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系統組件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rekio
Senior Member
 
rekio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10
文章: 1,098
Intel下代Skylake時脈不高,但性能將會有明顯提升

不知真假,僅供參考,新聞來源雅虎香港:
https://hk.news.yahoo.com/intel-skylake-072544923.html

目前處理器對於一般應用來說都已經足夠,加上近期移動設備崛起,PC步調已經趨近緩慢,Intel這幾年的CPU升級換代都沒有明顯的提升了,SNB架構 的Core i7-2600K到現在都還是相當夠力,並不是Intel處理器沒有進步,製程、功耗方面確實有提升,但性能對於跨代的級距就不是那麼明顯。今年 Intel會推出兩款14nm處理器—Broadwell和Skylake,前者過渡意味濃厚,但Skylake是架構升級產品,據稱時脈不會很高,但性 能提升相當明顯,猶如當年Prescott架構的Pentium 4升級到Conroe扣肉處理器。

目前只知道Skylake處理器會在Q3發布,同時支持DDR3 L和DDR4記憶體,搭配100系列晶片組,插槽變成了LGA1151,不過我們對Skyalke架構了解的還很少,只知道它是Intel以色列海法實驗室研發的。

了解Intel處理器歷史的玩家可能還記得多年前Intel扭轉Pentium 4頹勢、奠定勝利基礎的Core架構處理器,它就是以色列海法團隊開發的。這次的Skylake也是這個團隊操刀,由於之前的處理器越來越複雜,為了降低 難度,Skylake做了一些精簡,比如Haswell上開始使用的FIVR調壓模塊又被幹掉了,這有助於降低晶片難度及功耗。

Skylake架構是Intel迄今為止研發的一種全新架構,官方希望它能盡量做到完全無bug,希望編輯器(Intel的C++編譯器等)能充分利用新架構的功能。
不過Skylake目前還沒有完整的功能演示,因為整個生態系統(CPU+軟體)還沒有完工。不過這都不是關鍵,最讓人興奮的是有爆料稱Skylake處理器 雖然頻率不會很高,但CPI(每條指令執行週期)提升相比Boradwell處理器則是巨大的,也就是說時隔多年之後Intel處理器的性能終於會有一次 大提升了。

至於這次提升到底有多大,Bit Chips原文用的說法是“從Prescott到Conroe那般”,前者是Pentium 4時代最後一款架構,而Conroe是Intel海法團隊開發的新架構,2006年發布,用於接替P4的,桌面級的Core 2 Duo等處理器使用的就是這個架構。

由於時代久遠,從P4到Conroe處理器的提升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已經少有人記得了,在網上搜索了一下找到TechReport網站做過的一個C2D處 理器評測,簡單看下游戲性能提升吧,不說旗艦級的C2E X6800(相當於現在的Core i7 Extreme級別)了,就是主流點的C2D E6300性能也輕鬆超過了了Pentium D 960這樣的高端處理器,E6600/E6700性能更是遠勝PD 960。
     
      

此文章於 2015-03-28 09:10 PM 被 rekio 編輯.
舊 2015-03-28, 09:09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ekio離線中  
firmware
Master Member
 
firmwar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6
您的住址: On Chip
文章: 2,202
其實處理器要更精簡+效能更好, 本來就是要拋棄舊ISA + 新compiler的支援

對 AMD and intel 來說當然是常識, 只是AMD不夠力, 小公司想推大架構, 就是沒人鳥.

要是intel登高一呼要大家紛紛換用新的ICC (intel C/C++ compiler), 搞不好就推動了...唉 可憐啦AMD
 
舊 2015-03-28, 10:00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irmware離線中  
Jiun Yu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2
文章: 733
引用:
作者firmware
其實處理器要更精簡+效能更好, 本來就是要拋棄舊ISA + 新compiler的支援

對 AMD and intel 來說當然是常識, 只是AMD不夠力, 小公司想推大架構, 就是沒人鳥.

要是intel登高一呼要大家紛紛換用新的ICC (intel C/C++ compiler), 搞不好就推動了...唉 可憐啦AMD

我到現在還是想不透HSA到底能對一般PC使用者帶來什麼樣的效益?

