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8 
					文章: 423
					
				 | 
				
				國軍要加強體能???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台北報導】 依據新版體測標準,五十九歲(含)以下的現役官、士、兵,無論男女,至少每半年都必須測驗一次,未達標準者若二次補測未過,當年考績不得列甲等以上,也不得參加進修、深造教育或候選晉任。 新版體測計畫將國軍基本體能分為二分鐘仰臥起坐、二分鐘伏地挺身和三千公尺跑步;刪除以往的拉單槓項目,女性跑步的距離,由兩千四百公尺改成和男性一樣的三千公尺。 此外,男性跑步的標準也提高,平均各年齡層三千公尺縮短二分鐘。以前官校畢業生只要在十六分鐘以內跑完就算及格,現在則必須在十四分鐘內跑完。 針對義務役士兵,國防部要求新兵結訓時,三千公尺十九分鐘內跑完算及格,但入伍半年後,必須精進到十四分鐘才及格。 國防部軍事發言人池玉蘭表示,軍人體能本來就應該比一般人好,過去軍方常被抨擊體能太差,這次經過專業審核,訂出全新的體能實施計畫,希望強化國軍體能。 ------------------------------------------------------------- 我是不曉得這樣體能會不會增加 我只知道打小蜜蜂的速度都超快的  | |||||||
|  2009-01-03, 10:40 AM
			
			
	#1 |   | 
|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94
					
				 | 我每次看到那些來住我們飯店的梅花, 每個肚子都很大.......  | ||
|  2009-01-03, 10:43 AM
			
			
	#2 |   | 
|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5 您的住址: 台北基隆中間 
					文章: 225
					
				 | 國軍要加強淘汰混吃等死的軍士官....   | 
|  2009-01-03, 11:08 AM
			
			
	#3 |   | 
|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113
					
				 | 如果真的能做到上面說的14分 那真的一堆士 官有危險了 以前在部隊的學長或排長 都很怕跑步 | 
|  2009-01-03, 11:23 AM
			
			
	#4 |   |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8 
					文章: 423
					
				 | 引用: 
 你看過梅花跟兵一起跑步嗎  | |
|  2009-01-03, 11:35 AM
			
			
	#5 |   | 
|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5 您的住址: 油壓缸 
					文章: 206
					
				 | 我之前裡面的阿兵哥們最怕反而是單槓耶...    這下改掉就完全是很輕鬆的過關了...3000跑13分的一堆  | 
|  2009-01-03, 11:36 AM
			
			
	#6 |   | 
|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Coruscant 
					文章: 4,466
					
				 | 不拉單槓啦 我以前最弱的就是單槓 有過下部隊半年後要季測,但單槓拉不上一下 然後每天中午吃飽飯就去拉,到季測時可以拉到六下 但師成績太差,師長要求全部重測,再測時,我已可以拉到八下 學弟們還在後面鼓掌(因為他們看到奇蹟了,一個有名的拉不上單槓的人,竟然可以拉到八下) 如果現在的標準放到當年的話,跟本就不用擔心了 
				__________________   | 
|  2009-01-03, 11:40 AM
			
			
	#7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102
					
				 | 估計跑死一個人就會開始檢討了.    | 
|  2009-01-03, 11:45 AM
			
			
	#8 |   | 
|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68
					
				 |   國防部長帶著發言人 當著媒體的面跑.... | 
|  2009-01-03, 12:09 PM
			
			
	#9 |   |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SG最多的地方 
					文章: 483
					
				 | 引用: 
 強者我前同事在司令部看過3顆泡在狂奔 因為組長(1顆星)在譙  | |
|  2009-01-03, 12:21 PM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