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1 
					文章: 201
					
				 | 
				
				Fuji natura 1600 增感測試
		
	 01.  02.  拍攝第一張時,房間是全暗的,只剩燭光!只好憑感覺對焦,對到焦就按∼ 第二張是接在第一張後面拍的,那時候大門開了,有外面的光線跑進來∼ 03.  04.  05.  06.  07.  08.  上面是其他的∼ 這次的測試,主要是測 Fuji natura 1600 的增感極限在哪裡 拍攝器材使用的是 Nikon F100,鏡頭是小黑三,手持拍攝,不加外閃,各焦段都拍! 拍攝結果,除了顏色怪了點,其實算不錯了! 從ISO1600增感到ISO3200後,快門速度已經可以維持在安全快門的範圍內 以後在微光場景時,如果不用靠廣角鏡的話,又可以多拍些不一樣的照片囉∼ 剩下的照片會陸續放在我的無名相本 http://www.wretch.cc/blog/wingmanzero 有興趣的請繼續移駕觀賞吧 ^_* 
				__________________ 人執我空,有心不動,傲視滾滾塵浪 | |||||||
|  2005-10-28, 12:16 AM
			
			
	#1 |   | 
|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恆春 - 高雄 
					文章: 60
					
				 | 看來顏色偏向暖色調, 不知是底片還是燈光的關係!? | ||
|  2005-10-28, 11:03 AM
			
			
	#2 |   | 
|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1,383
					
				 | 好樣的,Fuji natura 1600還增感到3200. 這樣的顆粒已經很細了, 效果跟dslr的iso 3200已經不惶多讓了. 只是一捲的成本真的不便宜.... | 
|  2005-10-28, 11:26 AM
			
			
	#3 |   | 
|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恆春 - 高雄 
					文章: 60
					
				 | 可以貼張原稿局部裁切來看看嗎?? 謝謝啦~~ 另外, 哪裡買的到啊?? 台灣好像沒進這款底片吧!? | 
|  2005-10-28, 11:39 AM
			
			
	#4 |   | 
|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1,816
					
				 | 第一張照片最左邊那個人 感覺有點詭異說 .. 
				__________________ 塵封在心底的美好回憶,原來我們不曾忘記,只是.......想不起來罷了 .......... | 
|  2005-10-28, 03:47 PM
			
			
	#5 |   | 
|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2,525
					
				 | 引用: 
 這應該是色溫的問題.... 在這種場合,只要沒打閃燈,一定會這樣 這種高感光度的負片,聽說顆粒很細 有人說顆粒跟X-TRA 400差不多 我很想知道哪裡有賣.... 現在只知道友站有在團購.... 一般市面上很少見.. 畢竟一盒三捲要價500以上,真的不是太便宜.... | |
|  2005-10-28, 04:13 PM
			
			
	#6 |   | 
|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1 
					文章: 766
					
				 | 我還有四卷.... 當初托朋友從日本帶回... 太貴了,不過特殊場合真的很好用!!!! | 
|  2005-10-28, 04:28 PM
			
			
	#7 |   | 
|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0 您的住址: A shell in Kaohsiung 
					文章: 4,399
					
				 | 在早期, 天文攝影界人士, 常常用到類似的底片, 拍攝星空點點. | 
|  2005-10-28, 05:10 PM
			
			
	#8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TAIWAN 
					文章: 2,305
					
				 | 用一般日光片拍婚禮又不打閃燈的話,顏色會很怪。(因為閃燈色溫趨近於日光) 不過說真的,除了十幾年前有一次交攝影作業之外,我還真沒用過燈光片。 | 
|  2005-10-28, 05:17 PM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