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fakeman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11
文章: 18
6成假農民 領休耕補助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2012.09.29 02:33 pm


休耕政策將有重大變革。政府未來將僅允許農地一年休耕一期。圖為受災搶收後的稻田。
本報系資料照


根據統計,全台一年休耕地高達20萬公頃,政府一年花100億補助休耕。其中一年兩期連續休耕多達5萬公頃,農委會近期完成這5萬公頃農田地主身份清查,發現將近6成不是農民,非農民也領到補助,真正的農民沒受惠,不符合公平正義。農委會計畫明年起,僅允許農地休耕一期,另一期需由農委會和地方政府輔導轉作其他作物,否則不提供休耕補助。

陳保基:一味提供補助 遲早會拖垮財政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休耕農地不事生產,也沒創造就業機會,但政府過去為了解決各種農業問題,一味提供各種補助方案,造成各種補助如同加掛車廂,政府財政遲早被拖垮。因此他表示,寧可將這些經費用來鼓勵農民盡可能生產,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健全農業產業鏈。

農委會透過跨部會合作清查發現,5萬公頃連續休耕地的地主約有16萬人,其中有58%沒有農保,本身從事與農業完全不相干的行業。

這些地主有人原本就有其他職業,因繼承長輩留下的土地,本人不可能回去耕作,只好放任土地荒廢,領取每期每公頃4.5萬元休耕補助。還有人為了「炒地皮」買農地,等農地上漲後賣出。有地主就曾透露,領政府的休耕補助來補貼買地貸款利息還綽綽有餘。


65歲以上老農可請代耕 月補助2千元津貼

陳保基說,另外42%農民若要休耕,政府將補貼、鼓勵其轉作替代作物、雜糧作物、地方特色作物,或是具有外銷潛力作物,如飼料玉米、大豆、毛豆等。

若65歲以上老農已無力工作,可請代耕業者幫忙,也可將土地出租給新農領租金,政府補助每月2000元離農津貼,老農還可領每月7000元的老農津貼,透過出租、轉作等,農民仍可獲利。而少數低收入戶、土地貧瘠不適耕種者,農委會將細查後專案輔導處理。

明年起將推動四年計畫活化休耕地


陳保基表示,農委會規畫明年起至105年,以四年時間逐年活化休耕地,不允許農地連續休耕。新制上路後,農民擁有農地若不轉作、出租,進行各式農業利用,將無法領取政府的休耕補助,要從體質改變真正解決台灣農業問題。

陳保基強調,政府活化休耕地,應看成台灣新農業的開始,因應貿易自由化,台灣農業重新改造再上路,從根本的農業結構開始調整,才能真正活絡農村經濟。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l#ixzz27uHftV99
是不是也該順便把這些假農民領的錢給要回來
既然不想耕作就強制徵收,政府雇用人來種植經濟作物平易物價
     
      
舊 2012-09-30, 08:03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akeman離線中  
misman+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2
文章: 273
引用:
作者fakeman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既然不想耕作就強制徵收,政府雇用人來種植經濟作物平易物價


那是私人農地吧.....

話說,陳保雞怎還不下台.....
 
舊 2012-10-01, 10:33 A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sman+離線中  
Quaker2002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1,176
有時候真的很無奈,台灣人口口聲聲說愛台灣,可是由上到下幾乎都在啃食台灣的資源,
一面批評別人,一面又利用漏洞來獲取利益。
舊 2012-10-01, 02:03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Quaker2002離線中  
weirock
*停權中*
 
weirock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5,843
一般來說這類的東西有都相對應的 審核

不過後來 審核 敗在 樁腳 上

舉個例子~前陣子才知道的

過去 嘉、南 出現了不少假的 養殖業

他們去地方政府登記 養殖哪些魚蝦、養殖面積、養殖地點

實際上沒有在養...然後就等每年的颱風及豪大雨來

來了後就去地方政府申請 災損 補助

過去這些地方每年的災損補助都是上千萬的

好像是2009年開始...

申請 災損 時就改成要調 空照圖 出來確認你的養殖地點、面積是否正確

結果嘛...

