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122
|
![]() 由於很討厭熱門景點帶來的喧囂感,魚丸哥平日並沒有逛街出遊的習慣,頂多就是逛逛吃的,去唱片行看看最近出了哪些專輯和電影光碟,再不然就是走進書店吹吹冷氣,快速地把最近的暢銷排名瀏覽過一遍,然後搜尋是否有值得一看的書。
基本上,要讓魚丸哥願意掏錢買單的書,起碼要通過兩道關卡。 首先是書名和封面文案是否能夠勾到我的魂,激起想要從書架上拿出來翻閱的慾望,這是第一道關卡;其次是大致瀏覽過後,還能不能夠維持想繼續追讀下去的熱情。兩個條件都成立的話,我就會毫不猶豫地把書拿去櫃檯結帳。 ![]() 《超譯韓非子》/永井義男著 ![]() 《超譯韓非子》封面文案 ![]() 《客戶不想說的真心話 才是你的成交密碼》/張潛著 ![]() 《客戶不想說的真心話 才是你的成交密碼》封面文案 ![]() 《好男人病毒》/江建勇著 ![]() 《好男人病毒》封面文案 以下,魚丸哥便把過去一、兩年間閱讀的心得和分成三個樂趣,跟大家做個簡單的分享。 ![]() 《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古賀史健著 首先是『矛盾』的樂趣。當我們看書達到一定的數量後,很容易會發現各家之言的矛盾之處。比如說許多傳統的人際溝通書籍會告訴你多多讚美別人會有哪些好處。但近年來在台灣代理出版的『阿德勒心理學』相關書籍則認為,應該用“鼓勵”來取代“讚美”。 “讚美”的例子,就像是“我覺得你這次表現得很不錯。”、“幹得好,下次繼續保持!”…等等。 “鼓勵”的例子,則像是“這次也堅持到了最後,大家都為你感到開心。”、“XX先生﹙小姐﹚這次的成果,讓我們感到與有榮焉!”…等等。 ![]() 《向阿德勒學習部屬育成心理學》╱小倉廣著 那麼,兩者之間的差異何在?在『向阿德勒學習部屬育成心理學』這本書裡面給了我們很明確的解釋。書內的第47、48頁裡提到,“稱讚”是基於上下關係,以自身的觀點為基礎透過評價的態度來實行;“鼓勵”則是對等的橫向關係,站在對方的觀點透過同理心的態度來實行。 怎麼樣,感覺起來是不是也有幾分道理呢? 有別於過去提倡“正能量”的心理勵志書籍,最近也開始流行反其道而行的“負能量”觀念書。當中最有代表性的非『每天來點負能量』這本書莫屬,從生活中的各 個實際的方面,用略帶戲謔的口吻,講了很多人平常不敢對別人說的真心話,提醒讀者在追求目標之餘,也別忘了回頭看看現實殘酷的重要性。 對於不同書籍所提倡的各種看似互相矛盾的觀念,我們沒有必要刻意去選邊站,然後完全否定另外一種看法。魚丸哥認為,沒有哪一種觀念一定是最好的,你得問回你自己,在什麼時候用什麼觀念較好?並不斷地從實作中累積經驗,進而提煉出屬於你自己獨有的見解。 書本上的知識像是一種工具,你要懂得如何在生活上利用這些工具,而不是反被這些工具束縛了自己。 前述的情況當然也有例外。比如說,有些作者的功力是屬於比較菜又沒有自知之明,而且由於該門領域的知識可能剛好並不是太熱門,這種半吊子功力的作者便用以管窺天之見來寫作出書,結果自然是誤人子弟! 這種因為功力高低而產生的矛盾,如果不是身為該門領域的行家,要察覺出書本內容的問題所在恐怕是不太容易。 就以五子棋這門領域來說吧!在沒有任何規則限制的情況下,先下者必勝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網路上也早有各種開局的必勝棋譜可供查找。 可惜的是,多年來仍有少數倡導無禁規則的五子棋書籍流通於市面上混亂視聽。