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si3568i
Master Member
 
si3568i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楓葉與霜晶的華爾滋
文章: 1,862
Post 大學教育M型化

大學生素質 到底有多爛? 18分上大學 教授快抓狂!
記者:撰文◎蕭西君 攝影◎李健豐

18分就能考上大學,令台灣的「教改奇蹟」再添一樁。這群基本程度奇差、學習意願低落的學生,為大學生態帶來何種浩劫?

10幾年前,大學被視為一道「窄門」,錄取率不到30%;而今年,大學錄取率高達96.28%,加權總分只要有18分就可以念大學,現在的考生不但不用擔心沒有學校念,反倒是學校要害怕招收不到學生。

教育部的統計也證明了這個論點。96學年度,大專院校數已經由10年前的78所,增加到164所。廣設大學加上少子化的影響,今年大學考試共計有35校系未足額錄取522人,連台大都未必能夠百分百招滿學生。

在政府一縣市一大學的教育政策之下,原本標榜菁英主義的大學,轉眼間變成了人人都可以註冊的普及式教育,大學也因為量變而悄悄的產生質變。

學生素質有如溜滑梯

最明顯的改變,出現在學生素質與學習態度上。

現在的大學可以簡單區分為幾個類別:一般的公私立大學、專科或技術學院升等改制的大學或科技大學、以及師範院校改制的教育大學。

排名遙遙領先的傳統國立大學,如台、成、清、交等校,依然招收到資質最優秀的一批學生,但是,中段以後的私立大學、教育大學與科技大學,學生的素質大不如前。

以北部一所私立大學資管系為例,在全國67個資管系當中,排名為第28名。早期錄取率只有20%的年代,該校資管系的分數落點落在前25∼30%的大考學生群組,但是今年的落點,卻降到了前45%的學生群組中。

師範院校改制的教育大學也出現同樣現象。中南部一所偏遠地區的教育大學,近幾年來,每年錄取分數都降低50∼60分左右,到了今年,考生錄取分數已經比3年前減少了150∼180分。

大學教授們很明顯感受到學生的程度下降。目前任教於私立大學文學院,已經教書近10年的張老師指出,「現在國立大學學生的中文程度,大概等同於10年前的私立大學學生。」

她舉例,以前教「大一國文」時,即使是私立大學材料系、建築系等非中文本科系的學生,都有基本的高中國文水準。問他們「春秋五霸」有哪幾位?頂多漏掉一個人名;現在的私立大學學生,一班卻只有兩、三個人答得出來,其他人只說:「不知道」。

程度奇差 老師啼笑皆非

在私立大學商管學院教授財經法的王老師,則遇過一個令她啼笑皆非的例子。有一名學業表現不佳的學生,主動跟她約了時間要問問題。她又驚又喜,抱著滿腔的熱情想要指導學生。沒想到,學生拿了《公司法》過來,開口卻問:「老師,法條上面寫『非』如何,『不得』如何是什麼意思?」原來,學生不只是看不懂法條,根本連中文都不解其意。

大學生的表達能力與組織能力,也與過去出現極大的落差。上課時,經常都是眼神渙散,老師問問題,多半沒有人主動回答,點到名了,也常是詞不達意,只會回答「是」或「不是」。

在科技大學生物系任教的許老師發現,學生在考試時,很難寫出一個完整的句子。即使是大四的學生,考試考簡答題,多數人還是一句話只能寫到一半,意思就中止了。「他們沒辦法從逗點寫到完整的句點,連寫情書都有困難!」他半開玩笑的說。

老師想放水 依然沒救!

學生的理解力不足、素質變差,但是,多數老師仍秉持有教無類的心態,致力於改變教學方式,舉例而言,他們知道現在的學生不喜歡文字閱讀,習於影像式學習,因此改用投影片或圖檔來進行解說。可惜,老師的美意就像泥牛入海,一點也起不了作用。許多中後段大學學生,完全沒有學習意願。

上課講手機、打瞌睡都是常態,「學生根本不想上課,看得出來他們的靈魂都空空的,」許老師無奈的說,他的學生有20%都沉迷於網路遊戲或電玩遊戲,有些人為了打電動,可以蹺課蹺到操行成績不及格,更別說叫他們念書了。

考試時,他把分數提高到130分,只要考30分就及格,而且指定某3個題目一定會考,只要答對這3題就有30分。但是,一班五、六十名學生中,還是有5∼10個人考不到30分。到了學期末,他一個班至少會當掉30個人。

而教文學的張老師,早期一班頂多只當5、6名學生,現在一學期至少要當掉十幾個人,「明明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理解性題目,學生還是答不出來。按照我的標準,起碼要當掉1/2。」她無奈道,但是系主任卻來跟她求情,要她不要再當人。

