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10
文章: 11
|
Momentus XT心得分享...
好一陣子沒逛論壇,最近因為手上的專案告一段落,比較有空上線看最近的硬體變化及更新,發現原來出了所謂HybridHDD,也就是近來引起不少討論的SeagateMomentus XT,內建4GBSSD加上500GB的傳統硬碟,看了很多篇討論後大致明白這顆硬碟的設計原理,加上跟那不成材的老哥討教後,小妹個人的想法是這樣的...
![]() Seagate這顆MomentusXT的儲存是放在500GB的硬碟部份,而4GBSSD的功用則是類似WindowsVista 開始導入的ReadyBoost,透過偵測行為模式,判斷常用到的資料、應用程式,將使用頻率較高的部份「預取」到存取性能較好的NAND Flash顆粒裡(亦就是利用SuperFetch),把握了電子式存取的兩大優勢:高速、低延遲,加上非揮發式記憶體斷電後仍能保存資料的特性,達到加速存取效率的目的。 ReadyBoost的好處在於結合了Windows系統自XP以來(這點不是很確定,如有誤還請網友協助指正)的預取機制(但XP沒有ReadyBoost功能),並在開機後會預先載入到記憶體裡,以利要使用的時候可以從效能較好的DRAM裡調用,節省要用時才到硬碟讀取的等待時間。 這樣的機制在Vista導入ReadyBoost後做了些許變動,當使用者安裝效能具一定水準的隨身碟到系統上時,可以選擇是否啟動ReadyBoost功能。若選擇啟動,則前面提到的預取機制將會把存取較頻繁的檔案放入隨身碟,相較於XP載入到DRAM裡 HybridHDD其實並沒有更改太多硬碟設計,而是透過本身內建晶片的運算能力,並在韌體上加入偵測行為模式的功能,在硬碟啟用後開始常用到的檔案置放一份到4GBSSD裡,隨著電腦使用的時間越長,累積的樣本數越高也就越能達到提昇效率的目的。 如果網友有注意可能會發現,前面提到的是提昇效率而非提昇效能,這是因為ReadyBoost或HybridHDD都是透過NANDFlash去「輔助」硬碟,而非成為儲存的主角。 ReadyBoost利用隨身碟或記憶卡等儲存裝置,其使用的是USB頻寬,因此傳輸效能上限頂多達到40MB/s(USB2.0),完全無法和SATA硬碟的效能相比;而HybirdHDD裡的NANDFlash雖然是透過 SATA介面傳輸,理論頻寬和硬碟是一致的,但礙於成本考量不可能使用高效能的NANDFlash顆粒(否則就使用全NANDFlash的SSD就好了),因此這兩種作法其實都是把握NANDFlash的低隨機存取時間、低延遲的特性,以追求提高效率的手段。 為了比較並凸顯HybridHDD和傳統硬碟的差異,我以個人電腦內的Barracuda7200.11 320GB和MomentusXT 500GB一起做效能測試,以驗證上面說法是否正確。 首先來看一下我的測試平台: ![]() 接下來說明測試的方法: * 將Barracuda 7200.11 320GB對半分成C、D槽,Momentus XT則是單獨一個分割區,系統及所有測試軟體皆安裝在Barracuda 7200.11上。 * 為避免測試誤差,每套軟體皆跑三次呈現。同時也是為了呈現Momentus XT內建4GBSSD對效率的助益。 * PCMark Vantage測試Barracuda 7200.11時指定C槽為目的碟,測試Momentus XT時指定對應分割區。其他測試軟體皆以硬碟為單位測試。 * 礙於有些測試軟體完整版需付費,在無付費取得授權的條件下,除PCMark Vantage Pro以前曾經付費取得外(宅哥刷卡買的= =",有錢沒地方花...),其他僅以免費版(多數僅能測試讀取效能)為測試工作。 下表是PCMarkVantage Pro測試硬碟項目的結果: ![]()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得到兩個結果: 1. 2.5吋Momentus XT 500GB的效能比3.5吋的Barracuda 7200.11 320GB出色 2. Momentus XT的SSD在第二次以後明顯發揮了作用,在測試分數上增進了快要一倍。 接下來是CrystalDiskMark3的測試,條件設定如下: 測試結果請參考下方表格: Seq: ![]() 512K: ![]() 4K: ![]() 4K QD32: ![]() 以上數據我們可以導出四個結論: 1. 循序存取時Barracuda 7200.11略為勝過Momentus XT 2. 隨機存取時Barracuda 7200.11皆輸給Momentus XT,尤其512K區塊寫入的效能差了將近一倍。 3. Momentus XT的「效能」並沒有因為內建4GB SSD而有明顯改變(效率有變好,但效能影響有限,如果有的話三次測試應該會有差距出現)。 4. Momentus XT比Barratcuda 7200.11更適合做為系統碟(僅就4K及4K QD32判斷) HD Tach必須開啟Windows XP相容模式才能測試,故採用Windows XP SP3模式,並分別針對Quick及Long做了測試,結果如下: Quick Bench: ![]() Long Bench: ![]() 這個測試我們可以得到三個結論: 1. Barracuda 7200.11及Momentus XT的效能差距不大,但平均讀取Barracuda 7200.11較好,符合CrystalDiskMark循序存取的測試結果。 2. Momentus XT的低延遲特性有被測出來(美中不足是測試到Long Test時,因為已經被「學習」進4GB SSD裡,導致三次測試的延遲時間都是0.7ms) 3. 再次驗證低延遲不影響效能數據(但可提高效率,每次都要強調) HD Tune的測試結果如下: ![]() 從HD Tune的測試結果,我們一樣可以導出三個結論: 1. Barracuda 7200.11和Momentus XT「循序存取」的效能差異不大,但以Barracuda 7200.11略好。 