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
[測試]大功率電源王道!新巨EMACS G1-720W 720W電源供應器簡介及測試
新巨電源事業部-EMACS所生產的電源供應器品質一向相當優異,深受玩家喜愛,尤其近期GAME EDITION的推出讓原本平淡無奇的外表有更多的特色,讓視覺成績加分不少。
這次介紹的是G1-720W,是大瓦數版本中的入門機種。 外盒,盒子相當大,也十分沉重。 ![]() 外盒側面,介紹了主要特色以及所有接頭種類。 ![]() 外盒底面,是輸出規格表,由這裡還可以看見尚有800W以及850W的版本,主要的差別在12V輸出功率以及最大總合輸出功率。 ![]() 打開外盒,線組就佔走盒子三分之一的空間。 ![]() 配件一覽表,除了電源供應器本體外,還有電源線、說明書、螺絲、AC線固定扣、POWER輔助固定架、以及每顆EMACS電源都有的出廠ATE測試報告,代表已經通過品管。這裡也可以看到電源供應器所有輸出線組都使用了隔離網包覆。 ![]() 機身貼紙,說明此款電源供應器型號、輸入規格、安規認證以及各路最大輸出電流等重要資訊,台灣製造是代表品質的保證。 ![]() 黑色烤漆機身,上面有EMACS浮水印,增加質感。 ![]() 散熱風扇出口,交流電源線連接座具有防鬆脫固定扣,防止誤扯導致斷電,指示燈點亮時代表電源供應器正常運作,電源開關可以在進行維護時切斷電源。 ![]() 輸出接頭,分別是主機板的ATX 24P、EPS 12V 8P,2個PCIE 6P接頭在使用SLI/Cross Fire時讓顯示卡有充足電力。 ![]() 週邊裝置電源部分,4條線路上提供9個具有易拔設計的大4P接頭和1個小4P接頭。 ![]() SATA硬碟電源接頭方面,3條線路上提供共6個SATA硬碟專用接頭。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
外觀介紹完了,接下來就是內部結構。
打開外殼,裡面零件塞的相當滿,比較特殊的設計是在機身內多安裝了一個協助散熱的小型風扇。 ![]() 為了增強散熱性能,內部部份散熱片透過跟外殼的接觸來達到輔助散熱,除了直接用螺絲鎖在外殼上外,還有經導熱貼片跟外殼接觸。 ![]() 主要散熱風扇,採用台達EFB0812SHF,12V 0.51A,三葉雙滾珠風扇。 ![]() 內部輔助散熱風扇使用SANYO DENKI SAN ACE 40,12V 0.35A雙滾珠風扇。 ![]() 交流入電側使用High & Low一體式EMI濾波器。 ![]() 經開關輸入至電路板上還會通過第二階EMI濾波器,加強雜訊的隔離。 ![]() 濾波器後就是進入上方散熱片處的整流、Boost電路,經輸出電容轉成調整過的高壓直流,便輸入位於下方散熱片的一次側PWM電路。Boost就是升壓電路,這裡作用為達成全域電壓輸入以及主動功率因數調整。 ![]() 左側電感後方就是Boost輸出電容,使用日立HU系列330uF 400V,兩顆並聯。 ![]() 這片電路子板負責的是Boost以及PWM開關元件的控制。 ![]() 這裡是輔助電源供應電路,只要有電源輸入,就會持續供應5V待命電源(5VSB)以及電源供應器自身電路用的操作電源。 ![]() 主要變壓器,決定了各路輸出量以及最大總合瓦數,是電源供應器核心組件之一。下方的光耦合元件用來傳遞信號,同時達到高低壓電路隔離的功能。 ![]() 變壓器二次輸出經過高速全波整流二極體後,仍需經輸出電容以及電感,才是可以使用的直流電,這裡的區域是3.3V輸出電容、電感區,這裡的電容品質好壞也對電源供應器的耐久度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採用NCC KY/KZE系列低阻抗長壽電解電容,避免因為電容可靠度發生問題而導致不必要的故障。 ![]() 在5V/12V輸出電容、電感區同樣使用NCC KY/KZE低阻抗長壽電解電容。 ![]() 這一片電路子板則是保護電路核心,為了避免在輸出異常時導致週邊的損壞,保護電路在發生問題的第一時間就必須遮斷輸出並鎖機,常用的保護電路為OCP(過電流保護)、OVP(過電壓保護)、SCP(短路保護)、UVP(欠電壓保護)、OLP(過載保護)、OTP(過溫保護),充足保護在發生問題時可以讓損失減到最小。 ![]() 前面看到的風扇都是屬於高速型,全力運轉會造成不小噪音,所以溫控電路是必須的,這一片直立電路板就是此顆電源供應器使用的溫度控制電路,使風扇隨電源供應器內部溫度進行轉速調整。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
接下來便是上機測試