如果沒有,軟體商為什麼要為了HSA大改程式?要是一個沒改好,好端端的軟體就變成臭蟲一堆的爛東西了,真是吃力又不討好
舊 2015-03-28, 10:14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iun Yu離線中  
nanri
*停權中*
 
nanri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427
HSA打的算盤就是並行處理,
用海量的資源去拚產量,而比較不追求效率;
而Intel則是拚CPI,
也就是說改進縮短執行每一個指令所需要的clock,
簡單來說又是單核效能了,改進的大概又是分歧預測、指令預解、Cache改進,
讓現有的指令能快速執行完畢,
這每個都是intel的強項。

前者,AMD所提的需要軟體的最佳化支援,比較不用注重控制電路的設計;
後者,Intel只要他的控制電路有做好就是萬能的,
雖然控制電路會變成較大較耗電,
不過對於intel的外星球製程來說,是小事一件,
再配對上新的compiler來說更是如虎添翼了。
舊 2015-03-28, 10:59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anri離線中  
firmware
Master Member
 
firmwar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6
您的住址: On Chip
文章: 2,202
引用:
作者Jiun Yu
我到現在還是想不透HSA到底能對一般PC使用者帶來什麼樣的效益?

如果沒有,軟體商為什麼要為了HSA大改程式?要是一個沒改好,好端端的軟體就變成臭蟲一堆的爛東西了,真是吃力又不討好



HSA 那是後來的事情...我指的是AMD無論做什麼都沒啥人鳥

17年前推出3D Now instructions的時候幾乎沒人鳥, 但intel的MMX則是大家都捧場

只有x86-64是真的領頭改革, 其他根本是悲劇...
舊 2015-03-28, 11:28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irmware離線中  
commando001
Master Member
 
commando001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10
文章: 2,414
引用:
作者firmware
HSA 那是後來的事情...我指的是AMD無論做什麼都沒啥人鳥

17年前推出3D Now instructions的時候幾乎沒人鳥, 但intel的MMX則是大家都捧場

只有x86-64是真的領頭改革, 其他根本是悲劇...


AMD64贏的地方就是向下相容性,說改革其實沒啥改革...

3D Now!當初還是有些遊戲有用它

繼承者3D Now!+才是真的被冷落了

http://zh.wikipedia.org/zh-tw/3DNow!
__________________
新。弱弱的戰績

此文章於 2015-03-29 01:41 AM 被 commando001 編輯.
舊 2015-03-29, 01:34 A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ommando001離線中  
湯耀忠
*停權中*
 
湯耀忠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15
您的住址: 列山神農洞
文章: 86
希望Win10能讓大家都發揮效能
舊 2015-03-29, 01:48 A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湯耀忠離線中  
wwchen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357
對這篇喊話性新聞不必抱持太樂觀!

依 Intel 過去做出的成績, 要新工藝出現後, 改版三次
才會最佳化, 且最好的每瓦效能是只出現在 XEON 這
樣的處理器. 依時程看, 2016 年底, 有比較可用的
14nm 工藝處理器就不錯了. 而且, 這家公司的當代工藝
完整的解決方案, 往往出現在發佈下代工藝的確切時程時.
這是廢話, 也是事實.

依此看, 實在不必對 Skylake 抱持太大期望. 一些說好的
支援規格也沒立即出現, 例如 PCIe4.
我倒是期望 8 核心 10nm 工藝的處理器, 表定 2018,
實際應該會拖到 2019. 各位手上堪用的電腦還是省點用,
誰知道完美操作環境是需要幾 GB RAM 才夠 ( 不考慮價格下 ).
由20 年前 1MB 可以 RUN Windows 來看, 乘以現在的一千倍
都有可能.

要效能有感, 可將手上系統更新為 六核心或八核心, 真正需要效能
的, 早已使用支援多核心軟體. 如此, 會有感多了.
需要磁碟效能的, 可以考慮近期陸續各家發佈的 NVMe 規格 SSD,
讀取寫入有 1400MB/s 以上. 或者, 把 RAM 插滿 ( 可以到 64GB ),
開 RAMDISK, 開 DISKCache, 都有不小幅度的效益.

配合 WIN 10 務實的改版. 各位, 這麼搞, 比去等待一顆未知的 CPU,
值多了.
舊 2015-03-29, 03:17 A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wchen離線中  
Technology
Master Member
 
Technolog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約束の地
文章: 1,770
說能有從Prescott到Conroe這樣等級的效能進步
我覺得是比較誇飾一些的說法

不過Skylake效能相較於Haswell/Broadwell有明顯進步是一定的
第二、三代的Sandy Bridge/Ivy Bridge也是由海法團隊負責
第二代的效能相較於第一代進步是明顯的
舊 2015-03-29, 05:34 A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echnology離線中  
我部悍將刘刕
*停權中*
 
我部悍將刘刕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1,675
Intel應該學鈴木一朗說:這次會讓AMD覺得,就算再努力30年,也追不上
舊 2015-03-29, 07:31 A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我部悍將刘刕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11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