2009年後 嘉、南 的 養殖業 災損就沒什麼人要申請了
舊 2012-10-01, 02:47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eirock離線中  
oxygen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福爾摩沙
文章: 154
很多地方不是不願意耕種,
是水都被xx園區截去給園區內的廠商使用, 他們水的用量又大得嚇人.
哪裡來足夠的水給農田使用.
當初還不是政府單位協調很多農民辦休耕的.(因為水不夠用)
現在要輔導覆耕, 試問足夠的水從哪裡來?
請哪些園區裡的廠商不要用水嗎?
更可怕的就算分出一部分的水, 那些水種出來的農作物...... 哀
__________________
[COLOR=DarkOrange]

ㄧ號機:
準系統 Msi z690
處理器 i9-12900
記憶體 創見 16G*4
硬碟 SSD 2TB
MSI RTX3060 12G
舊 2012-10-01, 04:21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xygen現在在線上  
Doubla A
*停權中*
 
Doubla A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10
文章: 11
國際雜糧價格持續高漲

與其拿錢補助休耕浪費農地

為何不拿錢來保証收購雜糧作物

有些雜糧作物又不需要多少水
舊 2012-10-01, 05:26 P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oubla A離線中  
oring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2
文章: 66
當初為選舉亂開空頭支票,
現在沒錢回收福利!
引用:
作者fakeman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2012.09.29 02:33 pm


休耕政策將有重大變革。政府未來將僅允許農地一年休耕一期。圖為受災搶收後的稻田。
本報系資料照


根據統計,全台一年休耕地高達20萬公頃,政府一年花100億補助休耕。其中一年兩期連續休耕多達5萬公頃,農委會近期完成這5萬公頃農田地主身份清查,發現將近6成不是農民,非農民也領到補助,真正的農民沒受惠,不符合公平正義。農委會計畫明年起,僅允許農地休耕一期,另一期需由農委會和地方政府輔導轉作其他作物,否則不提供休耕補助。

陳保基:一味提供補助 遲早會拖垮財政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休耕農地不事生產,也沒創造就業機會,但政府過去為了解決各種農業問題,一味提供各種補助方案,造成各種補助如同加掛車廂,政府財政遲早被拖垮。因此他表示,寧可將這些經費用來鼓勵農民盡可能生產,創造更...
舊 2012-10-01, 06:28 P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ring離線中  
formosafox
Major Member
 
formosafox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FORMOSA
文章: 246
假設每0.1公頃每期申報休耕種植綠肥補助為4500,扣掉每0.1公頃成本(翻田、種子、人工)900 好了=3600,一年有兩期3600*2=7200
=>每一公頃兩期都申報休耕種植綠肥=7200*10=72000
=>假如我有十公頃農地而且十公頃都符合可申報休耕種植綠肥的資格而且兩期種植綠肥都沒有失敗(公所會勘查)=72000*10=720000

以上假設這樣不知有沒有算錯!?
舊 2012-10-01, 06:50 P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ormosafox離線中  
scm001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32
引用:
作者Quaker2002
有時候真的很無奈,台灣人口口聲聲說愛台灣,可是由上到下幾乎都在啃食台灣的資源,
一面批評別人,一面又利用漏洞來獲取利益。


有錢拿所以才愛台灣丫
舊 2012-10-01, 06:53 P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cm001離線中  
pineapple1976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10
文章: 12
Thumbs down

家裡的水稻田也是兩季休耕,辦休耕照規矩做是要犁田,田菁,等這些費用剛好打平休耕補助

如果真得下去種稻,稻價好時,絕對不如你出去打零工,稻價不好你還要貼錢...

請問政府是要農民休耕還是種稻子...

除非政府無限量收購,不然休耕這麼一點點錢根本不夠政府一次白目政策...

農委會主委講這種話,表示底下的公務員根本是瀆職,還踐踏真正辛苦的農民...

難怪公務員常常被炮,老是提供這種昧著良心的資訊,好討好高層...人民何辜啊...
舊 2012-10-01, 08:46 P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ineapple1976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03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