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ikei10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0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82
[轉載]關於日本福島核電廠爆炸,MIT的學者怎麼說?

我想大家再怎麼聰明也沒有這間學校的人聰明
原文是英文友網站將內容轉譯成中文
且也附上原文出處以及很容易GOOGLE到作者的方式
比什麼台灣記者 網路上不知哪來的奇怪言論我想可信度高的多

中文來源 T客邦網站

http://www.techbang.com.tw/posts/51...ar-power-plants
     
      
舊 2011-03-16, 11:35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kei10離線中  
BMC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1
文章: 65
引用:
作者ikei10
我想大家再怎麼聰明也沒有這間學校的人聰明
原文是英文友網站將內容轉譯成中文
且也附上原文出處以及很容易GOOGLE到作者的方式
比什麼台灣記者 網路上不知哪來的奇怪言論我想可信度高的多

中文來源 T客邦網站

http://www.techbang.com.tw/posts/51...ar-power-plants

一樣有人不相信啦
 
舊 2011-03-16, 11:36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MC離線中  
super01
*停權中*
 
super01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8
文章: 979
引用:
作者ikei10
我想大家再怎麼聰明也沒有這間學校的人聰明
原文是英文友網站將內容轉譯成中文
且也附上原文出處以及很容易GOOGLE到作者的方式
比什麼台灣記者 網路上不知哪來的奇怪言論我想可信度高的多

中文來源 T客邦網站

http://www.techbang.com.tw/posts/51...ar-power-plants

典型的 官方隱匿案情 消毒文
而且還是用過時的情報來推論
事實上是 圍阻體已經破洞 現在事情大條了
舊 2011-03-16, 11:45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uper01離線中  
HolyCow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28
現在日本防衛廳嗆東電隱瞞情況 不肯去幫忙的新聞是真的嗎
舊 2011-03-17, 01:46 A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olyCow離線中  
rxgp04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6
引用:
作者ikei10
我想大家再怎麼聰明也沒有這間學校的人聰明
原文是英文友網站將內容轉譯成中文
且也附上原文出處以及很容易GOOGLE到作者的方式
比什麼台灣記者 網路上不知哪來的奇怪言論我想可信度高的多

中文來源 T客邦網站

http://www.techbang.com.tw/posts/51...ar-power-plants

第二頁中有這段話:
接著我們來看看福島核電廠的狀況。在日本所發生的地震,它的強度其實遠遠超過這個核電廠當初建造時所能抵擋的地震強度。(芮氏地震規模是對數級數,8.2 級和 8.9 級之間的能量差距是 5 倍,不是 0.7 倍)
原文中亦有:
The following is a summary of the main facts. The earthquake that hit Japan was several times more powerful than the worst earthquake the nuclear power plant was built for (the Richter scale works logarithmically; for exampl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 8.2 and the 8.9 that happened is 5 times, not 0.7).

關於這點我不知道該如何吐槽了,根據換算(我用的是10^(1.5*級數差距)),0.7級的差異應該是11倍吧= =||||
有錯的話請多指教。

此文章於 2011-03-17 03:06 AM 被 rxgp04 編輯.
舊 2011-03-17, 03:02 A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xgp04離線中  
methyl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14
我算出來5倍多 不知道有沒有錯?
(10^8.9)/(10^8.2)=5.01187
舊 2011-03-17, 03:28 A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ethyl離線中  
DavidCh
Power Member
 
DavidCh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搞笑星
文章: 663
引用:
作者rxgp04
關於這點我不知道該如何吐槽了,根據換算(我用的是10^(1.5*級數差距)),0.7級的差異應該是11倍吧= =||||
有錯的話請多指教。

光看log的定義就知道你算的有問題啊......

log差一也才差十倍差0.7你可以算到11倍?

沒有錯的部分就不用硬吐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11-03-17, 03:33 A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vidCh離線中  
rxgp04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6
引用:
作者DavidCh
光看log的定義就知道你算的有問題啊......

log差一也才差十倍差0.7你可以算到11倍?

沒有錯的部分就不用硬吐了吧

我要表達的是能量的差距
公式我是用找的
國內常用的是(2^0.5)^級數差距
然後也找到一個是10^(1.5*級數差距)
這兩個公式在級數差距為1的時候威力差距分別是32倍跟31.623倍,而在差距為2的時候分別為1024倍跟1000倍,這兩個數據才比較符合芮氏規麼震距差2威力差1000倍的數據吧。
還是我地球科學沒學好?
log的那個(ML=log A- log A0)印象中是以能量來換算規模,而非表達能量的差異。

此文章於 2011-03-17 03:56 AM 被 rxgp04 編輯.
舊 2011-03-17, 03:46 A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xgp04離線中  
methyl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14
引用:
作者rxgp04
我要表達的是能量的差距
公式我是用找的
國內常用的是(2^0.5)^級數差距
然後也找到一個是10^(1.5*級數差距)
這兩個公式在級數差距為1的時候威力差距分別是32倍跟31.623倍,而在差距為2的時候分別為1024倍跟1000倍,這兩個數據才比較符合芮氏規麼震距差2威力差1000倍的數據吧。
還是我地球科學沒學好?
log的那個(ML=log A- log A0)印象中是以能量來換算規模,而非表達能量的差異。

的確你算的是對的
芮氏規模並不是單單用log去算能量的差異
不然級數差2應該會是100倍而不是1000倍
舊 2011-03-17, 04:14 A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ethyl離線中  
rxgp04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6
引用:
作者methyl
的確你算的是對的
芮氏規模並不是單單用log去算能量的差異
不然級數差2應該會是100倍而不是1000倍

這我就不清楚了,ML = logA - logA中的A似乎是以震動幅度而非能量來做運算,不過我有試著去找資料,不少網站都引用這個公式,包含氣象局= =|||
"目目前世界所通用的地震規模為芮氏規模(ML),乃美國地震學家芮氏於1935年所創。其定義為:一標準扭力式伍德-安德森地震儀(Wood-Anderson torsion seismometer)(自由週期0.8秒,倍率2,800倍,阻尼常數0.8)在距震央100公里處所記錄的最大振幅以微米(10-6 m)計的對數值。其計算公式為:

ML = logA - logA0

式中A = 標準扭力式地震儀,在某觀測站所記錄之最大振幅(以μm為單位,1μm = 10-6m)。A0 = 距離修正量;當標準扭力式地震儀於標準地震(ML = 0 )所記錄之最大振幅。

除了芮氏規模(ML)外,尚有體波規模(mb)及表面波規模(Ms)。

體波規模是根據體波之振幅(A)及週期(T)而定,其關係式為:

mb = log (A / T) +Q(△),式中Q(△)為距離修正量。

表面波規模是根據表面波振幅(A)及週期(T)而定,其關係式為:

Ms = log (A /T)+alog△+b,式中△為距離;a,b為區域性常數"

另外氣象局的網站也有提到規模差1能量差距約為30倍。
在氣象局的網頁的地震百問的26條跟29條。

好像越搞越混了@@

此文章於 2011-03-17 04:51 AM 被 rxgp04 編輯.
舊 2011-03-17, 04:44 A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xgp04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28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