不把學習放在眼裡

在私立大學資訊系任教的金老師,則分享同事的例子。有一名新進老師,這學期末當掉了40幾個學生,但是老師也聲明,期末給3次補考機會,只要學生其中一次及格,就不用被當。結果,在最後一次補考的前一天,學生竟然舉辦郊遊活動,不念書,全體出遊去了,完全無視於老師安排補考的美意。

「老師為了不當掉太多學生,只好要學生交報告,可是,連報告都是錯字連篇!」金老師苦笑。

學生打工 老師要給方便

最可悲的是,老師連排課都要顧慮到學生的打工時間。金老師系上的學生,就曾經向系主任抱怨:為什麼系上星期一到五都有課,沒有留空檔給他們打工?學生甚至向教育部陳情,由教育部向學校和系所提報,要求他們改善,讓系所老師無所適從。

「學生只要能畢業、能打工就好,根本不在乎學到了什麼,」金老師說。

多數老師都認為,比起過去,現在教書輕鬆多了,以前兩學分的課程要備課一星期,現在一星期可以準備完12個學分的課,還怕準備太多學生消化不完。

缺乏學習熱情與人生目標

在課堂上的求知精神都已如此低落,更不用提課堂外的學習。一所教育大學的系主任,要求碩士班學生組成讀書會,邀請大學部學生一起參與。結果,讀書會第一次舉辦時,來了10名大學生;第二次來了4人;第三次來了3人;3次之後,讀書會無疾而終。

「95%以上的學生,嚴重缺乏對於生命成長、知識探索的好奇與熱情,」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學系教授李世偉分析,現在的學生對於自己的未來、社會上發生的事件,幾乎都沒有感覺,只有少數人會主動去參與。比如「蘇花高」興建的議題,在東部地區,只有環保或鄉土團體響應,看不到相關科系的學生,自動自發去參與。

「他們對於未來沒有目標,也沒有興趣,過得非常茫然,」李世偉說。

教授當人 學校施壓喊停

這是廣設大學10年之後,大學生普遍的現狀。大學成了義務教育的延長,幾乎人人都有大學可念,念不好,轉系、轉校易如反掌。而多數的老師,都在教學評鑑與品質把關間,進退兩難。

在國立大學任職的老師,沒有不能當人的壓力;但是在私立院校教書者,就會遭受到校方關切的眼神;若是當人太多,下學期學校就直接不開這一門課;有些學校甚至會明示或暗示老師,一個班級不准當超過5個人。

由於在私立學校,一名學生每學期繳3∼5萬元的學費,一旦退學的人數過多,學校就會面臨財源損失。若是學生數嚴重不足,校方必須設法辦理招生,轉學考試進來的學生,素質可能比原來退學的學生更差。

後段學生淪為「奶昔族」

經常當人的「大刀老師」,學生給的評鑑分數都不高,影響到的,還是老師本身。也因此,大學生多半有恃無恐,不怕老師不給過關。許多大學新鮮人剛從高中畢業時,還有不錯的基礎,但在沒有學校壓力、缺乏同儕競爭的狀態下,每下愈況,到了大四,程度反而不及大一新生。

部分老師戲稱這一代的學生為「奶昔族」,意指,學生一開始有點形狀,但是只要稍微熱一點,很快就融化掉了。

M型化︰中等學生向下沉淪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後段班大學生都如此渾渾噩噩,即使在技職體系升等的新設大學中,也有10∼20%的學生積極向學。「會認真讀書的,多半是高中畢業生,技職畢業的學生就沒這麼努力,」許老師說,這一批學生,會設法轉學到排名前段的公立學校,不願意留在後段私校浮沈。

也有部分的學生,歷經幾度退學、轉學後,在社會上歷練一段時間,終於懂得珍惜讀書的機會,回到校園中發憤圖強,拿到不錯的學業成績。

不過,整體而言,以往占最大多數,中等表現但努力求學的學生,就像中產階級的消逝一樣,也在大學校園中逐漸消失。現在的大學生呈現兩極化的「M型現象」,不是好,就是壞,中等程度的學生看不到未來,沒有效法的對象,也跟著快速向下沈淪。

學生成為教改犧牲者

10年教改,造成了當前大學教育的窘境,菁英主義非但沒有從主流思想中退位,反倒使得教育資源更加集中在少數名校中,比如「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對後段的大學就形成嚴重的資源排擠效應。

吊車尾考上大學的學生,固然取得了高等教育的機會,但是,卻未必能享有更好的教育品質,反而失去了往專業技職發展的可能性。這樣的結果,與當年教改的原意,相去何止道里計?!

大學錄取率逐年飆高,學生註冊率卻連年降低,教育部雖祭出「評鑑機制」與「退場機制」兩道方案來提升大學品質,但是,又能對當前大學生的茫然與素養,提出什麼樣的解決之道?

