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文章: 4,331
|
侯孝賢:廢輔導金 保金馬獎
導演侯孝賢力主「保金馬獎、廢輔導金」,不再展望在上海成立電影製作中心,而要扎根台灣,保護電影文化,結合電影與電視技術,放眼全球華人市場。
最近台灣電影問題重重,侯孝賢語重心長說:「輔導金沈 太深,以前靠劇本獲選,投�***商包拍,先被片商扣掉十分之二、三的費用,用剩下的錢勉強拍的成品,品質大打折扣。現在分兩階段審核,每下愈況,因為初選者和投資片商不敢用高成本拍片,造成惡性循環。」 侯孝賢指出,不少導演缺乏市場概念,抱著「過癮」的心態拿輔導金拍片,個人意識型態太重,難獲共鳴,所以他力主該廢掉輔導金,政府要輔導的對象,應該是第一次拍短片的年輕人,幫他們敲開學習拍片實務的大門,接下來,不能靠政府,必須要自己去闖。 至於金馬獎,侯孝賢覺得應該保留,而跨國製片盛行,台灣製片凋零,現實考量不能回歸本土化,放眼電影藝術,具備寬廣的胸襟與視野,才會進步。侯孝賢說:「金馬獎應效法香港電影金像獎,從過去一整年上映過的影片中,遴選入圍競賽,因為大家看過,評比優劣,將更具公信力。」新聞局長葉國興二十三日舉辦金馬獎諮詢會,侯孝賢將出席。 十幾年前侯孝賢拍「悲情城市」,曾經預言上海將成為華語電影中心,計畫在上海成立電影製作中心,以為電影滾輪會循序前進。沒想到兩岸社會文化、經濟科技都變化迅速,電影、電視、網路、光碟同時排山倒海而來,侯孝賢不得不改變初衷,根留台灣,多元化進軍亞洲,放眼國際。 侯孝賢說,三年前投身網路世界,整個觀念e起來,貫通新與舊,激盪創意。他成立電影學會,參與台北市府文化局競標並得標,計畫把中山北路前美國大使官邸舊址,改造成一處集合電影、書店、時尚、咖啡、美食的綜合中心,暫名「市民戲院」,從古典氛圍中掌握新潮脈動,目前不但獲得誠品書店等企業大力支持,英國、加拿大等都表示願意推薦優秀影片來此舉行專題影展。 侯孝賢沒有遠離拍片,時下華語電影市場萎縮,但電視市場蓬勃,侯孝賢從「千禧曼波」開始,就想結合電視與電影,用電影底片拍攝機動性高的電視電影,可以當成十幾集的電視劇、光碟行銷,也可剪輯成精華電影版,參加國際影展,培養技術人才與明星,從不用消費的電視界,勾起觀眾興趣,侯孝賢看好兩三年後,說不定能使電影復甦。 【2002/04/19 聯合報】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諸神墮落之地
文章: 109
|
電視與電影,用電影底片拍攝機動性高的電視電影,可以當成十幾集的電視劇、光碟行銷,也可剪輯成精華電影版,參加國際影展,培養技術人才與明星.........
政府要輔導的對象,第一次拍短片的年輕人,幫他們敲開學習拍片實務的大門,接下來,不能靠政府,必須要自己去闖。 ====================================================== 以上兩點真是不錯,不過實際去做不知會如何? 1.資金來源? (以目前電影業景況,誰願舉手演”凱子 ") 2.劇本質素? (好的編劇何在?難到把電影劇情"八點檔"化,還是”八點檔”電影化.....觀眾真 能消化嗎?影展評審可會青睞?) 若可以剪輯成精華電影版,我覺得不如直接拍電影,但以較低價格賣出電視版權 (也可逆向操作) 3.技術人才? (用底片拍質感是不錯,不過像光是培養好電影攝影師就不像ENG攝影師一般較容 易養成,人材的接續與實務經驗是兩大難題 3."第一次"管你是劇情短片還是紀錄短片.....若真有這個政策執行,到時政府是否真敢拿錢給那這票人,讓他”小 孩玩大車"恐怕還是未知數...... 4.光碟行銷這點倒是絕對必要,現今數位媒體盛行,是一個好的撈錢管道......就像 ”一隻好豬,全身上下都可以賣錢" 廢話一句,電影也是燒錢的,總不能只有少數人一頭熱,資金培養人才,好的人才是投資 報酬率的保證,這是個要大家一起玩的事 以上是勞騷話完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