該書立論的基礎已有明顯紕漏,你又怎能期待讀者讀完之後能有任何啟發? ![]() 《五子棋竅門》╱坂田吾朗著 第二個樂趣是『雙向』。顧名思義,任何資訊上的利用都有其特殊的雙向性,就像是你從『五子棋竅門』這本書習得各種攻擊技巧之後,你會很自然的理解怎樣的棋形會比較容易獲得勝利,接著你就會知道何時該提早預防對手做出那些危險的棋勢。 換句話說,你學會有效率的攻擊之後,也間接補強了這個防守能力的附加價值。 ![]() 《學心理學家看懂肢體動作30堂課》╱Yvonne de Bark著 人際溝通裡面有一個非常有名的“麥拉賓法則”,說明了語言在交談時的影響力只有7%;語氣佔了38%;而肢體語言則佔了最大的55%。 假設你剛看完了解讀肢體動作的相關書籍,了解了關於察言觀色的一點基礎知識,就算你之後透過不斷練習觀人入微的技巧到了很熟練的地步,書本上的內容充其量你也只能算是用到了其中一半。 那麼,另外一半呢? 另外一半指的是,你能不能夠反過來,利用肢體與對話上的相互搭配,把想要傳達的意見透過適合的方法傳遞出去? 比如說,這裡有A和B兩個方案可以選擇,而你想暗示目標對象選A。 該怎麼做呢?很簡單,你可以在口頭上告訴對方︰「這裡有兩個選擇,你可以選擇A,也可以選擇B。」 關鍵的重點在於,你在說“選擇A”的同時,手也順勢往A的方向指一指;在說“選擇B”的同時,搖一搖你的頭。 根據“麥拉賓法則”的理論,語言在交談時的影響力只有7%,肢體的影響力則高達55%! 所以我們可以看回前述的做法,當你在說“選擇A”的時候,語言和肢體都同時表達了肯定的態度;但是在說“選擇B”的時候,語言上你雖然是明示了對方“要”選擇B,但肢體上卻暗示了對方“不要”選擇B。 這一影響對方決定的簡單技巧,可以在各種不同的情境裡做創意的搭配,活用於你認為適合出手的任何時機。 最後一個樂趣則是「參照」。作家一般在寫作的時候,很難做到完全面面俱到的程度,為了版面上的精簡或其他因素,常常會把許多他認為不必要的內容刪掉。 因此很多時候,當我們在初修某一領域的入門書籍時,常常會覺得好像缺少了什麼,似乎看得不是很懂。 不用擔心,因為包含魚丸哥在內,很多人都跟你我有同樣的問題。 ![]() ![]() 其實如果真的想要打好基礎,我的建議是同一領域的入門書籍,你至少得看完三個版本以上才夠。理由是正常來說,這三本入門書必然有其不同之處可以相互參照,你所學的知識相對來說會比較來得完整。 ![]() 《影響力遊戲》╱Henrik Fexeus著 在『影響力遊戲』這本書裡面談到,一件事情只要你重複說的次數夠多的話,是可以間接影響到其他人也開始錯覺你說的話好像是真的。 這其實很容易理解,在各國早期的威權時代裡,統治者不斷灌輸給民眾類似“君權天授”的觀念,從學校的課本到各式的媒體資訊,每天鋪天蓋地不斷的對百姓進行催眠後,影響的成效是顯而易見的。 ![]() 《寫入人心 先讀心再下筆,沒有無法打動的對象》╱DaiGo著 而在『寫入人心』這本書裡面也提到這個技巧,特別的是它提到了這種重複的做法如果是拿來寫文章的話,有一個絕對不能犯下的致命錯誤,就是同樣的說詞不能使用三次以上。 真的要用的話,就用相同意義的說法和同義詞來做表現,否則很容易使對方感到厭煩。 ![]() 《奸的好人系列書》╱江健勇、李民傑著 由馬來西亞作家江健勇和李民傑合著的《奸的好人系列書》裡面就有不少的詞語變換和故事手法來重複推銷他們另外開辦的課程,算是運用這個重複技巧的一個佳例。 此外,『影響力遊戲』也提到了另外一個有趣的觀念,就是“當所接收到的資訊越容易理解,就越可能認為它是真的。”