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狼窩
文章: 422
|
從蝙蝠俠到黑暗騎士,從歌德童話到殘酷現實。(本文無雷)
最新的蝙蝠俠(Batman)電影《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上映時幾乎獲得一致的好評,大家也對小丑(Joker)這個角色讚不絕口,雖然俺頗信任導演 Christopher Nolan 的功力(扣除影集及短片,Nolan 目前執導的電影作品有七部,俺看過五部,還沒有令人失望的紀錄),預告片也很令人興奮,但究竟有多好?大家會不會多少被飾演小丑的希斯•萊傑(Heath Ledger)猝逝消息影響感受?走進戲院前,俺還是抱持著「眼見為憑」的心態。
兩個半小時過去,步出戲院,許多激動,許多感慨。 提姆•波頓(Tim Burton)在 1989 年執導蝙蝠俠電影時,許多人其實並不看好:那時蝙蝠俠尚未走出七○年代電視影集裡那種戲謔搞笑的形象,波頓又找來演喜劇的麥克•基頓(Michael Keaton)擔綱主角,這兩人前一部合作的電影正是神經兮兮的黑色喜劇《陰間大法師(Beetle Juice)》,讓 Beetle Juice 演布魯斯•韋恩(Bruce Wayne)?聽起來真不是個好主意──更別提波頓自己也說了:他根本不看蝙蝠俠漫畫。 但令人意外的,波頓版的《蝙蝠俠》拍得很有趣。 仔細想想,這有部份是因為波頓重新將蝙蝠俠拉回闇黯之中,用他獨到的黑暗美學塑造出一個過去曾經華麗、現在低調頹圮的歌德式高譚市(Gotham City);另一部份則是因為選角得宜:基頓深鎖的眉心和緊抿的嘴角頗適合韋恩及蝙蝠俠的雙重身份,傑克•尼可遜(Jack Nicholson)則詮釋出一個光鮮、品味獨到、瘋狂而且充滿惡意幽默的小丑,雖然他的身材與原著的小丑完全不同,但那個狂妄得無法無天的笑容,實在太具說服力了。 波頓版《蝙蝠俠》的黑暗美學一旦被觀眾接受,第二集《Batman Returns》的成功也就變得理所當然:這一集的惡棍選角仍然很楱,有丹尼•迪維托(Danny DeVito)飾演企鵝(Penguin)以及蜜雪兒•菲佛(Michelle Pfeiffer)飾演貓女(Catwoman),克里斯多夫•華肯(Christopher Walken)飾演的壞蛋企業家也自有魅力;但波頓黑暗童話的敘事方式,在這集開始出現某種「不夠現實」的麻煩,只是因為故事發生在波頓一手打造的高譚市中,所以那些不合理的、太過平面的一廂情願,都還在能夠被忽略或者被接受的範圍。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狼窩
文章: 422
|
續一
接下來的《Batman Forever》及《Batman & Robin》從編導到演員全數換人,但風格仍延續波頓奠下的歌德基調;大牌演員及同一集****現的歹角數量愈來愈多,導演喬•舒馬克(Joel Schumacher)原來是做服裝設計的,於是主角們與壞蛋們的服裝也愈來愈花俏,但是劇情卻被壓扁踏平到一種不忍卒睹的地步,讓人不禁懷疑:華納高層答應讓這種劇本過關,難道是因為他們認定:只要有人穿著蝙蝠裝在銀幕裡高來高去,觀眾就會認為那是好電影?
