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5 您的住址: 台北 松山
文章: 36
|
在顯示器產業,從以前的映像管到目前液晶、電漿與OLED面板產業,台灣廠商似乎都學不會如果在專利方面下工夫.
最近ITIS公佈的資料顯示,即便台灣TFT液晶面板生產規模,已在2005年第二季首度超越南韓,成為全球最大面板供應國,但是在專利申請件數卻遠遜於日本與南韓面板廠商. 根據ITIS計畫公佈的資料顯示,從2001年至2004年,台灣5家TFT液晶面板廠商的總專利數目為319件,比起樂金飛利浦(LPL)的680件、夏普的349件與日立的328件相比,雖然排名第四,但是如果以個別廠商比較,台灣每一家廠商都將覺得汗顏. 根據以往經驗,台灣在映像管監視器產業出貨量是全球第一的同時,每一年支付映像管的專利費用,都讓錙銖必較的監視器廠商覺得真是永遠的痛,但是從1998年之後,台灣廠商既然有決心要往TFT液晶產業走,為何不能記取教訓,強化本身的專利數呢? 主要原因就是台灣廠商長期以來都是OEM與ODM業務為主,因此在經營其他產業時,思維也難以跳脫「打代跑」甚至「邊經營邊想辦法」的短期想法.未來台灣面板廠商如果有決心想在液晶電視產業中崛起,甚至達到高獲利的目標,從現在起積極申請有關數位電視的專利,將有助於台灣未來在數位電視機時代,佔有一定的利基. 表一 日韓TFT液晶面板專利數與台灣廠商之比較 表一 日韓TFT液晶面板專利數與台灣廠商之比較 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m...edisplay142.htm Source :ITIS計畫, 2005年6月 一般而言,專利可歸納為創新技術的提出、材料或設備的更新,及製程改善等領域,其中材料與設備更新的專利,對業者的影響最大,主因在於其不需很長的時間,對整個產業或業者就會產生衝擊.所以台灣廠商應該以短中長的思維來規劃整體性的專利策略.不然,隨著液晶電視成為真正電視機產業的龍頭時,台灣廠商還要再為專利而煩惱,那未免就太不智了.(745字)(本室編撰 Carlos) 關鍵字:薄膜液晶顯示器(TFT LCD) 台灣廠商廠商要合併啦 不然高階的LCD只能一直買日本.韓國的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800
|
不單單只是電子業有此現象,
原因很簡單, 台灣一向都是短視近利, 從來都不曉得基礎研究的重要. 當然研發人員也有部分責任, 許多研發人員心態可議, 常常待個三年就跑去管理.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51
|
引用:
沒錯...不過我覺得公司老闆才應該負最大的責任 畢竟一個公司的研究部門的規模 是老闆決定的 老闆去通常只是短視近利 完全沒有長遠的眼光...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800
|
正確一點講應該不是老闆,老闆常常什麼都不懂,只是聽取下面的高級主管意見,通常這些高級主管要負最大責任.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02
文章: 39
|
專利是要每年都要花錢去養的 不是申請就沒事 每個國家的費用又不同
而且台灣目前 對於專利戰 比起國外起步是晚了許多 不像有些公司 就是專門靠制定規格 用專利去賺錢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貧民窟
文章: 3,934
|
這也是很無奈的事,企業主/管理階層/員工都有責任
