愛唬爛
這樣可以使用魚叉戰斧甚至反潛火箭等也沒用
真是唬爛
這樣可使接戰速度大幅度提升
這樣還沒用
真是唬爛
這樣可以避免先天物理上不利 減少飛彈轉向等等的時間
這樣也沒用
真是唬爛
如果沒意義 幹嘛又要說從MK-13換MK-26
這兩種規格與彈艙等都是不同的
舊 2007-05-30, 02:15 PM #10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ompt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23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