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weiter5494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13
文章: 0
Nice shot ! Here we've got company who is really aware what happens in this industry.

Well, I think David Wong's argument was mainly on "to the extent that Altera claims. " It seems the latter was planning a huge price hike going forward.
     
      
舊 2014-01-03, 01:47 PM #8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eiter5494離線中  
weiter5494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13
文章: 0
引用:
作者weiter5494@2013-12-25, 02:26 AM #67

ARM Cortex三大系列A、R、M各針對應用處理器、即時控制、微控制器等市場規模各為40億台、140億台、230億台的三大領域,大至基地台,小到智慧卡,無遠弗屆,幾乎涵蓋了所有電子產品。也証實ARM已在覬覦Intel的PC市場。

看好IoT的前景,Microprocessor Report的Mike Demler同時預言Cortex-M的整體出貨量將在2015超越Cortex-A行動處理器。

A wide range of devices that will constitute the overhyped Internet of Things (IoT) will drive growth of the MCU market. ARM is well positioned in this segment with its Cortex-M cores, but it will also face competition from the Synopsys ARC cores.

台灣也有安謀?超越中國龍芯與漢芯,晶心科技開發自主MCU架構,靠IP授權掙錢(雖然仍虧損中),勇闖嵌入式應用市場,取得自己的一片天(約1.4%)。

32-bit MCU IP市占:
73.7% - ARM
11.0% - ARC
_6.8% - Tensilica
_5.9% - MIPS

Demler提到晶心科技的32位元1GHz MCU核心N13可能嶄露頭角。MTK另一隻金雞母看來蓄勢待發。

This Taiwan company has developed a family of low-power 32-bit CPUs that operate at up to 1.0GHz. The company currently licenses CPUs into digital TVs, set-up boxes (STBs), touchscreen panels, and wireless and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另外,該雜誌主編Linley Gwennap提出對2014年的預測:

1. 中國市場逐漸壯大,從工廠端賣向市場端,連帶拉動當地供應鏈的成長,更多的中國IC跟手機被採用,瓦解Samsung跟Apple稱霸的局面。

2. MTK崛起,尤其是八核CPU的推出,凸顯其自低端向上之姿。

3. Qualcomm固然仍獨步高端,但低端市場將逐漸流失給聚焦此市場的展訊與博通(這部分應指Q公司自MTK瓜分而來的份額)。Qualcomm之輩的高階CPU廠商在高階領域則苦於缺乏令人驚艷的新CPU核心與新IC技術而難有建樹。

4. 常見於高端市場的獨立型AP將迎來盛行於低端產品已久的整合風(基頻與無線連結能力),Samsung、Intel、Marvell、Broadcom都是進行式,缺乏in-house IP的nVidia淪為無米可炊。
 
舊 2014-01-03, 11:49 PM #8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eiter5494離線中  
weiter5494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13
文章: 0
引用:
作者pineapple1976
Atom 另外一個問題是Die SIZE

所以只能往大手機或平板應用,問題是這一塊量畢竟還是有所限制

在智慧機無可避免將進入低價化普及化的世代,

我目前很懷疑市場霸主Samsung內製的優勢是否可以延續

哪天輕薄型或小尺寸也可以使用atom,搭配intel財大氣粗的本質,

大概在行動通訊就有機會了

談到die size,手機CPU一般要求在100mm²上下。

102mm²- 28nm雙核Apple A7
102mm²- 22nm四核Bay Trail-T
160mm²- 22nm四核Ivy Bridge
140mm²- 32nm雙核Sandy Bridge
216mm²- 32nm四核Sandy Bridge

從前代32nm的Medfield已用在手機上(即使是可憐的16個機型採用,在逾30個國家開賣)跟22nm的四核Bay Trail-T裸晶尺寸(101.87mm²)來看,22nm的雙核Merrifield會比28nm的雙核Apple A7更小。

硬體技術上,Intel Silvermont的精簡型X86架構搭配其省電功能,應能匹敵ARM Cortex-A15核心。從前代Medfield的應用案例來看,雖用者稀,但多是電池續航力的爭議,而Merrifield應精進更多。

Intel的手機design-win悽慘,撇除早期驕傲的定價政策不談,更多是因為在智慧行動市場的招牌不如ARM響亮跟Android生態體系對X86的優化與支援未盡完善,然這已是惡性循環(愈賣不好,愈沒支援)的下場,如同上不了架,貨再好也沒用。

Intel的roadmap顯示,1H14的雙核Merrifield跟2H14的四核Moorefield都是22nm製程,定位在中高階市場;面向低價機的3G整合型SoFIA至少要到今年下半,4G整合型SoFIA更排到了明年。在未來的6個月,Intel只能拿高端的Merrifield墊檔(可能連Moorefield都得拖下來)來打低價市場,用心良苦,損失慘重。

砸錢交朋友,看來是Intel唯一能做的。沒有用戶基礎,啥都是浮雲。

平板直接侵蝕筆電市場,是Intel首要收復的失地,不在話下;面向當紅炸子雞的新興市場,大螢幕手機(phablet)也是中流砥柱。兩者都盡入Intel眼底,但不會是未來僅有的目標。說到底,縱使貨鋪了,還是需消費者買單,否則都是打水飄兒了。

玩味的是,在ARM陣營驚動四方的64-bit風潮,Intel Atom早就是這個級數了,能替Atom加分嗎?