文章來源:http://tw.news.yahoo.com/marticle/url/d/a/070905/34/k2d0.html?type=old&pg=1
--------------
career雜誌固然有些文章的立論很資方(其實本身有實力的話那當然可以不鳥資方,不鳥這本雜誌的論調。不然,現在的台灣已經是一個資方的社會了)。

但這裡不談論這雜誌的取向,只純粹討論這篇文章的一些論點。我想現在已經是一個大學生了沒?的時代,這文章將總總問題直指教改,這樣的論點其實沒有錯。不過,我認為全球化使得企業在各地遊走比過去更容易也是造成台灣青年就業的問題源之一。我們很容易舉出21世紀的就業市場是屬於終生學習、專業導向、而且不斷飄移的性質。而這些都是全球化所造成的就業生態,資方掌有的優勢越來越高,他們可以很重視人才,但也很容易在看見更好的人才時,把之前的人才當作廢材。扯遠了,就我的觀察,其實現在的大學生是很興趣導向的,但是卻很缺乏堅持性與開創性。他們對於課堂上的東西很本能的排斥,卻很樂中自己看中的興趣,不少異類達人都是這樣出來的。不過多數大學生卻無法對自己的興趣作生涯規劃,去堅持,所以造成學校教的沒學到,玩票的始終是玩票。出來之後自然沒有所謂的競爭力,淪為什麼都可以做,卻什麼都做不來,只好乖乖的去搞直銷、賣保險、推金融。當然,還是有那些所謂的20%的菁英在推動台灣前進。只是那是一個人當三個人在持續壓榨。

一點胡說八道,請見諒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7-10-08, 11:19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i3568i離線中  
gtr32ae101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919
說句比較難看的話.市場要什麼.我就學什麼.學校教的出社會也不一定當飯吃.不過至少有文憑一張.

當導師的只會嘲諷他人.卻什麼也改變不了.這種人也一樣沒用.
 
__________________
退賽100%-而電腦是完全不被判罰的鬼遊戲.

小車隊倒光光.新人車手榨乾後.FIA賽事不如全面退出體育頻道.
舊 2007-10-08, 11:40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tr32ae101離線中  
silly_rabbit
Junior Member
 
silly_rabbi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森林裡
文章: 805
其實一大半的問題是出在台灣學校文化/系統吧?

大家擺明了就是隨便混個四年上課有到下課去high.拿了文憑出社會找工作..就這樣了啊!!

如果學校把關嚴一點.當掉就是得重修.當十年就卡在那裡修十年.要讀就靜下心讀完.心不在學業就自己休學工作吧
這樣至少大學生畢業了能力水準還有保證...
舊 2007-10-08, 11:50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illy_rabbit離線中  
jia3jia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6
文章: 58
資源好的都在前面
私立的資源,有更新就偷笑了
該倒就讓它倒吧!
舊 2007-10-08, 11:55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ia3jia離線中  
lrch0522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15
市場要什麼就學什麼是沒錯,但是當你一點基礎都沒有的時候,學習起來是特別的痛苦,有哪一個老闆願意等你慢慢學習??雖然不一定在學校要有多高的成績,但至少要學到一點基礎吧..如果連國文、英文這種基礎的知識都沒有,要跟別人競爭真是難上加難....
舊 2007-10-09, 12:01 A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rch0522離線中  
gtr32ae101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919
老師的會聽腦殘的上級給的進度教.高職真有老師連續兩年為了我們的英檢證書而都在教英檢.我仍不成才...

學校教的我不能否定.可是我再用學校的教方式學習可能永遠都是國中程度.這樣我餓死的機率極大.
__________________
退賽100%-而電腦是完全不被判罰的鬼遊戲.

小車隊倒光光.新人車手榨乾後.FIA賽事不如全面退出體育頻道.
舊 2007-10-09, 12:18 A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tr32ae101離線中  
si3568i
Master Member
 
si3568i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楓葉與霜晶的華爾滋
文章: 1,862
引用:
作者gtr32ae101
說句比較難看的話.市場要什麼.我就學什麼.學校教的出社會也不一定當飯吃.不過至少有文憑一張.

當導師的只會嘲諷他人.卻什麼也改變不了.這種人也一樣沒用.

