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5
文章: 9
|
傳統BIOS+GPT分割區 引導 Windows 10 解決方法
方法一
現在是大硬碟時代 MBR 模式最多只支援4個主分割區 如果裝安裝多系統 又想多分幾個主分割區出來 就得選擇 GPT Win7 以後沒辦法 在BIOS+GPT引導啟動 爬了文才知道 原來是微軟 bootmgr 的問題 https://wzyboy.im/post/1049.html 微軟限制只能 UEFI+GPT / BIOS+MBR 這種引導方式才能啟動系統 雖然連BIOS+GPT的安裝與引導方法都有 但是文章寫的似乎蠻複雜的 我暫時使用這個方法解決 先把 Windows 安裝在 MBR 分割區上面 然後用 GHOST 或其他方式 備份 還原 到 GPT 分割區 準備一支 USB 容量不必太大32MB以上就夠了 格式化為FAT或FAT32或NTFS 最重要的是必須是MBR分割類型 (基本上預設就是MBR了) 下載 BOOTICEx86 這個東西(也有 64-bit版本) 將USB設定為可開機 BOOTMGR引導模式 ![]() 把 Windows 引導文件複製到USB 選擇智慧編輯模式 修改 bcd文件 ![]() 啟動磁片與啟動分區 設定 還原在 GPT 上 要引導的 Windows 所在分區 然後按保存當前系統設置 ![]() 重新啟動 使用USB引導 就可以進入BIOS+GPT上的 Windows 10 了 測試 Windows 10 32 bit 版本可用 ![]() ![]() 方法二 Windows 啟動問題只是在 bootmgr 無法讀取BIOS+GPT或UEFI+MBR種類的分割區而已 只要能讓 bootmgr 啟動 那不管什麼種類的模式 BIOS+GPT或UEFI+MBR 都是沒問題的 系統槽能不能在GPT分割區啟動 就要看該版 Windows 有沒有GPT的驅動 Windows 10 32-bit 確定在GPT分割區啟動沒問題 大概的做法就是 仿 Win10 安裝 DVD 製作可開機的 bootmgr ISO 然後用 grub4dos 引導 ISO 啟動硬碟上的 Win10 去除語言文件 iso 大小不到 2MB 工具: grub4dos-0.4.6a BOOTICE 1.3.2 UltraISO 以上工具自己去找.... ![]() 1. 使用 UltraISO 提取 Windows 10 DVD 開機引導文件 boot.bif ![]() 2. 複製 Windows 10 DVD 根目錄的 "bootmgr 跟 boot" 目錄到桌面 3. 修改 boot 目錄內 BCD 文件 使用 BOOTICE 選擇智慧編輯模式 修改 bcd 文件 啟動磁片與啟動分區 設定 還原在 GPT 上 要引導的 Windows 所在分區 然後按保存當前系統設置 (其實拿Win10目錄下的BCD來改 應該是比較沒問題) ![]() 4. 製作 ISO 開機映像檔 使用 UltraISO 功能表 選擇載入開機檔案 boot.bif 結構如圖 ![]() 保存 命名為 boot.iso 5. 用 grub4dos 引導 ISO 將下載的 grub4dos-0.4.6a 解開 提取 grldr 跟 menu.lst 這兩個文件出來即可 修改 menu.lst 引導ISO內容如下 代碼:
color black/cyan yellow/cyan timeout 30 default default find --set-root /boot.iso map /boot.iso (0xff) || map --mem /boot.iso (0xff) map --hook rootnoverify (0xff) chainloader (0xff) 然後把 grldr menu.lst boot.iso 這三個文件 複製到Win10系統根目錄 打開 BOOTICE 設定Win10分割區使用grub4dos引導 ![]() 這樣Win10分割區啟動就沒問題了 最後在將Win10分割區設為 Active 就可以了 (我是使用 Chameleon 當系統主引導 詳細我沒研究 自己找答案吧) 多重開機系統的主引導工具 可以使用 Chameleon 或者 Grub2 之類或其他..... 但是建議別用 Clvoer 因為傳統 BIOS 模擬 UEFI 啟動會等很久才看到引導工具選單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10
文章: 341
|
最近也遇到這問題
不過是 {安裝}階段 還在搞懂 怎麼去引導安裝的部分 畢竟可以用Clover模擬UEFI的BIOS 之前看到XPE那邊討論 因為 BIOS是去辨認啟動位置的512部分 可以藉由調整過的 去引導位於正確位置的GPT的引導區 這部分還在了解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5 您的住址: 関内
文章: 246
|
引用:
可以3tb當系統碟,BIOS+GPT引導啟動嗎? |
|
![]() |
![]() |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地球的上面..
文章: 5,854
|
youtube的Hyper-V安裝教學都在唬爛我??..