Samsung自家的CPU都是獨立型的,只能用在高階手機跟平板;真正大宗的中低階手機走的都是第三方的整合型方案,Broadcom占不少。看來較像其龐大的手機出海口提供了自家CPU發展的舞台;當然自家CPU也相對帶來差異化,有利手機的marketing跟品牌形象。值得觀察的是,Samsung處理器已確定加入LTE整合路線,未來與Qualcomm之間的供需互動,會是有趣的發展。

此文章於 2014-01-04 12:13 AM 被 weiter5494 編輯.
舊 2014-01-04, 12:08 AM #8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eiter5494離線中  
BALA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704
晶心的CPU
最近聽到某家做行車紀錄器的廠商用他們家的CPU
效能比預期的差

之前智原也有個ARM like的CPU
也沒有做得很成功


台灣的CPU還要多加油
舊 2014-01-04, 01:02 AM #8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ALA離線中  
peterlin2008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12
文章: 102
tegra K1 CPU ??

http://www.anandtech.com/show/7620/...rtex-a15-kepler

http://www.anandtech.com/show/7619/...rence-live-blog




另外有聽說 Intel 低價賣ATOM 搶市場 ,
不過精簡版ATOM 只能跑 android X86 ..網友說雖然 ANTUTU z2480 好像2l41
1.9萬分但是 實際跑 apps 好像又非如此,

microsoft 也說要讓 winRT windowsPhone free
有人說是把 winRT 併入 windowsPhone8
還是微軟要放棄 winRT ?
舊 2014-01-06, 10:06 PM #8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eterlin2008離線中  
weiter5494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13
文章: 0
Tegra K1就是早期傳聞的金鋼狼 - Tegra 5,不過意外多了一個64-bit的Denver版本。這次nVidia尾隨Apple,趕在Qualcomm之前,搶了頭香。



以類似雙核ARMv8架構的Apple A7處理器(一樣28nm製程)作比較,A7的雙核Cyclone CPU core比其四核G6430 GPU core略小,而Tegra K1 in dual Denver(其實四核A15版也一樣)的mobile Kepler GPU core超大的,比Denver CPU core大太多了。

Tegra K1的GPU約是CPU的三倍半大,而A7的GPU僅比其CPU稍大,除非Denver比Cyclone小很多,否則這Tegra K1的die size令人咋舌。

鑒於Apple A7是102mm²,Tegra K1應該能跟整合LTE基頻的MSM8974媲美,甚至傲視,至於功耗........
舊 2014-01-06, 11:29 PM #8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eiter5494離線中  
weiter5494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13
文章: 0


功耗僅5瓦 - 四核A15加超大GPU!

而且Tegra K1將助汽車業者一圓自動行車系統之夢!

舊 2014-01-06, 11:43 PM #8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eiter5494離線中  
Berith
*停權中*
 
Berith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14
您的住址: 幽冥深淵
文章: 232
看著TEGRA K1
想起中共網民酸NV TEGRA 發布最早,鋪貨最慢;宣傳最牛,實際最弱

之前某車廠好像評估過讓TEGRA加入駕駛系統
結果估評後只讓它擔當影音娛樂功能
舊 2014-01-07, 12:06 AM #8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erith離線中  
space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3
文章: 751
引用:
作者Berith
之前某車廠好像評估過讓TEGRA加入駕駛系統
結果估評後只讓它擔當影音娛樂功能

應該是奧迪吧
http://www.nvidia.com.tw/object/teg...0120112-tw.html
舊 2014-01-07, 12:52 AM #8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pace離線中  
weiter5494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13
文章: 0
引用:
作者weiter5494@2014-01-03, 10:09 AM #77
...降尊紆貴,繼Bay Trail平板大放送之後,Intel再祭低價戰術,優先鎖定昔日的PC盟友,無懼流血輸出,重金利誘,承諾給予手機晶片在價格、研發與行銷等各方面『優厚支援』,特別是rebate。
...褪去變形DNA、混搭外衣,Asus重返正smartphone的全新MEMOfone手機系列會大量採用22nm雙核Merrifield手機晶片(Intel在2H14將有面向中高端的22nm四核Moorefield晶片與委外針對低價的整合3G型SoFIA晶片),售價估將低於5000元,以中國、東南亞、巴西及俄羅斯等市場為主。

Asus重返純智機之作,並非報載MEMOfone系列,而是全數採用32nm製程Clover Trail+的ZenFone系列,美金售價約當台幣3000~6000元的區間。

Clover Trail+似乎仍有庫存,而Merrifield的量產也比預期延後,22nm的Merrifield手機產品看來要到年中了。Intel低價衝量智機平板市場的兩大前鋒暫時也只能是Bay Trail跟Clover Trail+了。而Intel在2014下半年用22nm產品迎戰ARM陣營20nm晶片的後果是............
舊 2014-01-08, 11:24 AM #9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eiter5494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08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