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5 您的住址: 時光漩渦
文章: 1,734
|
台灣碟片廠藍光光碟片擴產保守,發牌權重回日系大廠
原文連結
隨數位電視節目陸續開播,加上北京奧運即將開打,2008年廣被藍光業者認定為需求大幅攀升的1年,不過,卡在權利金偏高、藍光光碟生產設備跌價迅速與2大藍光規格混沌不明,台系碟片廠包括中環、錸德與精碟等對擴產藍光光碟片持保守作法,使得藍光光碟片供給將出現由日系碟片廠奪回主導權的局面。 台系碟片廠布局次世代藍光態度相當保守,不若以往可寫一次CD-R、DVD+R般的積極,儘管中環、錸德與精碟等一線大廠,在HD DVD-R與BD-R等相繼獲得日本DVD論壇A級實驗室認證,不過,再擴增藍光新產能的布局上,各家卻持觀望的態度。 中環董事長翁明顯表示,HD DVD-R與Blu-ray Disc等光碟片已成功量產,中環在藍光布局將不會缺席。不過,對於何時大舉擴增藍光產能,他表示,仍要看市場起飛狀況而定。 錸德執行長葉垂景表示,錸德在光碟片布局以獲利為優先考量,積極發展單面雙層DVD+R/-R DL(Dual layer)等高毛利產品,至於藍光市場投入,初期將以現有設備量產HD DVD-R滿足客戶需求,大舉擴增藍光設備與產能則需看客戶需求而定,不過,目前HD DVD-R與BD-R已通過認證。 精碟董事長林明發表示,利用現有DVD生產設備,已成功量產HD DVD-R空白片,單月出貨量約數萬片,精碟在藍光市場所採取策略,就是靜待市場起飛而後大舉切入。 不過,權利金過高、藍光設備跌價迅速與2大規格混沌不明等,卻是引發台系碟片廠裹足不前的主因,碟片廠指出,目前1條BD-R藍光生產設備約新台幣1.5~2億元,從以往DVD設備發展經驗來看,BD-R設備也會面臨快速跌價的宿命,加上藍光權利金偏高,2大規格混沌不明,現階段最好的策略就是靜待市場起飛,規避盲從進入的競爭風險。 目前在藍光碟片布局上,包括日系松下(Matsushita)、Sony、TDK與三菱化工等動作最為積極,由於一線台系碟片廠對於藍光碟片生產持保守態度,加上二線廠研發腳步無法跟上,使得藍光碟片產能供給的發牌權將重新由日系廠奪回。
__________________
FXP Member 熱情招募中 ^_^ ![]()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1,747
|
^^;
我覺得大家一起保守 = 市場缺貨 = 價格偏高 = 利潤高 可能是權利金真的收太高了, 所以利潤都給權利金吃掉, 因此只剩下日系有優惠的廠商能夠競爭吧 ?
__________________
免費免註冊薪資行情查詢 - 人力銀行最討厭的網站...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182
|
引用:
光碟片這種東西,沒有達到經濟規模,根本不會有利潤..... 先不提研發成本的回收, 光是新設備的攤提就把利潤通通吃光光了!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903
|
二線廠應該不是沒經費不研發,只要繳權利金就可以用相關規格來生產了.
認證方面也是繳錢就可以搞定. 只是現在二線廠都把資金拿去轉型而打算慢慢收掉光碟事業. 光碟量產之後利潤相當低而且還有國外同業的殺價競爭. 而光碟原物料也是都在漲價(CD跟DVD用的PC粒是不同的) 藍光要普及應該也是播放機會先普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