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8
文章: 824
|
我的555BE空冷測試&極限4.365G認證分享
隨著Intel I3、I5雙核系列重出江湖,Phenom II X2系列也在過年前發售了新的成員555BE,
從名稱上來看很明顯的就可以知道這顆是不鎖倍頻的CPU, 但除此之外,555BE也跟上了改步進的的腳步,從原有的C2步進改為C3, 最大的差別就是降低了功耗,以及增加了對記憶體的相容性更提升, 從圖可以看到預設電壓上限由C2的1.425V降到了1.4V。 除此之外大家對550BE當時造成開核風潮應該記憶猶新,555BE當然也做得到, 而且就網路上資料,成功率比550BE來的高更多更多,個人猜測是因為C3步進已經出現一段時間, 從C2累積而來的經驗讓製程更成熟,因此555BE才有更高的開核成功率, I社給你雙核四執行緒,AMD直接送你真四核XD。 不過開核不是這次的測試重點。從常理推測555BE與550BE在一般的狀態下當然效能是會差不了多少。 這次我們要測試的是改了步進,降低功耗及提升相容性的555BE在雙核模式下的超頻會不會比舊有的550BE更強更好超。 測試平台: 處理器:AMD Phenom II X2 555 主機板:ASUS Crosshair III Formula 記憶體:Crucial Bllastix TRACER @DDR1600 CL8 VGA:HD5670 散熱器:利民 True Cooper Power:新巨GP2-650W HDD:HITACHI SATAII 160G OS:Windows7 &Catalyst 5670用BETA 簡單介紹一下我的BIOS設定,因為這片屬於高階板,能動的設定比較多,但是基本上重要的設定還是不出CPU電壓以及CPU-NB電壓、倍頻、外頻這幾種。 設定為203的用意是因為手邊的CPU在跑稍高一些外頻時會比純200外頻穩定,因此就調整為外頻203、倍頻20。 電壓部分,便如同照片所示,較大變動的除了CPU與CPU-NB電壓以外,還有HT電壓、NB電壓,因為HT電壓與連接北橋的訊號強度相關,為了保持高頻穩定,所以稍微加高。 直接來看CPU-Z截圖,在1.4V的環境下,已經能夠以4060Mhz運作,NB頻率也逼緊到了2842MHZ,我想在這C2步進下應該是很難做到的。 然後是3DMARK06的CPU成績,拿到3307分。 接下來是支援多核心的Fritz CHESS BENCHMARK,用了Algebraic chess notation來 描述棋子的移動,同時也提供了PIII的基礎數據當作參考, Phenom II X2 555BE拿到了5080K STEPS/SECOND,相當於PIII 1.0G的10.58倍。 NUCELARUS MC,總成績12011分。 CrystalMark 2004, ALU / FPU/ MEM的表現分別是32498 / 31751/31491。 CPUMARK,拿到561分。 接下來是SUPERPI系列,先跑3核同時運算的HYPERPI 1M,都在18.096秒內完成。 ![]() 單個SUPERPI 1M,17.628秒完成。 接下來是WPRIME,分別跑32M以及1024M,分別以18.828秒及602.737秒完成。 接下來是SANDRA 2009。 CPU ARITHMETIC 算數測試: ![]() CPU MULTIMEDA 多媒體測試: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8
文章: 824
|
接下來就是實戰時間了,也就是繪圖轉檔壓縮的部分。
先來看一下模擬繪圖的CINEBENCH R10 可以透過算圖來得出使用單一核心以及 多核心的結果及增長。 單一核心為3723分,多核心7187分,倍數為1.93倍。 接下來是7-ZIP的內建效能測試,字典檔大小設定48MB,結果為7467MIPS。 再來是WINRAR 3.71,用壓縮最佳的設定壓縮一個2.71G的ISO檔,耗時11分56秒。 ![]() 接下來是影片轉檔的部分,則是使用了X.264 BENCHMARK 2.0以及TMPGENC EXPRESS 4來進行X.264編碼,以及將影片檔轉換成DVD格式的測試。 先看X.264 BENCHMARK,基本上就是將一個內附的720P MPEG2檔轉換成X.264 格式的檔案來評斷每秒能轉換的影片格數,原有內建的設定是採用了 X.264 V747以及V819的主程式來進行壓縮,另外再加上效率較高的V1096板來 測試看看。 結果如下: Results for x264.exe v0.58.747 encoded 1442 frames, 47.80 fps, 3905.08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48.60 fps, 3905.08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48.70 fps, 3905.08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48.86 fps, 3905.08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1.25 fps, 3942.92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1.25 fps, 3942.92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1.24 fps, 3942.92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1.25 fps, 3942.92 kb/s Results for x264.exe v0.59.819M encoded 1442 frames, 51.21 fps, 3889.96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51.32 fps, 3889.96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51.53 fps, 3889.96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51.41 fps, 3889.96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2.09 fps, 3953.35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2.09 fps, 3953.35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2.09 fps, 3953.35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2.11 fps, 3953.35 kb/s Results for x264.exe v0.59.1096M encoded 1442 frames, 66.33 fps, 3975.52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67.27 fps, 3975.52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66.79 fps, 3975.52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67.18 fps, 3975.52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5.13 fps, 3924.13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5.13 fps, 3925.39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5.13 fps, 3925.49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5.10 fps, 3924.70 kb/s 接下來是TMPGENC,同時轉兩個檔,轉換成DVD格式,看耗費的時間。 設定如下: 最後耗費27分32秒以及28分03秒。 最後是兩個比較專業取向的軟體,分別是blender以及pov-ray,兩套都是免費的繪圖渲染軟體,也支援多核心,而且可以作效能測試,所以採用這兩套來做做測試。 先看BLENDER: 先跑一次算圖,再記錄秒數,耗時1分28秒44完成。 接下來是另一套軟體POV-RAY,可以更進一步針對單以及多核心作效能測試。 直接看結果: 單核心耗時4分57秒完成。 多核心啟動則是耗時2分29秒完成。 最後是溫度測試,這次改用Prime95跑10分鐘來榨取高溫,同時用EVEREST的工具來記錄成圖。 可以看到待機約在16度,而燒機的溫度則是在33度左右。 測試一下Everest記憶體頻寬,10450/9640mhz: 3DMARK06通過的極限,4161Mhz,CPU SCORE拿到3390分: 認證的空冷極限,4365MhZ: 整理成圖表: 其實在超頻的過程中就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改了新步進的555BE在可超性上是更進了一步, 不用太高的電壓就可以上到很棒的時脈,也因為電壓低了,溫度/耗電也會跟著降低。 而在Sandra提供的數據中,超頻後的555BE也有和I5-660甚至是三核心處理器有一拼的實力, 個人覺得555BE搭配785G小板將會是之後組建超值平台的必要角色。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8 您的住址: 離題星球喇迪賽人
文章: 145
|
感謝大大分享好文
![]() 最近AMD的CPU C/P值好高啊 是對Intel的大反攻嗎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6 您的住址: 關內
文章: 1,072
|
有機會買二送二真不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