這點也充分解釋了為何政客的謊言總是能騙到不少信眾,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他們所講的騙話簡單易懂。 ![]() 《印象洗腦術》╱江健勇、李民傑著 而在『印象洗腦術』一書中也更加具體的傳授你如何利用《陰陽二分法》把很複雜的東西簡化,而且簡化得很漂亮,三言兩語就講出其精隨,使人認定你是一個深具智慧的紳士。 再搭配書裡面《假邏輯》技巧運用得當的話,更會使人錯覺你講的話好像很有根據,詳細的內容就請讀者自行尋找該書來修練了。 無獨有偶,五子棋書的相互參照性同樣也是十分多元。 ![]() 想學習具層次感的五子棋攻防技術和定石棋譜的基礎知識,可以參考前面提過的那本《五子棋竅門》;想了解哪些是初學者常犯的低級錯誤,以及一窺專業高手是如何在棋盤上展開激烈搏殺,《五子棋入門》的最後一個章節應當可以滿足您的求知慾。 ![]() 本身已有一定水平,想繼續往上提升的愛好者,由大陸頂尖好手戴曉涵撰寫的巨作《方寸之間》絕對是不二首選。書內對於行棋方向的思考、計算能力的鍛鍊和心理戰術的運用…等等的內容均有十分獨到的見解,稱得上是一本五子棋界的“天書”! 曾經邀請某位朋友到我的租屋處閒聊,順便給他看看我一些收藏的影片和其它東西。當他看到我書架上的某些書類時,說了一句讓我意想不到的話“我覺得你這些書都沒有用”。 這句話除了使魚丸湯內心發出無數次的感嘆以外,也萌生了許多想法。 看書到底有沒有用,我們可以從兩個相反的方向來探討︰內和外。 對內,你能不能夠利用書本上的知識和你過去累積的人生經驗相互驗證,整合出一套屬於你自己新的價值觀念,並且用這套新的價值觀念重新看回你過去所經歷過的某些事件後,突然激盪出一種恍然大悟的感受? 對外,你能不能將書本上所傳授的技巧,從日常生活中透過反覆的實作練習後,在該項技術領域裡獲得具體的進步?或者,如果你看的書是屬於學術知識類別,你能 不能將這些知識消化並整理後內化為你自己的一套架構,並將這套架構用你自己的個人風味把它給講出來?甚至是,你能不能讓你的聽眾在聽你講完後,產生出一種 對你的某些觀念有所啟發的感受?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我家
文章: 2,584
|
《奸的好人系列書》
那幾本我有買 看不懂 是我的答案 覺得講了部分 一部分又要你自已去找 對我來說是有看等於沒看 現在被我拿來當聖鬥士玩具的墊高用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5
文章: 5
|
有些書要看你從事的行業,從實務學習獲得更多。
我歷經過人事鬥爭,有人要搶半導體客戶經理職務, 但我耐心經營客戶,主管第一通電話就找我,那只有:信任和成績 。 書上寫的不一定錯,有些是通則常識,看過後別當聖旨,現實環境歷練更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122
|
![]() 引用:
哈…這套書小弟剛看的時候也跟您有一樣的感受。 書裡面很多內容不是要你從另外一本書上去看,不然就是暗示你要去上他們的課程然後才會告訴你。 不過也因為這套書的關係,認識了NLP這門學問和養成了閱讀的習慣。 我後來是開始用學習的角度來重新看回這套書,觀察他封面文案的寫法,以及試著去拆解他到底哪些句子在用NLP的語法來影響讀者…等等,倒也讀出了另外一番趣味。 引用:
網兄您最後一行的內容,與小弟專精的下棋經驗完全吻合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