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355
|
想買IDE擴充裝置 該買哪種好
目前手上有三個IDE裝置 一個燒錄機 兩台HD
但是預計購入的新主機板只剩一個IDE插槽 支援兩個裝置 除了會買一台SATA2的HD當作主要硬碟外 舊的裝置不想丟棄 那麼勢必會有一台IDE裝置無法使用 那麼 那僅有的IDE插槽該接HD呢 還是接燒錄機好? 還有 沒辦法直接接MB的IDE裝置 我該用何種轉接器擴充 目前看到的有 最普遍的IDEtoPCI 一張六七百 還有IDEtoUSB2.0外接轉接線 便宜的只要兩三百 現在還有IDEtoSATA轉接器 便宜的也只要兩三百 這三種該選哪一種比較穩定呢 尤其如果我是要接燒錄機的話 資料傳輸穩定性和速度都要兼顧的話 該選哪一種比較不會出問題?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松山
文章: 5,793
|
再換一塊有支援兩通到以上IDE的主機板。
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老王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6 您的住址: 永恆號
文章: 468
|
有支援光碟機的IDE擴充卡^^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355
|
引用:
不太容易吧 intel 新的晶片組已經沒支援IDE 還得靠主機板廠另外加一顆controller AMD平台的NV GF5也只有一組 ATI新的也是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2 您的住址: Taipei-Sydney
文章: 539
|
如果這兩顆硬碟只是備份資料, 那就買個 IDE 硬碟抽取盒, 將這兩顆硬碟當抽取式硬碟交換使用.
如果所有的硬碟都要使用, 買個IDE擴充卡或是用IDEtoSATA轉接器.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在離子風暴的中心
文章: 265
|
PCI IDE 大概是效能最高的選擇
但是用USB2 to IDE 的外接盒大概是最方便的 IEEE1394 to IDE 的外接盒速度大致上會比 USB2 to IDE 的外接盒來的快一些 但是 IEEE1394 的界面卡不是每臺電腦都有
__________________
Opteron 180 @2.4GHz, 1.35V EPoX 9U1697GLi 2x1GB Kingston HyperX DDR400 2-3-2-6-1 Nvidia 7300GT 256MB DDR2 PowerNow Enabled using RMClock 2.25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松山
文章: 5,793
|
引用:
既然有需求,在樓主還沒買新主機板前, 插卡怕相容問題,外接有效能顧慮, 投資在"主機板廠另外加一顆controller"的方案會比較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老王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4
文章: 2,909
|
>>>尤其如果我是要接燒錄機的話 資料傳輸穩定性和速度都要兼顧的話
基本上接燒錄機的話 可以考慮IDE TO USB這就很穩了...效能方面USB的頻寬絕對應付16XDVD燒錄 偶3台燒錄機都這樣用 RiDATA MS-8352M~~~>CD燒錄機 BENQ 800A + 1640~~~>DVD燒錄機 而且也很方便可以隨時帶這跑XD 也省電...要用在開就好....不過通常都開了就懶的關XD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文章: 95
|
用內接的....我絕對反對用USB To IDE
因為自己經歷過太多問題 例如接燒錄機會出現正常燒錄卻讀不到的"隱形飛盤" 在硬碟機上使用也有問題 所以還是用內接的控制卡較保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