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269
|
關於PRODISC R05染料,請求有用過的朋友幫忙測試
我最近用了BQ1640來燒錄並且測試
感覺燒錄穩定而且品質中上,現階段來說(以燒錄機為1640來說)結果不輸給藍精靈8X太多 就藍精靈來說最大的優勢是已經證明了其染料的穩定(如下是已經燒了兩年的T02測試) ![]() 不知道有沒有人能幫忙po幾張PRODISC R05染料經由一段時間過後的品質測試 希望經由善心人士測試來比較一下染料是不是能經得起考驗 如果覺的主題合適也可以一併po到這邊來一起討論 (現階段我還是覺得染料的穩定性比一些細節的測試更來的重要,可惜欠缺時間和數據比較@@) 此文章於 2008-03-26 04:46 PM 被 瀟灑哥 編輯.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1,776
|
你問的這款是最近上市的柯達品牌, 使用的是富士染料, 目前應該沒有人有已經放一段時間後的測試圖, 但我會半年後or 一年後,再度測試給大家看的- 我先前燒不錯的片所產生的變化
精碟代工的富士染刻版, 過去做的和現在做的未必是一樣的,我買過fujifilm品牌16x的燒錄片,當時買到的感覺是不怎麼好,因為一桶裡還有幾片有染料溢出的現象,而且怎麼燒都燒不出較好成績,表現只有普通而已 但是柯達這款就不同,是我用過富士染產品中比較好的, 不只是品管上的要求和燒錄後的測試, 我個人都很滿意(雖然染料調配上可能和fujifilm品牌有點不同,但也或許是因為這樣,才有了更好的改善) 所以假如要比較相同的刻版,不能以不同的品牌做相比,因為這樣是不合理的 以大同3c獨家銷售的rainbow 16x DVD-R ,和我買的柯達16X DVD-R就是相同的刻版和染料, 而且都是精碟代工的, 可是兩者我同樣試著去燒出最好的結果,RAINBOW的表現就是比KODAK差, 而且柯達這款, 我找出我機子適合的倍數和搭配較佳的燒錄軟體燒,每片都有一定的水準,而RAINBOW的產品, 我用起來就不是這種感覺 此文章於 2008-03-26 07:12 PM 被 jamesjuang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1,261
|
的確...
DVD染料的穩定比什麼都重要 當然也要不使用高倍速燒 現在能接受的速度大概8X吧 在快也只能當人情片使用了 畢竟相同染料我還是比較相信刻痕深的保存較久嚕 期待各位大大的測試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1,776
|
其實光碟片的好壞, 不是單單"染料"就可以判定的, 以前我也是這麼認為..
後來拜讀一些有經驗大大所發表的文章 ,才了解和刻板也有關係 就我所知, 太誘沒有自己獨家研發的染料, 但為何生產出來的4X,8X燒錄片, 都被許多人認定比較穩定 ,應該是和他們的刻版有關係, 他們用的染料應該就是一般所謂的AZO染料, 並不是什麼特殊染料 而精碟後來生產的富士染燒錄片,在國外評價都不高 , 原因很可能就是普遍性和燒錄器韌體的搭配表現沒有很好,所以使用者比較少 ; 其實未必是富士染料不好,原因可能就是和精碟刻版有關係 今天假如使用的是日本富士原廠刻版加上富士染料,結果也會大不同, 但為何精碟不購買日本原廠刻版去做生產, 而是利用日本提供的技術, 然後使用自家刻版去做生產,是不是為了要降低生產成本, 我不是很清楚 而精碟代工16X的產品, 有三種種染料: 一種就是一般所稱的AZO染料(藍色), 一種就是富士染料(紫藍色),一種就是三菱原廠授權製造的刻版和染料 但絕大多數,精碟16X +R的產品都是選用一般所謂的AZO染料,刻版是R04, 其次就是三菱染料,刻版是MCC(非精碟刻版),最後才是富士染,刻版R05 R05的刻版由於是特別為富士品牌設計, 所以原則上只有生產富士品牌才會用, 所以可見度比較低,使用者當然相對減少,R04在台的能見度反而會比較普遍, 今年KODAK +R 算是比較特殊 正常來說 ,精碟代工的富士染, 以SMARTBUY品牌來說,16X產品->僅有-R是富士染,+R則是一般AZO染, 相同的情況也發生在韓國品牌PLEOMAX, 這次柯達+R ,-R都會選擇富士染, 和富士品牌16X一模一樣,是我看過比較特別的案例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269
|
引用:
感謝大大分享了這麼多心得 目前實在是鬧片荒,所以這段時間不斷的關注空片的品質和大家的意見 以往我都是誘電染料的忠實用戶 從T01(蚊香片)到T03.T04的劣質藍精靈都用了,為期4.5年 早期的DVD燒錄還嘗試過的-R都已經死掉了(還好平時就有做好備份) 基本上我燒的片都算是高價片(早期單片40~近期單片1X) 最後我歸納並且得到的結論還是誘電的染料和製程是最優秀的 直到現在這段時間太誘代工的片子有明顯製程上的缺失實在是很頭痛 儘管還有三菱等等大廠的片子 但就我以前使用的經驗和BQ搭配最後尾段都會有飆升的情況 因此要符合下面四點實在是很困難 1.PIE.PIF.抖動不可太高 2.尾段錯誤不可過高 3.染料不可變質 4.價格不可太高 以往也只有誘電的製程+染料能夠讓我信賴 但是T04這批染料溢出實在太嚴重了,讓人不得不放棄這批片子 以上都是廢話,重點是,目前真的要審慎評估事不是要轉換跑道到柯達這批了 碎碎念一下...柯達這批用(全新BQ1640)16X燒錄慘不忍睹,尾段明顯錯誤飆高 提醒大家千萬別用高倍燒錄,只有爽度而已,沒有好結果 ![]()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1,776
