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暴君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572
引用:
作者不要問
裕隆雖然拼裝車多年,的確累積不少基本技術
但底盤/變速箱/引擎卻是相對弱勢,現在弄的出Luxgen也已經不容易
還記得以前的飛羚101/102/精兵這3台車嗎?為什麼會被終結
現在日產對裕隆的控制已不如當年,最主要的原因是日產已被法國雷諾併入
共構底盤這名詞已存在多年,以前只是車廠給自家品牌不同車型裝備
最主要目的在於"減少成本",裝上不同車殼/引擎/變速箱就是不同車款
雷諾不同於日產的封閉,他肯將Espace的底盤賣給裕隆生產Luxgen7車系
如果今天要不是日產衰弱,那Luxgen車子不過又是一批飛羚車系

至於Tesla我必需說,人家可不是有一個富爸爸,而是很多個(至於誰自己查)
再者這公司不同於裕隆,它有錢到可以找到相關專業人才投入車型開發
至於它的底盤那也不是自己設計的,也是找別人設計的來用(至於誰自己查)
我不會要求Luxgen去生產""特殊"車量,如Tesla的電動跑車,如Gump...

嗯,所以我才覺的電動機可以試試

引擎、變速箱這2樣東西,電動車上根本沒有,所以電動車不必管這2個

電動機的話,台灣富田則有幫Tesla設計的經驗

只有底盤跟電池真的就必須加加油了

沒辦法自已投入研發的話,只能找請國外的專家來幫忙設計了
     
      
舊 2013-05-05, 02:26 PM #9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暴君離線中  
sidewinder
Golden Member
 
sidewind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3
您的住址: 桃園
文章: 3,229
Brammo的某款電動機車具備六前速變速箱
但那是傳統的變速箱
可以忽略...

說到sedan的操控
真的有別於多數日系國產車的不安定感
懸吊的反應有如歐洲車一般乾淨俐落
且不影響舒適度
[YOUTUBE]1ele05KEKus[/YOUTUBE]

雖然那種降擋超車的感覺很爽啦
但手排版的售價真的不漂亮
那種最簡單的配備居然要價66萬
 
舊 2013-05-05, 03:15 PM #9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idewinder離線中  
lifaung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or桃園
文章: 1,129
引用:
作者暴君
我是覺的Luxgen可以不要玩內燃機,玩電動機看看

例如老美的Tesla Motors就是專門製造電動車的

Tesla成立歷史也短,才十年左右,跟LUXGEN一樣都是年輕到不行的車廠

更重要的是Tesla Motors當初開發電動機時,找上了台灣富田去開發電動機

後來美國為了提升人民就業率,叫Tesla把製造工廠遷回美國,富田也因此損失很大

但富田在開發時應該也趁機累積了不少技術經驗

如果要生產車用電動機,我相信台灣還是有那個技術的

只是Luxgen7 MPV EV+那就不提了,雖然電動機也是富田,但電池太差,續航力太短

應該是拿原本汽油款小改一下,趕鴨子上架作出來的東西

必須像影片中的Model S那樣,從底盤開始就是為電動車而生

Model S的整個底盤都是電池,不但重心低,車前後配重比是接近50:50

有玩車的都知道,配重好,重心低對操駕性有多大幫助,改車降為先不是沒有道理的

Model S的在國...



電動機我個人看好的應該是前驅+後輪電動的混合動力車
比較簡易的方式達到AWD的需求

不過對於Luxgen我倒是希望可以維持66萬,配備側氣簾,中央後座的頭枕,以及ESP
這樣我就立刻去買一台回來
--
或是Proton Gen2要不要考慮來個側氣簾,ESP,中央後座頭枕,價格漲到66萬我也可以買一台......

個人還是對於手排車比較有怨念,畢竟自排的動力傳遞較差以外,故障時的維修費用也高
舊 2013-05-05, 03:34 PM #9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faung離線中  
暴君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572
引用:
作者lifaung
電動機我個人看好的應該是前驅+後輪電動的混合動力車
比較簡易的方式達到AWD的需求

不過對於Luxgen我倒是希望可以維持66萬,配備側氣簾,中央後座的頭枕,以及ESP
這樣我就立刻去買一台回來
--
或是Proton Gen2要不要考慮來個側氣簾,ESP,中央後座頭枕,價格漲到66萬我也可以買一台......

個人還是對於手排車比較有怨念,畢竟自排的動力傳遞較差以外,故障時的維修費用也高

混合動力的話,成本就很難壓下來吧,日後的保養跟維修難度也較高

不如前後各裝一顆電動機,然後使用者自已決定使用的時機吧

純電動車的好處還有各國為了環保議題,都有免稅或減稅的優惠

如果想要進入台灣以外的國際市場,這也是可以利用的地方
舊 2013-05-05, 03:54 PM #9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暴君離線中  
uason
Advance Member
 
uaso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電腦的那一端
文章: 343

感覺最大馬力輸出的RPM真的太低了.
這是汽油引擎吧?
怎麼感覺像是柴油引擎般的轉速.
這樣怎麼熱血得起來?
舊 2013-05-05, 04:00 PM #9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uason離線中  
lifaung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or桃園
文章: 1,129
引用:
作者暴君
混合動力的話,成本就很難壓下來吧,日後的保養跟維修難度也較高

