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5 您的住址: 大陸客
文章: 13
|
![]() [影事隨想] 再也不看蔡明亮了
本不打算再買再看蔡明亮的電影了,倒不是嫌棄他的電影悶,卻總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排斥和不適。可是自個真有點不爭氣,看到封面有一個紅卜蔔的大西瓜,還是把這《天邊一朵雲》給拿下了。看完這片子以及相關花絮,忽然茅塞頓開,總算是整明白了為什麼我會不喜歡這廝的電影了。 法國人一提起他們沒落的電影新浪潮,最愛把臺灣電影抬出來,並認為臺灣是他們不折不扣的衣缽後繼。到今時今日,候孝賢狠狠的離開了這片幾許鄉愁幾許憂的土地,跑到了日本卻向人家的大師拜叩;楊德昌除了他的無性愛情還時常被津津樂道,已經久無人事了。唯獨蔡明亮,一直堅持著為自己樹牌坊,本倒該算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 蔡明亮的電影,我只看過《愛情萬歲》、《洞》和《天邊一朵雲》,發覺此人的電影形式上雖能體現出對社會生態的敏銳感觸,但其手法是用一種冷漠的逼視,狠狠地、毫無憐憫地將事實剝落拋在觀眾面前。這肯定跟他本身並不算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有關係,除了宣洩來自他心深處的對臺灣社會和群眾的疏離、孤寂、冷漠的心情外,毫無任何情結可言。他只當自己是一個高傲的旁觀者。 相比之下候孝賢的作品中,有一種失落、念舊、無奈的心境,但仍然有自強不息的鼓勵和繼續生存的勇氣。楊德昌是這三人中我個人唯一欽佩的導演,他的作品儘管我只看過《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和《一一》,但卻深刻感受到他發自心底的誠懇。此人是上述三人中唯一我認為真正具備所謂“人文關懷”的導演,儘管我始終認為“人文關懷”是一種很不知廉恥的偽善。 我還為那個長期追隨蔡明亮打拼的李康生感到有些心酸。花絮中有一段拍攝他頭頂一個大大生殖器官被一堆胸戴漏斗的女人追趕還得表現出一份興奮的憨態,CUT鏡的時候從他的表情看得出來,其實他已經厭倦了;在對臺灣藝術大學的討論會上,他這麼說:“大家不要以為拍這種片子我賺到了,其實,那兩個女人,一個曾經演我的媽媽,一個是我不喜歡的那種類型,還要在大家面前做……”,這話我想應該是他的心裏話吧。 ……………………………………………………………………………… 2005.07.26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2
文章: 199
|
發錯區了吧
1234567890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5 您的住址: 大陸客
文章: 13
|
噢,抱歉抱歉,麻煩哪位斑竹能幫忙轉過去,謝謝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