|
引用:
你關注的問題, 相信也是很多人在意的事情 , 現今16x燒錄片的產品,確實是可以讓你16x燒錄, 但不確保燒錄後的測試可以令你滿意 假如你很在意測試後的數據, 勢必要試著降速去找出平衡點, 同時使用不同機器和韌體去試燒比較也是需要的 如果你不想買太多不同品牌的燒錄器, 唯一方法就僅有尋找適合你那台機子的燒錄片, 固定使用那款片, 經常性地換片可能會讓你感到失望 國外其實還蠻多16x燒錄片, 用16x燒錄的測試圖 ,普遍性的表現無法在各方面都達到十全十美, 舉例來說:若pie ,pif 表現不錯, 抖動則非常高 ;若pie pif表現差一點 ,抖動也僅有表現普通,很難各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現 所以有的人就選擇降速, 但是降速也未必就會有好的結果,因為和你使用的機器韌體和搭配的燒錄軟體也有關係, 舉例來說PRODISC R05這個刻版 ,市面上所銷售的燒錄器, 韌體都有支援,這些支援只是能讓你順利燒錄成功 ,可以讀取, 但不確保寫入的狀況一定就是很好 不過有時候我覺得買燒錄器和燒錄片是需要一點運氣的, 有時候你看別人和你有同樣的機子,他可以燒出不錯的測試圖 , 但是自己卻燒出普通或較差的狀況, 這種可能不是沒有的... 當然運氣好的時候, 就會和別人有相似接近的測試結果... 老實說, 精碟富士染的產品,不管你在國外看到的測試圖, 還是國內看到的測試圖 多數網友貼的結果, 都是表現普通或很差的測試圖較多, 而我自己本身也是用了不少精碟富士染的產品, 我自己的測試結果也和大家差不了太多 這次柯達這批貨-R, +R我買來用後,能有這樣的測試表現, 其實是蠻令我訝異 會推薦給大家的理由, 主要就是自己使用那麼多的富士染產品, 個人認為這批貨和過去以往不同,其次就是品管很好, 燒錄面的瑕疵很少,和日本太誘代工的藍精靈相比真的好上幾百倍 假如再加上你的機器也很速配的話, 真的是很不錯的選擇 當然, 假如你買來試燒發現燒的很差或很普通, 不要覺得怪, 像我用LITE ON的機器燒 就整體的表現也沒那麼好了, 換回先鋒的燒錄器就變回不錯的表現了,真的很有趣 ![]() 此文章於 2008-03-27 03:25 PM 被 jamesjuang 編輯.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3
文章: 45
|
非常同意上面的看法,我現在也是遇到這種狀況。
之前買過HP 8X -R對應我的PIONNER A12燒錄品質相當不錯,好不容四處尋找購入100片,結果哩,每個環碼品質不一,真是頭痛。 有些環碼需以6X 8X燒錄測試數據相當不錯,但播放時會有DELAY情況,若以4X燒錄則數據相當糟糕,但卻不會有延誤情況。 現一次購買50-100片,有時真的是賭運氣的....唉!!!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1,776
|
引用:
確實是需要一點運氣, 像我也曾零買一些燒錄片先試燒, 然後發現很適合我的機子, 於是就興高彩烈去買個4桶,結果正在納悶怎麼測試後比較差,後來發現環碼不同 不過我很無聊地把韌體刷成舊版本,沒想到就變回原來不錯穩定的表現 , 但是還是有一桶一直找不到適合的韌體, 後來就不管了, 反正可以燒的順利, 讀取沒問題就算了,畢竟沒辦法為了找出那一桶適合的韌體, 再去買別台燒錄器,這樣就太鑽牛角尖了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269
|
所以說,燒DVD和VCD最大的不同還是變數太多太多了
所以之前一直都沒有屯片的習慣,想屯但是會很怕 因為以往蚊香片就是需要看環碼最好的例子(還記得73的製程是比較好的) 無論如何這次我拿著大把的薪水衝下去了,屯了10桶,希望不要讓我失望 ![]() 就是衝著他的好製成品管和拿金片促銷的魄力 如果硬是拿金片促銷打市場又是第一批出品的貨品質都不好那擺明就是柯達自己找麻煩 此文章於 2008-03-29 10:42 AM 被 瀟灑哥 編輯.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1,776
|
引用:
變數是一定會有的,但這是針對產品和你機器韌體的配合度, 而非指產品本身做工不佳所引起的 太誘代工的藍精靈 ,光是用肉眼看燒錄面都可以看出產品品管不佳, 這種產品絕對不能買太多桶來屯,你買越多,越危險 但kodak這款,我買的也是第一批貨, 已經用了四桶, 每次買回都有檢查, 燒錄面很乾淨, 頂多底下和最上面那一片有些微缺點之外, 其他每片都很好, 你也可以自己檢查一下 再來就是燒錄方面,燒到最外圈,很值得信賴,可以參考我的測試, 燒到最外圈 ,是否引起巨大變化 ,還有其他網友燒的, pif的表現;建議用8x or 6x去燒 ,4x,16x則不建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