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12
文章: 38
|
探討OCZ VERTEX 4的降速機制
OCZ這間公司不知道為何常常總是會變成眾矢之的,只要被抓到一個小把柄,就會在網路上掀起討論的熱潮甚至是罵聲不斷,這背後究~竟是不是有什麼幕後操作因素,相信像小弟這樣的一般人就無法得知而只能猜測了。
最近VERTEX 4在被討論的問題是被發現當使用容量超過一半時,寫入速度就會大幅度地下降。小弟手上的V4 128GB一直沒有機會將容量使用超過50%,畢竟在一般的個人電腦使用環境下單純當系統碟使用,本人安裝的東西是還沒有到會超過50GB啦。 但既然聽說V4會有這樣的問題,小弟本身也很好奇,因此就來做個實驗看吧。而V4 128GB因為是較早期購入的原因,韌體版本還是在1.3,但據說在寫入速度大幅提升的1.4版之後才會發生降速問題,所以也只好拿出裝在舊筆電裡的VERTEX 2 120GB來做為測試用的系統碟,並將V4的韌體一口氣升級到1.5版。 測試平台 中央處理器:Intel Core i5 2500K 主機板:ASUS P8Z77-V PRO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DDR3-1600 4GB×2 系統硬碟:OCZ VERTEX 2 120GB 測試用硬碟:OCZ VERTEX 4 128GB 作業系統:Windows 7 Ultimate 64bit SP1 電源供應器:HIGH POWER 1000W 80PLUS金牌 首先將韌體版本還是1.3版的V4 128GB來進行效能紀錄,連續寫入速度真的不怎麼樣,不過4K-64Thrd的寫入IOPS倒算是還不錯。在ATTO的測試部分,忘了將檔案長度設定到2GB,QD值也沒有拉到最高的10,不然成績應該會更好些。 接著將V4的韌體升級到1.5版之後再來進行一次效能紀錄,寫入的成績上升幅度相當大!但似乎測試成績越漂亮的SSD越容易有其它的問體產生? ![]() ![]() ![]() 小弟一口氣將V4 128GB寫入115GB的資料進去(至於是寫入些什麼東西,不要問!很恐怖!),果然問題就發生了了,連續寫入速度剩下只有200多MB/s,4K-64Thrd的IOPS也只剩下2萬5不到。 ![]() ![]() ![]() ![]() 但據說OCZ在VERTEX 4產品上擁有Ndurance2.0的效能回復技術,能在閒置時,利用背景作業快速整理內部資料狀況,來減少效能衰退的情形。因此小弟來去泡個紅茶,將系統淡定個10分鐘之後再來進行一次效能觀察。但發現,連續寫入速度還是被限制住,不過4K-64ThrdIOPS值已經回升到快4萬8了,ATTO所測得的讀寫成績也更加穩定,可見這套技術的確是有它的功用在。 ![]() ![]() ![]() 經過仔細觀察,這樣的測試成績似乎有點似曾相似,大家可以把頁面拉回到最初的1.3版韌體成績來加以比較。因此小弟可以大膽地推測說,OCZ V4的新版韌體,雖然將最大寫入速度從200MB/s提升到了420MB/s,但只有在容量不滿50%時有作用。而當容量使用超過50%時,就會給予寫入速度的限制來進行保護,以延長產品整體的使用壽命。這樣的作法難怪會引來些雜音,更是對手廠商們可以用來大作文章的把柄。 但冷靜下來換個角度想想,其實OCZ也可以保守一點,將速度規格從原本1.3版韌體的讀寫535/200 MB/s,更新韌體之後就只提升到550/225 MB/s就好,說不定也就不會引來這麼多的罵聲了。但它卻大膽地設定到了最高寫入420 MB/s的速度,雖然一開始的最大速度也的確是如此,但使用容量超過50%之後就會被限速在225 MB/s左右,不過對小弟這樣容量很難使用到超過50GB的使用者來說,速度限制的問題根本不會發生。 然而撇開這些在速度上標示的問題不談,單就以上被限速之後的測試成績來看,V4 128GB在AS SSD中還是可以得到908的高分,4K-64Thrd的讀寫更有86,293/47,885 IOPS,這也都是相當不錯的表現了,光是這樣的效能也還是稱得上是一款好產品吧?既然如此,那何必一直在意這個問題呢?小弟本人到是很釋懷啦。 如果對這樣的成績沒有什麼概念的朋友,那小弟再附上另一款很夯的Crucial m4 128GB SSD來做成績比對,這款SSD本人也使用一些時間了,雖然將韌體更新為000F,不過效能也還是有所衰退。