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
In Win迎廣科技Commander 650W電源供應器簡介及測試
迷彩配色外盒,正面以鮮明黃色來印刷瓦數、輸入電壓規格、產品系列名稱,軍品風格濃厚。
![]() 外盒背面,以英文說明產品特色以及輸出規格說明。 ![]() 側面設計並無太多著墨,僅在下方以小圖示標示各項特點。 ![]() 打開包裝後,軍綠色霧面烤漆處理的電源供應器相當搶眼,也附上完整的模組化線材。 ![]() 其它配件還有安規電源線、固定螺絲、整線束帶、說明書、印有商標的白色電源收納袋及黑色模組化線路收納包。 ![]() 後方為六角形網狀散熱出風口,交流輸入插座及電源總開關亦設置於此。 ![]() 消光黑散熱風扇護網,與外殼顏色搭配並不會十分突兀。 ![]() 電源側面同樣以鮮明黃色來印刷瓦數、輸入電壓規格、產品系列名稱及特色圖示,其字體選用加上軍綠色外殼,頗有軍用品風味。 ![]() 模組化線組輸出插座,以圖形及文字表示所連接的裝置及使用的12V迴路,並附有保護蓋,可以蓋住未使用的插座。 ![]() 輸出規格標籤,12V分割為四路,供應不同的裝置。 ![]() 主要電源接頭為此電源唯一未模組化的線路,提供一組ATX 20+4P接頭。 ![]() 處理器電源接頭及顯示卡獨立電源接頭,提供一組EPS12V 8P/ATX12V 4P兩用接頭、兩組PCIE 6+2P顯示卡電源接頭。 ![]() 週邊裝置電源接頭,兩組線路提供7個大4P及1個小4P,大4P採用省力易拔設計。 ![]() SATA裝置電源,兩組線路提供5個SATA電源接頭,線路中段處使用直角刺破型接頭,線路尾端使用直式接頭。 ![]() 所有的接頭上都印有裝置名稱標示,整段線路均以隔離網進行包覆,提升整體質感。 將所有模組化連接線插上後的示意圖。 ![]() 模組化接頭雖使用顏色來區分,但EPS12V 8P與PCIE 8P連接線可以毫無阻礙的插入彼此的接頭,因為兩者線路定義完全不同,相當危險。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
內部結構圖,三組棕色鋁質散熱片上方增加鰭片來增大散熱面積,並閃開高度較高元件來獲得更大伸展空間。
![]() 使用的散熱風扇為悅倫D14BH-12 12V 0.7A滾珠軸承14公分風扇,並設有透明的擋風板來強迫散熱氣流改道。 ![]() 交流輸出插座後方線路經總開關後便進入主電路板,開關的兩組接點並聯增大承受電流,接往主電路板的線路加套熱縮套管,並有可拆卸的接頭。 ![]() 主電路板上的EMI濾波電路,輸入端保險絲以直立方式固定於電路板上,並包上熱縮套管加強絕緣,旁邊黃色的MOV元件及三個環形交聯電感也加上熱縮套管。 ![]() APFC及一次側功率級電路,APFC電感以熱縮套管包覆。 ![]() APFC輸出端電容使用日立HP3系列400V 390uF 85度電解電容。 ![]() 使用CM6800G這顆相當常見的PFC/PWM整合控制器。 ![]() 主要變壓器與輔助電源電路變壓器,前者負責各路輸出電能傳遞及轉換,後者則常時供應5V待命電源以及電源供應器自身電路所需電源。 兩者中間是磁性放大電路用調整電感,作為電壓調整使用。 ![]() 主要變壓器的型號及製造者標籤貼在側面。 ![]() 二次側整流濾波輸出電路,3.3V/5V/12V有獨立並使用熱縮套管包起的輸出電感,各路線組輸出端接頭使用熱縮套管套住,加強絕緣。 ![]() 除了APFC電容外,二次側及週邊電路電容均採用SAMXON三信出品的105度電解電容。 ![]() 模組化輸出插座電路板。 ![]() 電源管理電路以子板獨立製作,其上的電源管理IC使用的是PS229,提供電壓、電流、短路、溫度異常等各項保護,於輸出異常時關閉電源輸出,以保護裝置。 ![]() 接下來便是上機測試。 樣本系統硬體配備: 處理器:Intel Xeon S604 3.4G * 2 主機板:艾威DH800 Server board(875P + 6300ESB) 記憶體:創見1GB DDR400 TCCC * 2 顯示卡:ATI 9800XT 256M AGP 硬碟機:Seagate Cheetah 36G * 2、WD 80G * 2 其他:風扇8個(12公分5個、9公分1個、8公分2個),直流水冷幫浦1個。 測試配備: SANWA PC5000數位電表,以PC-LINK軟體跟電腦連線紀錄電壓歷程。 