樣本系統硬體配備: CPU:Intel Xeon 3.4G * 2 MB:IWILL DH800 RAM:TRANSCEND 1GB DDR400 TCCC * 2 VGA:ATI X800XT PE 256M AGP HD:Seagate Cheetah 10K.5 36G * 1、WD 2000JD 200G SATA * 1、Seagate Barracuda 7200.7 80G * 2 CD:BENQ DW1640 樣本系統散熱配備: Danger Den TDX Silver Danger Den MAZE Chipset Monsterwork MWD120 Monsterwork RE2 日系幫浦 測試配備: SANWA PC5000數位電表,以PC-LINK軟體跟紀錄電腦連線紀錄電壓 海韻POWER ANGEL簡易型電力品質測量器測試待測電源供應器交流輸入實功率、總功率以及功率因數 PROVA CM-01直流勾表測試樣本系統直流各路耗用功率 測試方式: 1.未開機前樣本系統待機電源耗用功率 2.開機進入作業系統後樣本系統各路電壓以及功耗情形,此時樣本系統各裝置耗用功率為182W 3.樣本系統運行四個SP2004進行CPU Stress test十分鐘,紀錄功耗以及各路電壓歷程紀錄,此時樣本系統各裝置耗用功率為306W 未開機前耗用實功 ![]() 未開機前耗用總功 ![]() 功率因數 ![]() 開機後待機耗用實功 ![]() 開機後待機耗用總功 ![]() 功率因數 ![]() 待機3.3v電壓 ![]() 待機5v電壓 ![]() 待機12v電壓 ![]() 全負荷輸出耗用實功 ![]() 全負荷輸出耗用總功 ![]() 功率因數 ![]() 全負荷輸出3.3v紀錄 ![]() 全負荷輸出5v紀錄 ![]() 全負荷輸出12v紀錄 ![]() 結論 滿載下輸出相當平穩,12V在滿載和空載之間電壓差不到20mV,整體轉換效率上,輸出182W時有79.8%,輸出306W時達到84.5%,相信在更高輸出下也將有不錯表現。 比較可惜的是,當輸出漸漸升高之時,風扇轉速也逐漸拉升,尤其是內部4公分小風扇,是主要高頻噪音來源,裸機測試下聲音不算小,對於追求安靜的使用者會造成不小困擾。 另外在組裝上,電路子板元件的引腳過長,可能會造成短路的危機,如下圖: ![]() 這方面建議作一點改善。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3 您的住址: 送八力的弟子, 恕我不屑回應你的發言
文章: 2,107
|
很棒的測試...不過這種長條的POWER..一般的機殼怎麼裝..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4
文章: 154
|
讚讚讚!
雖然用不到這種高檔貨, 還是給你拍拍手...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6 您的住址: 永恆號
文章: 468
|
感謝狼大的測試
![]() 但這顆一定不便宜吧......... ![]() 此外,問個蠢問題..... 單顆720W的POWER 會比2顆380W組成的760W的POWER還要好嗎? 就各方面來說.... 可以確定的是...價格考慮上...後者比較佔優勢吧($$至少少了2~3K) XD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5
文章: 1,851
|
引用:
最上面光碟槽兩個自動作廢 ![]()
__________________
![]() History doesn’t repeat itself, but it does rhyme 暫離.....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偽大鬍子冰人XD
文章: 7,327
|
跟server版的比起來,從雙系統變成單系統
![]() 狼大的解釋越寫越多,讚啦 ![]()
__________________
這年頭,討論區商家比玩家多;外行比內行更有說服力;粗製爛造的葉珮雯比用心寫的測試文更多回應 開始學著多去解決其他人的問題來取代嘴炮,就當作是一種回饋吧! 還在抱怨為啥沒有新的文章沒有好的內容,何不想想自己貢獻了什麼? ![]() PS:你還在買雞排店的產品嗎....請睜大眼看清楚,以免成為下一個受騙的對象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3 您的住址: 送八力的弟子, 恕我不屑回應你的發言
文章: 2,107
|
引用:
喔喔 瞭了...... ![]()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
引用:
兩顆380W就實用性來說並不如單顆來的方便,因為多POWER要達到真正合併輸出,必須考慮負載平衡問題,且多顆電源並聯輸出考量的是熱機插拔更換,適用於不輕易停機的伺服器場合。 若是雙電源,在下會選擇電壓獨立方式,一顆供應+3.3/+5/-5/-12/5VSB、一顆供應+12V的架構,且就目前高性能電腦設計,12V負載量只有增大沒有減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