是啊!而且許多大學生還會說,這是我的興趣,請尊重我的興趣,這才是我想學的。只是,許多人學的是四不像,好一點的半瓶水。想走自己的路卻無法堅持與規劃。我想這是現在的畢業生的就業盲點。

很多談話性節目都有請不少青年達人上去分享經驗,他們走的就是現在老一輩眼裡的不務正業。但他們懂得去堅持(一個月賺不到兩千還能持續興趣,真的很難),他們懂得去思考,所以他們能在這青年高唱『尊重我們的興趣』的口號下,賺取其他大學生羨慕的報酬。

此外,市場要什麼,我就學什麼,但是說很容易學很困難。尤其現在是百倍速時代,今天熱門的,也許明天就被產業界淘汰。現在很火紅人力資源,很講求風險管理,但是這是可以速成的嗎?等到學成之後,市場又不知到變到哪去了。我覺得與其追逐市場需求,不如把專精練好,搭配其他輔助技能,使自己在多變的時代能擁有彈性應對的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7-10-09, 12:25 A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i3568i離線中  
地海巫師
*停權中*
 
地海巫師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6
文章: 347
如果你是大學新鮮人.那我可以告訴你
以後徵人就是尾數統統捨去
第一順位:台清交成(舉例)
第二順位:淡東銘(舉例)
沒了!!!
以下100餘間統統捨去不看

這樣多方便多省事.新鮮人真的認為面試官會看你學校不好也還會仔細看你的履歷你的自傳?
還聽你在那[我相信我的能力不輸給其他人]
不好意思.在你之前已經有100人這樣說過了.在你之後也還有100人等著說這句
信你這句的機率是1/201.我不如去吃碗雜碎麵

我覺得.很多新鮮人都很喜歡寫[我相信我的能力不輸給其他人]
但事實上.真實的情況是[雖然我之前不怎樣.現在也不怎樣.但等我應徵上這份工作我就會突然變猛]
也可以說[我以前很懶.不喜歡念書.現在也很懶.不喜歡念書.但等我應徵上這份工作我就會很努力.很願意學習]
更明白講就是[我以前英文就不好].[我現在英文也還是不好].[但等我應徵上國外業務.我的英文就會變很好了(或我就會開始認真學英文了)]
試問除了你爸媽相信你.這世間你還能找的到第三個人相信你?

對我而言.你既然說[我相信我的能力不輸給其他人].那意思應該就是你根據你以往的經歷.而認為你以後也會如此.也就是說[我以前的能力就不輸其他人].[我現在的能力也不輸其他人].所以同理可證.[我相信我以後的能力更不輸其他人].

但既然這麼威.為何自傳裡沒寫到半句你以前做過啥事能證明你自己???整篇都在用成語造句.什麼[勇於負責].[樂於學習].[樂於助人]....但就是沒半個證據能證明....

所以.如果你現在還在學校.並且希望將來會進好公司.佔好職缺.拿好薪水.或是你將來也會在自傳上寫[我相信我的能力不輸給其他人].那應該現在就要開始準備收集證據.沒證據就要開始創造.比方說如果你是念國際貿易的.那就把經貿局出的關於世界各國/區域的政治經濟的書都看完我以前在學校圖書館看過.還記得封面是透明塑膠.再一張硬紙中間挖個洞.再一張紙上面用藍色印刷xxx國(區域)政治經濟什麼什麼的.那字剛好能透過洞.再透過封面的塑膠.如果把那些書看完.英文再練好.想應徵國外業務會很難嗎?表現好的國外業務年薪百萬是沒問題的(當然還是要花幾年功夫啦)

這書應該各校圖書館都有吧??沒有可以建議學校進.如果學校不進......那你就想辦法去生.
當大家都學過國貿實務.也學過國際匯兌.也學過國際行銷.而你卻比別人更明白國際情勢.而且可以讓面試官隨便選個國家出來問你.那當然你就有優勢不是嗎?或許面試官不會認為這是個優勢.但他起碼會記得你有一項專才是別人沒有的.至少你讓面試官記住你了

都12點了.我明明可以選擇繼續離題哈拉.再快快樂樂的去睡覺.但卻願意在這鬼吼鬼叫.無非是希望大學新鮮人真的要明白面試官不是白痴.不可能靠你一句[我認真負責.我樂於學習.我相信我能力不輸人]然後就會感天動地驚為天人的錄用你.
舊 2007-10-09, 12:27 A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地海巫師離線中  
capitalm
Major Member
 
capitalm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3
您的住址: where the light is
文章: 271
有沒有大學教育M字開腿化
舊 2007-10-09, 12:41 A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apitalm離線中  
usam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201
引用:
作者gtr32ae101
老師的會聽腦殘的上級給的進度教.高職真有老師連續兩年為了我們的英檢證書而都在教英檢.我仍不成才...

學校教的我不能否定.可是我再用學校的教方式學習可能永遠都是國中程度.這樣我餓死的機率極大.

看不太懂,連兩年教英檢,但你仍不成材,
是說沒考過嗎?

學校的教學方式可能會讓你餓死...
是說學校好師教得不好所以你考不過嗎?

還是說不應該教英檢?
舊 2007-10-09, 12:57 A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usam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22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