IDRC CP-230多功能交流功率測量器,測試待測電源供應器交流輸入電壓(V)、電流(A)以及實功率(W),透過電壓及電流求出總功率(VA),並計算功率因數(PF)。 PROVA CM-01交直流勾表,測試樣本系統各路直流電流,求出耗用功率。 測試項目: 1.未開機前樣本系統待機交流輸入功率,此時樣本系統待命耗用功率為1.5W。 2.開機進入作業系統後五分鐘,量測樣本系統輸入交流功率以及從主機板測試點量測各路電壓數值,此時樣本系統各裝置耗用功率為187W。 3.以Everest Ultimate系統穩定性,勾選所有裝置測試,運行十分鐘,量測樣本系統最高交流輸入功率,並從主機板測試點量測各路電壓,紀錄各路電壓變化圖表,此時樣本系統各裝置耗用功率為295W。 以電表量測各路電壓及效率結果如下表: ![]() 3.3V電壓紀錄圖: ![]() 5V電壓紀錄圖: ![]() 週邊裝置12V電壓紀錄圖: ![]() 處理器12V電壓紀錄圖: ![]() 結論: 效率方面,於187W輸出下,效率為81%,當升高至295W時,效率增加至86%。 輸出水準方面,3.3V與5V兩者電壓在測試開始時均下降8mV,於測試中表現平穩;週邊12V變化亦為8mV,表現同樣平穩;處理器12V端最大壓降為58mV,於測試中輸出電壓呈現小幅波動的情形,整體輸出品質良好。 噪音方面,使用14公分風扇加上溫控電路控制,啟動時風聲並不大,僅從擋風板處發出細微風切聲。 溫度方面,在4次10分鐘測試完成後,電源本體外殼並無明顯升溫,僅靠近電路板的底部外殼有微熱現象。 優點: 1.電源輸出轉換效率佳,輸出品質良好。 2.模組化接頭數目充足,線路包覆質感佳。 缺點: 1.二次及週邊電容用料有更好的選擇。 2.模組化接頭防呆需要再改善。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您的住址: 來自地球
文章: 274
|
謝謝狼大的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
換光光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6
文章: 3,946
|
意想不到的好啊
![]() 從小弟的豆眼來看似乎連ZIPPY目前都不見得到這水準 記得同樣廠牌的PSU好像上次在哪邊看到測試感覺一團糟的樣子,相比之下真是180度大變身 假如低瓦數也保持這麼優秀的品質,那可能就不打算買原本計劃的魔族了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8 您的住址: Bitchberg
文章: 58
|
這顆看起來好像是CWT架構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980
|
輸出品質良好 又是 "軍用品風格" 很對我的味
![]() 不知價格落在那裡?若低於6K 那還真想買一顆來試試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6,087
|
哇悅倫七葉雙滾14扇 D14BH-12 2800RPM 140.0CFM 48.5dBA ,電流不小啊∼∼
http://www.yateloon.com.tw/style/co...d=8511&id=38839 此文章於 2008-10-19 01:35 PM 被 Sioux 編輯.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5 您的住址: 木葉忍者村
文章: 735
|
引用:
內部跟技嘉odin長得一模一樣,連白色固定膠的位置都一樣 ![]() 差在電源輸出模組那邊不一樣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8 您的住址: Bitchberg
文章: 58
|
引用:
嗯,因為CWT架構的POWER還蠻常見的,狼大就測了好幾顆,因此內部圖感覺就是很面熟,比對一下這顆大概也是僑威代工,相形之下技嘉用料比較好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屏東<===>台北
文章: 1,578
|
看來CWT血統的PSH系列終於有把模組化的PCI-E電源部分升級成為8PIN
但是ATX+12V 8PIN的位置有點差,照僑威舊款的設計,才適合下置PSU的機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