![]() ![]() 都卡死在安裝階段...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11 您的住址: 天龍國郊區
文章: 153
|
引用:
如果你可以弄一個模擬的EFI環境,先用MBR的Boot code去啟動這個模擬環境 然後在用這個環境執行Windows UEFI boot manager的話應該可以 Linux就是這種作法在Legacy BIOS上做UEFI boot 但是這種作法會有UEFI runtime service無效的問題,Windows會利用UEFI Runtime service去設variable 另外這種環境面對secure boot應該也是無效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不正常人類研究中心
文章: 6,346
|
引用:
過來人 我建議這樣搞比較簡單乾脆又爽 SSD灌系統 3TB 4TB硬碟當資料 這樣我在舊的非UEFI主機板還算能正常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
要用FurMark燒機請注意,作者建議跑15分鐘就好/電腦電源接頭規格 加入 F@H分散運算,幫助對抗疾病/ /加入WCG分散運算,幫助解決癌症,AIDS,糧食與能源問題 http://cid-d082ecba16a55988.skydriv...=GetSharingLink VGAMaster 請多多支持,歡迎任意轉貼!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5
文章: 9
|
使用Grub4dos 引導 ISO 啟動Windows 這個已經打破 BIOS/UEFI限制了 不必再管是BIOS還是UEFI了
跟你把boot.iso燒成光碟放到光碟機裡 來啟動硬碟上的Windows道理一樣 但主要是BIOS加GPT 沒辦法設定分割區啟動 要借其他的引導工具 傳統BIOS+GPT分割區 目前我只知道 有兩個工具 變色龍 跟 GRUB2 可以當系統的開機啟動引導工具 grub4dos 不支援GPT分割區模式的啟動引導 沒辦法當開機啟動引導工具 變色龍比較精簡 啟動文件只有一個boot檔案 不用設定 自己會抓分割區啟動 沒像GRUB2那麼麻煩 還要設定 grub.cfg 如果要用GRUB2就得在綁一個 linux 在Windows底下應該沒辦法裝 BIOS+GPT 使用Linux Live CD 好像也沒辦法重建 GRUB2 變色龍在Mac Linux Windows 都可以安裝 算是比較方便的一個引導工具 通常在Mac下比較好裝 變色龍本來就是黑蘋果的引導工具 但不支援Linux Windows 底下安裝比較麻煩一點 剛找到的方法 http://wenku.baidu.com/view/26dc5c8...a200292ef0.html 如果要綁 Linux 就是 先安裝 Windows 10 在MBR上 然後再轉移到GPT分割區 然後用方法二 把分割區引導程式 完成後 再安裝 linux 就可以了 照理說Win7/8 應該都可以用這個方法 此文章於 2015-04-14 10:40 AM 被 Torachiyo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5 您的住址: 関内
文章: 246
|
引用:
不夠電,第三顆硬碟睡著就醒不來...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357
|
引用:
灌系統, 若是使用機械式硬碟, 請買一顆效能好的最小硬碟, 專司 RUN 系統和程式. 可以的話, 買貴一點的, 保護和處理芯片, 都不同. 以現在 RAM 裝多一點, 開 RAMDISK 和 DISKCACHE 的話, 跑程式 GAME 開網頁都有感, 而且耐用多了. 千萬不要買一顆大硬碟割成幾個區, 除了跑系統外, 還把資料塞滿滿. 這樣安排, 會有特別的狀況跑得比較慢. 資料碟獨立成一顆比較好. 也就是你的電腦至少放兩顆機械硬碟, 各司其職. WINDOWS 盡量用最普遍的安裝法. 還有, SSD 的進展大爆發, 未來兩年內, 傳輸速率 1000MB/s 以上 會成為普遍, 這不僅是接口問題, SSD 上的主控芯片才正要大改版, 以前賴給 SATA3 頻寬不夠並不能成為藉口, 4k 效能還差這頻寬 很遠. 所以, 我建議各位升級 WIN10 先不要更動硬碟. 有 SSD 的就用現有的, 只有機械硬碟的繼續用機械硬碟, 等這一波傳輸速率R/W都大於 1000MB 的 SSD 都出現後, 再來考慮購買 或更新. 這並不是早買早享受, 而是早買早後悔, 幾年都在等了, SSD 沒啥長進, 為何不多等一會兒, 改朝換代再說. 目前有兩個方案: PCIe 3.0 X4, 無論是 PCIe 卡式或 M.2 版的. 當然, 如果在意那開機時間, 都不用 休息 倒杯水 上廁所的話, 要換 SSD 就換吧! 我只能說: 不如把 RAM 插滿!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10
文章: 341
|
怪事
可以用(Fake)UEFI引導 Windows 安裝 可是autounattend就無效了 一整個詭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