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系統組件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jordanpchome
Senior Member
 
jordanpchom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7
文章: 1,023
一切都是幻覺...嚇不倒我的...可怕的80核心現身了

     
      
舊 2008-01-18, 09:09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ordanpchome離線中  
jordanpchome
Senior Member
 
jordanpchom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7
文章: 1,023
補些圖片




 
舊 2008-01-18, 09:24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ordanpchome離線中  
kruskal
*停權中*
 
kruska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7
文章: 158
有什麼程式可以用到80核心同時計算
舊 2008-01-18, 09:30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ruskal離線中  
chaotommy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Vancouver, Canada
文章: 15,006
我對那個MB比較有興趣
舊 2008-01-18, 09:44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aotommy離線中  
AMD-Ti
Elite Member
 
AMD-Ti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3
您的住址: Großdeutschland
文章: 6,997
引用:
作者kruskal
有什麼程式可以用到80核心同時計算

BOINC 預設可以支援到 16 核心,不知道可不可以改到 80 就是了.
舊 2008-01-18, 09:55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MD-Ti離線中  
LSI狼
Elite Member
 
LSI狼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引用:
作者chaotommy
我對那個MB比較有興趣


那個MB看起來比較像是個"CPU插槽"
舊 2008-01-20, 01:32 A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SI狼離線中  
HigH
Golden Member
 
HigH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戰星卡拉狄加
文章: 3,822
每個核心面積才1mm^2左右
舊 2008-01-20, 02:54 A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igH離線中  
chlang
Master Member
 
chla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1,747
印象中 4 核心以上對於 Memory 的頻寬需求很難搞定.

除非工作都不會使用到主記憶體. 否則很快的就會卡死在記憶體的頻寬上面了.
( CPU 搶著要讀寫記憶體 )

不知道除了用比較多的 Cache 之外, 有啥其他好的解答 ?
舊 2008-01-20, 02:22 P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lang離線中  
glbi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您的住址: 桃園
文章: 868
實驗室的產品!!

看看就好
__________________
Intel Xeon E3 1230 v2
Gigabyte Z77X-D3H
G.Skill 2133C9 8GX2
ASUS RX580 O8G
Creative X-Fi Titanium Fatal1ty Pro
舊 2008-01-20, 04:15 P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lbi離線中  
truenight
Regular Member
 
truenigh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4
文章: 76
仔細一看........
電源吃了8組!
資料似乎是類比或是光纖傳輸......
散熱用水冷...
作業系統還用XP!
整個覺得很..............無言...
__________________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此乃向學之道!
舊 2008-01-21, 05:26 P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ruenight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50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