2. Burst Rate與HD Tach的Burst Speed的結果不同,HD Tune下測試出來的Burst Rate反而是Momentus XT優於Barracuda 7200.11。 3. 再次驗證低延遲不影響效能數據(但可提高效率,持續強調) 本來還有做ATTO Disk Benchmark測試,但因為測試結果導出的結論其實和上面循序存取的結論一致,而且也無法呈現低延遲的優勢,故省略不提。 綜合以上的測試及各個測試導出的結論來看,Momentus XT的效能表現和上一代桌上型Barrcuda 7200.11其實在伯仲之間,但在4GB SSD的幫助下,當慣用程式或檔案被保留在裡面的時候,低延遲的特性有助於提昇效率,這點從較接近實際使用環境測試的PCMark Vantage Pro可以看出端倪,當檔案經學習載入到Flash記憶體裡後,測試分數出現了大幅躍進就可證明。 有些宣傳說這是韌體或Seagate發展的特殊技術(未求證,僅為聽說)或許誇大其詞,畢竟Windows Vista後整合的ReadyDrive功能,即是針對Hybrid HDD所設計,怎麼說電腦CPU運算能力肯定強過整合在硬碟電路板上的SoC,其中的智慧分析判斷,我想還是仰賴Windows系統下的SuperFetch和ReadyDrive去達成比較合理。 不少使用蘋果電腦的網友前陣子也常透露,換裝了Momentus XT後效能確實比原本的硬碟要好,但似乎不是很明顯。參考網友分享的測試照,AJA System Test似乎僅測試了「效能」但沒有呈現存取時間,僅能從轉速自5,400轉升級到7200轉去解釋效能的進步,但無從判斷4GB SSD是否有發揮應有的效果。 最後,個人是認為Momentus XT是個把握到機會的產品,只是現階段的取得成本還是過高,就看各位網友的需求及口袋深度了。下次如有機會,再來和大家分享ReadyBoost、eBoostr和ReadyDrive的測試比較,相信會是很有趣的話題。 此文章於 2010-11-30 01:36 PM 被 vivian0428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2,931
|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06184
[簡單測]Seagates Momentus XT 500GB vs. HITACHI Travelstar 7K500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01972 [心得] 程式越開越快的 Seagate XT Hybrid 硬碟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80&page=1&pp=10 希捷固態混合硬碟機500G只賣3999元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09169 Seagate Momentus XT性能讓人意外! 此文章於 2010-12-01 07:59 AM 被 carage 編輯.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310
|
Nicely thought out, I'm impressed.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71
|
如果電腦又使用eBoostr4+SuperCache4.0.273軟體輔助,
都是使用記憶體作為快取, 效能上不知是加分還是減分? 以上兩套軟體可以同時安裝在電腦上, 不會互衝! 這種合體硬碟, 如果以後固態硬碟技術成熟+普及之後, 應該會比較少見, 但至少還要好幾年吧! (未來的硬碟技術真讓人好奇)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5 您的住址: PingTung
文章: 114
|
發錯文,已刪除。
此文章於 2010-12-03 07:06 PM 被 binlinyang 編輯.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864
|
eboostr和supercache
2種都安裝好像沒啥意義 功能相近 而且說不會互衝? 我用的時候好像有些怪現象 搞不好2種軟體同時快取了同一個檔案 結果反而造成資源的浪費和互相干涉 而且supercache佔用cpu資源較高 自己用是覺得eboostr快取命中率高又能從介面看見運作情形 還能設定優先度和排除名單 這2種來來回回交互用了一陣子 最後還是選了eboostr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658
|
引用:
![]() 不過eBoostr 好像只對程式啟動時才有作用?! 且真要說啟動時間也並沒驚異地短... ![]() 且若不正常關機後它快取會loss 掉要重新建立 且快取率只有在開機時最高, 使用期間會一直掉下來... 開"eBoostr 狀態檢視器"看到即使是卸除的程式也不會從清單中去除 ![]() 分給它768MB (total 4GB)是不是還太大了點?! ![]()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71
|
使用時間超過1年以上,
沒有什麼怪現象或當機, supercache我都開512mb, eboostr則開128mb, 我覺得eboostr開再大記憶體給它, 好像感覺不出速度的加快, supercache開大一點則明顯感覺到電腦的加快, 以上純屬個人經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