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閃亮亮的永和*~
文章: 6,096
|
引用:
禁止強制搭售的法律也是來自美國,以前很多美國車廠都搞限制機油這一套,機油貴就算了,有的還很爛,所以最終就由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來統一規範。 說到油很爛這個問題,台灣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初,有很多車子都有玻璃變速箱的問題,但實際上只有在台灣發生,外國根本沒事,原因就在於代理商用爛自排油ATF,換油之後變速箱就掛掉了。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人群中
文章: 4,214
|
引用:
有很多產品並不是你說的那樣,特別是相機要看店家, 如果不是不良品,經使用過是要收一筆費用的。 我在2006年BestBuy買過一台Canon傻瓜相機,經過4-5天改變主意拿去退, 他們懷疑有開過要收費,(記得是15%原價,這個我購買前有被告知), 我說我沒有開過但他們不相信,最後他們打開檢查,確認沒被使用過我才沒有被罰。 (包裝盒封口還有貼易碎貼紙) B&H是美國紐約很大的一家online 相機電子產品商店, 他們相機退貨是超過200張就收15%費用,大概是現在數位相機都有快門計數器。 此文章於 2018-09-09 05:22 AM 被 Axel_K 編輯.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7
|
引用:
解決方法自然是有很多種, 您說的那種規範, 或信任廠商 (譬如我開放Hitachi的元件). 客戶不一定要跟我買, 但出事情, 我去檢測如果是客戶自己買進來的元件造成的, 以下處理: 1. 我預收的檢測費不退還 (一天一萬五到2萬1工錢加上所有消費(吃/住/交通)). 2. 維修費我開報價單, 會去跟Hitachi協商, 所有報告客戶也會有一份. 其實Hitachi信任元件不太可能發生, 這只是灰色地帶給客戶參考. 因為客戶買其它任何物料, 就是按照以上辦理且第二項變成客戶自己去協商而已. (黑色地帶)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7
|
引用:
這個就要告上去, 上新聞, 上國際讓原廠知道, 以及車界知道. 我真的認為汽車是要有製造工藝的高品質堅持(雖然實際上非如此). 但原廠以及技術者的責任(當消費者按照使用說明後)要高一些.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4
文章: 3
|
引用:
你如果知道很多 "原廠" 用什麼等級的機油然後賣什麼價錢,你就還是會自備了 請不要提成本問題,保養的時候他們有一欄是 "工資"。 但我遇到的 "原廠" 有讓我自備機油甚至耗材,人家也是看看是不是眾所皆知的牌子跟型號而已 但一過保之後,我就沒再回 "原廠" 去了 妳看看那精美的維修師父陣容,你運氣一個不好的話都是菜鳥在玩你的車練功 是的 我絕對沒有在說嚴XX旗下的那些汽車公司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045
|
引用:
我多年前跟B&H郵購過一台Nikon的底片掃描機(因為當時國祥代理的售價真的是天價), 從美國郵購加上運費都還比較便宜。 那個時代還是SCSI介面的,本來想把自己拍的正片都掃成數位檔, 但是當時電腦速度慢硬碟容量又小,掃片又往往一片要掃好幾次才能確認哪一個參數最好, 所以用那台掃出來的數位檔案總數比原來買時期待的少太多。 後來電腦換機沒有內建SCSI介面後,就沒再使用,擺到壞掉(不想為了僅剩的最後一台SCSI週邊去買張SCSI卡)。
__________________
================= 我從來不把錢當錢看 我都是把錢當命看! ![]() ================= 所謂理論,就是大家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不通 所謂實務,就是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得通 本公司已經完美結合了理論與實務: 什麼都行不通,而且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此文章於 2018-09-09 09:29 AM 被 老飛俠 編輯.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7
|
引用:
你說的這個情況, 每一個有足夠能力判斷的人員都會有, 我一開始也是百般不放心別人動我的車. 而實際上也是做設備維修等為主的工作, 你說的也的確都存在, 我們有成本也有訓練的必須(這裡不說壓力). 這就回到一個問題點: 你遇到的廠商是怎麼負責任? 人總是要訓練才會從新人變老手, 而東西總是成本內能接受的低標, 這是永恆的定律. 你的問題, 我也無解; 因為不能替其它服務單位或人員或公司保證. 老實說我回原廠保養, 都是從頭坐到尾, 細細規定他們要怎麼跟我回報, 之後我自主的檢查. 但為何回原廠? 其實大家都知道, 我就不解說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