不如前後各裝一顆電動機,然後使用者自已決定使用的時機吧

純電動車的好處還有各國為了環保議題,都有免稅或減稅的優惠

如果想要進入台灣以外的國際市場,這也是可以利用的地方



目前的科技難以支撐純電的市場阿
我理想中的價格應該是130萬,柴電動力,四輪都是電動機XD,用柴油機產生電力提供動力(恆定轉速)
配大電池

折衷的話就前FF後電動.配備較小的電池

煞車時也可以部份回收動力

此文章於 2013-05-05 06:16 PM 被 lifaung 編輯.
舊 2013-05-05, 06:10 PM #9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faung離線中  
knm
Junior Member
 
knm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4
文章: 702
引用:
作者暴君
混合動力的話,成本就很難壓下來吧,日後的保養跟維修難度也較高

不如前後各裝一顆電動機,然後使用者自已決定使用的時機吧

純電動車的好處還有各國為了環保議題,都有免稅或減稅的優惠

如果想要進入台灣以外的國際市場,這也是可以利用的地方

據我在裡面的朋友說
裕隆的確是朝電動車方向走
汽柴油車現在才發展也趕不上其他廠
電動車才是未來希望
況且不管以後有沒有石油還是換其他發電方式如核融合
電動車都不受影響
看遠一點電動車的確值得投資
__________________
電 車 男
舊 2013-05-05, 08:19 PM #9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nm離線中  
E.A.G.Y.O.O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0
文章: 492
引用:
作者不要問
雷諾不同於日產的封閉,他肯將Espace的底盤賣給裕隆生產Luxgen7車系
如果今天要不是日產衰弱,那Luxgen車子不過又是一批飛羚車系...


雷諾沒有賣ESPACE底盤,是華創車電出面向法國馬特拉集團支付技術報酬金方式,取得ESPACE底盤使用權.

底盤是馬特拉開發的,雷諾應該也是買使用權.
舊 2013-05-05, 10:00 PM #9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G.Y.O.O離線中  
Phenix
Golden Member
 
Phenix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0
您的住址: 流浪中.....
文章: 3,571
引用:
作者DCDVD
好奇問一下

1.0L的汽車引擎掛蝸牛有177HP算高
那一堆二輪仿賽的1.0L NA引擎馬力180~200HP的兩者之間有無比較基準?

扭力不同
因為需要推的重量不同

最高馬力峰值也不同

引用:
作者brainess
可是很靠北的是...GT-R在台灣賣的跟911一樣貴....

哪有一樣貴?
基本入門 911 Carrera 493萬

頂級 911 Turbo S 888萬

以上不含選配件

GT-R 台灣目前賣 565萬
哪裡一樣貴了?
舊 2013-05-06, 08:33 AM #9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henix離線中  
Phenix
Golden Member
 
Phenix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0
您的住址: 流浪中.....
文章: 3,571
引用:
作者sutl
GT-R目前的瓶頸不在車重,而在於極速出不來。

在DSG變速箱同心雙軸的設計理念出來後,其實是可以用同一概念,設計出1~4速輸出中差,5~6速輸出後差的設計。

對!就是抄Ferrari FF的概念,不同點在於FF是用前後雙變速箱,GT-R依然可以用中置變速箱。

GT-R 的極速出不來問題在於變速箱齒比太密

它原本的設計就是打算跑 310上下的設計

那些大馬力改裝的都是 100~300 的時間縮短而以 (0~100 已經跑到 2.8秒 在現在的設計下不太可能再上去了)

之前有不少fans 想看看GT-R 如果用上七速變速箱會是何等暢快
但是我看沒那麼快吧 (大改款的時候吧)

引用:
作者P&W
1.台灣從來沒正式上市過掛B18C引擎的車子,一票美國性能車,不講究容積效率,光就大排氣量推車子,加速起來連法拉利都怕,你能說它是爛車嗎?台灣人很愛看數據,實際上卻不懂車子........

2.B18C本來就是性能取向,不拉轉速很無力的車,一台轉速不上三千就軟腳的車,請問你要怎樣日常開?這車是給人平常開的,不是拿來賽道跑的,用途取向罷了,家庭房車硬要跟跑車比......

渦輪車在低轉速就發揮最大扭力,開起來跟NA完全是兩回事,渦輪車要大馬力,渦輪壓力拉上去就好,早在將近三十年前,各家車廠早就一窩蜂玩過渦輪,大家紛紛推出大馬力高增壓車,因為變得很難開,渦輪遲滯嚴重,引擎技術又變好了,所以又紛紛放棄渦輪,只有少數公司仍持續渦輪引擎,這幾年因為歐洲環保法規的關係,同時渦輪技術進步很多,可以在超低轉速就發揮最大扭力,各歐洲車廠又開始紛紛開始使用渦輪,並且降低排氣量,可以降...

我前面其實就講過了

搞不好還一票人認為 K20A 比 B18C 遜哩

歐洲渦輪玩最好的應該除了 Porsche 也沒其它家了
其他家玩渦輪的經驗還沒 Porsche 來的多

後來像是 Volvo, VW, AUDI 都發現用普通引擎再加個小渦輪下去
低扭補足了 車子好開了 也省油了 紛紛也開始這樣做
舊 2013-05-06, 08:57 AM #10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henix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21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