在 1997 年的《Batman & Robin》引來如潮惡評之後,高譚市的黑暗俠客在大銀幕上消聲匿跡,匆匆八年。 直到值得紀念的 2005 年。 諾蘭執導的《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在這一年上映,成功地將蝙蝠俠拉出前兩集那種五光十色近乎沒腦的霓虹氛圍當中,不但將高譚市整個改頭換面,也讓布魯斯•韋恩這個在波頓版本中幾乎不去談論的蝙蝠俠真實身份,獲得了應該有的厚度與深度。 在《開戰時刻》的最後,已經預告了若有續集,出場的歹角可能會是蝙蝠俠的頭號大敵──小丑;於是在續集確定開拍、諾蘭找來希斯•萊傑演出此角時,網路上就出現了各式各樣替萊傑化上小丑妝的「想像圖」。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狼窩
文章: 422
|
續完
這些想像圖大抵是按照漫畫原著及波頓版的小丑所做的揣想,但一如將高譚市從充滿巨大雕塑的歌德建築城市改造成現代化工商業大城一般,諾蘭版的小丑將尼克遜狂笑的模樣從咱們的印象裡扯出來,換成另一種完全不同的瘋狂面貌──這種藐視世俗規範的狂妄甚至不能稱之為邪惡:萊傑畫著糊掉的小丑妝、一頭亂髮、不斷舔著嘴唇、看似不成章法其實自有邏輯的講演,不但已經完全超脫到常規之外,更與「Joker」的意象契合──這張不屬於撲克牌中任何花色的牌,原型來自塔羅牌(Tarot)中編號為「0」的「愚者(The Fool)」,原來就指某種脫離世界規範的存在。
重要的是,諾蘭與編劇大衛•哥亞(David S. Goyer)做出這些改變,並不是單純為了掙脫波頓畫下的樣版,事實上,從《開戰時刻》到《黑暗騎士》,所有關於背景及角色的重新設定,都讓一切與《蝙蝠俠》漫畫的重要經典精神相符。 再加上希斯•萊傑的演出的確功不可沒,他癲狂、神經質的表演準確地反映出小丑這個角色想要電影中其他角色們看見的一面,而身為觀影者的咱們,除了這一面之外,還能感受到小丑不可思議的狡猾心思,某種超乎想像的聰敏機巧。 雖然飾演蝙蝠俠的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及飾演哈維•丹特(Harvey Dent)的艾倫•艾克哈(Aaron Eckhart)表現都不錯,但老實說,在劇情主軸及萊傑搶眼的表演下,《黑暗騎士》幾乎不是一部蝙蝠俠電影──與其說這部片子的主軸是看蝙蝠俠怎麼嚴懲惡棍,倒不如說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小丑如何在高譚市進行一個巨大的人性實驗計劃,他操弄群眾、操弄黑幫、操弄檢警雙方,甚至操弄在《開戰時刻》中覺醒、打算在黑夜裡保衛高譚市的蝙蝠俠。 有的角色沒能熬過實驗、有的角色撐過來了,有的角色在這個實驗裡失去一切放棄堅持,有的角色則藉此認清了自己必須扛起的重擔,而且選擇面對。 看著《黑暗騎士》,俺想起《Batman: Year One》裡的韋恩和高登(James Gordon)、想起《Long Halloween》裡的哈維•丹特、想起《Killing Joke》裡的小丑……以商業角度來看,這部電影裡的大場面及酷炫特效一點不少,絕對令人大呼過癮,但其中對人性對是非對道德標準的種種批判及著墨,其實講得比許多以劇情為重的電影還要深入精闢。 這篇拙作不會爆雷,這部電影則很需要另寫一文詳細討論,待俺找空再去看一回,再來好好聊聊。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801
|
不愧是臥斧兄
寫得真好 波頓用獨到的美術設計跟完美的舞台劇演員方式的演出 弄出了BATMAN 而諾蘭用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這個最貼近現實的超級英雄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臉書之 高苦茶
文章: 4,519
|
太棒了!!
臥斧兄的文章寫出很多我心中的想法!!! ![]()
__________________
*************************** 我的著作 : <人間書話>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51
|
很高興看到繼"三隻金剛排排站"後,臥斧兄又一精闢的文章
我很喜歡"黑暗騎士",雖然它是一部低氣壓的陰沉電影,而且還後座力十足 事實上,我看完"黑暗騎士"的感覺,就像看完另一部動畫電影"人狼"的感覺一樣 彷彿天空將永遠陰沉,不再明亮了.... 期待臥斧能將這個主題繼續聊下去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113
|
寫的真好,看了樓主的解讀之後,
更奠定這部電影在我心中的地位 這部電影,現實的讓人感到殘酷 但也殘酷的令我不得不更勇敢的去面對!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6 您的住址: 萬惡之城
文章: 121
|
十分精采的文章,臥斧兄一出手就是精闢的論述
非常期待臥斧兄對黑暗騎士的詳細解析文章,快去看第二遍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159
|
這片很誇張,衝到 IMDB TOP 250 的 #1 ,把教父擠下去了...
也破了全美週末票房紀錄。 此文章於 2008-07-23 12:12 AM 被 usam.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8
文章: 25
|
差不多可以和007一樣,來比那位蝙蝠俠演得最入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