但可以確定的是,VERTEX 4 128GB就算是被限速,效能也還是比m4 128GB來得要好,而至於市面上一堆使用SandForce控制器的120GB產品,那就更不用說了,AS SSD分數有到700分以上就已經可喜可賀了。 雖然目前市面上VERTEX 4 128GB要比m4 128GB的售價要高些,但看在就算是塞滿資料,整體效能也還是比m4要好的份上,再加上前半段容量有高速度寫入的效能表現,本人如果還有SSD需求的話,應該也還是會選擇V4吧。 ![]() ![]() ![]() 最後,小弟也相當好奇如果把V4的資料砍到剩下一半時,那麼效能是不是真的可以回來呢?於是就把資料刪除到剩下58.7GB,並馬上進行測試,果然速度限制被解除了,寫入成績大幅提升,而如果再給它閒置一些時間來進行背景資料重整,那麼效能就會更好。 ![]() ![]() ![]() ![]() 以上,這次小弟要探討的東西就到此結束了,如果有什麼新發現就再跟大家分享吧。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716
|
先感謝大大的數據分享,讓大家知道原來9187還有可調空間~
這樣M5P又可以期待一下下了 M4的話,9174不知道可能可以再緊繃一下,反正都用到那麼好顆粒了 OCZ被罵是因為之前顆粒問題 如果沒被踢爆亂換,又沒有RMA率高的問題,單看速度是很漂亮的 謝謝~
__________________
Kira x Lacus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512
|
國外已經有一些資料說明他的作法,跟小弟的猜測一樣,把FTL重新編排後
把所有的Low Bit Page都寫完,剩下High Bit Page再慢慢寫 當你連續寫入一半容量時,事實上所有Low Bit都寫進資料 再來只好把每個Low Bit讀出來,再寫回Low跟High,這時變得非常慢 所以他寫Low Bit時大概是400MB/s,但寫High Bit時剩下80MB/s 而正常的交錯存取大約是2xx MB/s,這是他使用ONF 2.x顆粒的正常速度 它廠SSD通常不這樣做,是因為這種作法對edurance耗損大很多 假設一個理想狀況,100GB的SSD寫入100GB資料後抹除edurance是-1 Vertex 4寫入50GB時等於已經滿了,剩下的50GB的寫入都必須再次抹除 然後重新把原本的資料跟新的資料寫進去,最後抹除後後edurance是-2 這還是比較好的狀況,為了要追求效能,韌體會在空閒時合併Low Bit的話 edurance會更大,而從測試看來,她也確實是在這樣做 其實重點是這種作法對真正使用的效益增加是非常少 他對讀取沒幫助,對4K寫入幫助很小,唯獨對前半碟的連續寫入幫助很大 可是原本200MB的連續寫入,跟後來400MB相比,真實使用不太影響效能 而且假如你真正做全碟寫入測試,中間沒有任何合併Cell的機制的話 你會發現用這種方式寫滿花費最後的寫入時間反而會更長 例如你用一個120GB的檔案Ghost回一個空白Vertex 4 120GB 就會發覺1.3的韌體花費的時間反而會比1.5版的韌體要少 但假如你用一個60GB的檔案Ghost回去的話,1.5就比1.3快很多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634
|
引用:
大哥是巷子內的^^ 一般flash controller 演算法是不會這樣做的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512
|
引用:
我比較懷疑OCZ這樣短期內看來沒問題 長期是不是會被RMA給拖垮呢? 一堆打終保的PC零件廠最後都被RMA拖垮了 或者她正在待價而沽之中?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12
文章: 25
|
我的 VERTEX 4用起來很快地說~可能是因為如PO文大所說的沒把它裝到最滿吧XD
不過以一般正常使用狀態下~應該也很少會有一口氣寫入100G以上檔案的狀況發生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