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陪睡抵債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10
文章: 0
李家同:技職教育失焦 搞得像工學院

引用:
李家同:技職教育失焦 搞得像工學院
2011/04/06
【聯合報╱記者王維玲、薛荷玉/台北報導】
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在日前一場演講中表示,台灣技職教育式微,政府的政策明顯在削弱技職體系特色,「搞得技職學校像工學院,但沒有技術,學問又比不上工學院」,凸顯國內技職教育失焦,太向大學靠攏。

李家同3月初在台大演講,探討台灣的工業水準為何無法精益求精、再上層樓。他指出,台灣長期忽略基礎技術研究,除了台灣工業界公司規模不足以花長時間研究基本技術,只好購買別人的技術,還因政府對技職教育的政策方向錯誤,無法和大學區隔,技術不夠專精,做學問、寫研究論文,又比不上工學院,失去特色。

李家同建議教育部應好好檢討台灣技職教育政策,不應要求技職校院過分注重學術,例如現在連技職體系的教授都要寫SCI的論文,「這是沒必要的」,也會導致學生既沒技術,但研究成果又比不上台大學生。

教育部技職司長李彥儀認為,相對於中國大陸、越南、泰國的技職教育最高只到專科,我國則向上發展到科技大學,讓高級技術人力取得學士、甚至碩士學位,培養出結合理論與實務的人才,是台灣高教的一大特色。

但為避免科大發展向一般大學靠攏,反而失去特色。李彥儀表示,科大的評鑑指標、獎補助標準,都更看重教學、實習、產學合作、證照,降低研究成果占比;在教師升等部分,教師可不靠著作,而用技術升等,都是為保留技職教育的特色。

李彥儀說,過去讀技職的學生只能做黑手,任初級技術人力,但如今則可成為中高級技術人力,讓許多技職學生更有信心,也有愈來愈多優秀學生轉攻技職體系,這些影響應該都是正面的。


引用:
北科大教授:老師拚論文 的確影響教學
2011/04/06
【聯合報╱記者王維玲/台北報導】
清大榮譽講座教授李家李家同日前表示,台灣技職教育式微,政府的政策明顯在削弱技職體系特色,現在連技職體系的教授都要寫SCI的論文,非常沒必要。科大反應不一,有校長表示只是遵守政府遊戲規則,爭取經費補助;也有老師坦言偏重研究會影響教學,對技職教育的實作優勢有不良影響。

台科大校長陳希舜對李家同的看法不以為然,反問「大學生和科大學生投入職場之後,有什麼不同嗎?」他說,在政府明訂學校的經費獎勵辦法中,就以研究成果為主,科大院校只是遵守遊戲規則。

陳希舜認為,技職院校的研究偏重應用研究,但不表示學校沒有基礎研究,只是比例問題,他認為不必過於強調技職院校或普通大學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最重要的是能夠「人盡其才」。

台北科大機械工程系副教授曾百由卻坦言,學校若要申請5年500億經費,最重要的是研究成果,所以鼓勵老師多做研究、發表SCI論文;為了讓老師有時間做研究,老師校內教學時數就會減少,例如以前老師一學期上10個小時的課很正常,現在老師一學期頂多上6-9小時課,若收碩博士生還可以減課。

在這種情況之下,不足的師資便由兼任教師補上,但是,許多實務型課程,都須由老師一步步帶著學生做實驗,兼任老師往往沒有那麼多時間帶,難免影響教學品質,對技職體系學生的實作優勢有不利影響。

曾百由透露,雖然政府與學校都鼓勵技職體系老師也發表SCI論文,但是和普通大學相較,科大有先天限制。例如普通大學的研究計畫經費可能都是百萬起跳,科大的經費卻可能連一半都不到,落差過大,做出來的研究成果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希望政府能訂出明確政策,讓大學能朝著不同階層和使命發展。


終於有人指出這種變態的現象了
     
      
舊 2011-04-06, 10:21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陪睡抵債離線中  
42章經
Senior Member
 
42章經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10
您的住址: 東郊皇陵
文章: 1,012
這次李家同有睡飽...
內容很ok

美中不足的是忘了砲各學店董事會
為了收取私立大學等級的學費

紛紛無痛升級,更改頭銜這件事
 

此文章於 2011-04-06 10:27 AM 被 42章經 編輯.
舊 2011-04-06, 10:25 A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42章經離線中  
geminiprince
Golden Member
 
geminiprinc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2,919


啊咧....

當年不是一群自私的傢伙鼓掌叫好 , 鼓吹人人都有大學念...

現在怎麼開始婊野雞大學太多了... XD
舊 2011-04-06, 10:26 A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eminiprince離線中  
nomad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1
文章: 768
國內公司任管理職的人領得永遠比技術職的人多
學歷是管理職的重要考量之一
產業界就是這樣子
學校也是要考慮到學生以後的出路
舊 2011-04-06, 10:32 A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omad離線中  
marks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272
反正現在連碩士都得去搶清潔隊員的工作了
學生時期分這麼細有何用?
投入職場實在是沒多大差別啊
舊 2011-04-06, 10:34 A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arks離線中  
斯圖亞特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10
您的住址: 宅男領域
文章: 398
引用:
作者geminiprince


啊咧....

當年不是一群自私的傢伙鼓掌叫好 , 鼓吹人人都有大學念...

現在怎麼開始婊野雞大學太多了... XD


以後會不會有人在抗議國立大學錄取率太低...
或是18分大學畢業生在抗議就業困難
那所有學校就改名為 台灣大學XX分校唄
如 台大東海分校

話說回來當年 20-30%左右的大學錄取一堆家長在抱怨大學難考取
不曉得跟國外比起來是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
仰望寒星佈滿天,紅塵涉足不知年。
流雲片片歸何處,人生幕幕愁相連。
舊 2011-04-06, 10:40 A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斯圖亞特離線中  
geminiprince
Golden Member
 
geminiprinc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2,919
引用:
作者斯圖亞特
以後會不會有人在抗議國立大學錄取率太低...
或是18分大學畢業生在抗議就業困難
那所有學校就改名為 台灣大學XX分校唄
如 台大東海分校

話說回來當年 20-30%左右的大學錄取一堆家長在抱怨大學難考取
不曉得跟國外比起來是如何




呆大都已經出現姿月工米這樣的咖...

想必這種學校老早已經墮落爛掉了...
舊 2011-04-06, 10:45 A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eminiprince離線中  
archarch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5
文章: 559
當年李大師無所不能,
教改提倡 人人有大學唸..跟人人有功練,
一樣的騙局..

一句.. 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倫,風靡多少年少的心..



引用:
作者geminiprince


啊咧....

當年不是一群自私的傢伙鼓掌叫好 , 鼓吹人人都有大學念...

現在怎麼開始婊野雞大學太多了... XD

此文章於 2011-04-06 11:00 AM 被 archarch 編輯.
舊 2011-04-06, 10:56 A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rcharch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5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