幾乎所有IT產業的重要產品在制定規格時,台灣不僅沒資格也沒力加入 要加入大規格的制定其實錢以外,就以技術最為重要 不管是5家還是10家甚至更多公司共同開發新產品制定規格,都有一個特性 幾乎每一家都已有技術可行且可以隨時將""貨""丟進市場,而且是大量 台灣在先天上沒有相對可抗衡的技術,自然沒資格加入,就算有錢人家也不願讓你加入 必竟多一個超會大量生產的夥伴幹什麼,根本是養老鼠咬布袋 企業主/管理階層很多並不是不懂技術研發的重要,這些人甚至是專業中的專業 問題出在於公司雖然是他們在管理,但實質上資金的來源可是銀行/國家/股東 在貸款幾乎永遠還不完(有利息),就更不可能投下大筆資金去研發新技術 跟國外大廠簽技術授權再去生產現有規格是套取現金最快的方式(總是要還錢) 這些專業人材也是知道就算是有技術授權,也是不可能取得最新的技術 只有從生產的過程中去學取/獲得新的經驗,再從中"開創"新的專利,這是很無奈的...... 最大的問題在於員工 台灣IT產業的員工一段話行容,說到專業頭頭是道,明天在那我不知道 跳槽風氣太嚴重的,簡直是要求什麼辦不到,就跳槽給老闆看(比喻) 台灣IT產業中有全球有名的"員工配股"政策,這個政策一開始是要吸引國外技術專業來台灣的 國外的技術員跟台灣出身的技術員的跳槽行為比較起來,台灣是NO.1 外籍的只要薪水好過原先國外的工作,配股也還不錯,再加給個車子/房子都留下打拼 台灣的只要沒有簽合約,可能因為中午去應約吃個飯,下午就遞辭呈 當然啦.............台灣籍的薪水福利比不過外籍技術員,這也是人比人氣死人的事 ![]() 這樣風氣下,當管理階層就算從董事會那爭取到經費從事研發有用嗎? 很多人都是坐東望西,研發歸研發,有了握著暫時不公怖,當作跳槽或加薪的籌碼 這種事情總是一而在在而三的發生,這樣子老闆還幹的下去嗎 在看看台灣的工研院內部,號稱技術研發國立的喔.........還不是照跑 國家給經費去挖歐美華人甚至台灣留學生回來,以高薪/優握的條件請來,目標只有一個:研發 可是有用嗎???看看光電所 rz...............英群/AOPEN/ASUS早就去技術合作兼挖人,建興一次殺光光挖出來 rz整個所有能力的都走了,剩下來的還能幹嘛,說難聽的只剩掃地的沒走其他都走了 當然啦這原先就是準備要讓台灣企業挖的,只是.........當這些人走到產業界不在學術領域 還能有多少人能夠持續作研發的工作,到最後還不是買技術再更改技術 話說回頭,也沒幾個人願意蹲下來先過苦日子,看到同期的甚至是同學 一個一個無形中比較薪水,車子一台接一臺,房子也在比豪華,親友也會說:我家的XXX一個月多少又多少 這叫蹲在研究室天天搞12小時以上,身旁盡是一堆冷冰冰的儀器,動不動就是有毒溶劑 而薪水又比不上同學/親人下....................情何以堪,能不跳嗎 看看日本,以個古老的終身雇用(現在改變了一些),員工當然願意留下 看看南韓,三星一句口號,人家的員工是在自動比加班,天天想的是要創新不斷的創新 一隻手機弄到打開一個LCD,合起蓋子又是一個LCD 音效可以改流行音樂,MIDI不夠用MP3(WAV吧) 電動不在枯燥那幾個,可以上網下載想玩那個就那個 加了拍照功能不夠看,最好能傳圖片最好能傳兼視訊 目標就一個,讓你全世界都用它的手機,而且不離身,就算上廁所坐車.......眼睛永遠在手機上 當初他們這樣幹適逢經濟風暴後,三星搖搖要倒不倒..... 那些人薪水雖不是一點點(台幣4萬多),可是天天加班開會作研討,就是要創新 如果是台灣人..........................4萬 天天沒日沒夜,出辦公室不知今天幾號 早跳了啦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485
|
引用:
的確如此~~ 大多廠商都是重視及時的收益~ 很少有眼光放得較遠的在從事研究~ 畢竟研究要投入大量資金~但不一定有合理的回饋!
__________________
小黃會員卡號:34806370 請服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