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045
|
![]() 不知道為什麼今年突然有這麼多經典老片以數位修復版重新在戲院上映:
稍早有奇士勞斯基的雙面薇若妮卡, 接著是新天堂樂園(我帶我女兒去看,結果父女兩個在電影院哭得亂七八糟,怪難為情的), 中間還有日本導演北野武的作品系列, 然後是奇士勞斯基的藍白紅三色系列, 月底還有盧貝松的碧海藍天。 最新的消息是很多人心目中視為經典的日本導演岩井俊二名作情書下個月也要上映了,認識好多朋友都超愛這部電影, 這部片子在描寫暗戀方面真的是神作,含蓄卻又生動,相信觸動不少人對於情竇初開少男少女情懷的回憶。 對影迷來說真是一大福音,畢竟在大螢幕觀賞就是和在家看錄影帶、光碟的感覺不一樣,不知道接下來還會有哪些經典作品推出數位修復版。
__________________
================= 我從來不把錢當錢看 我都是把錢當命看! ![]() ================= 所謂理論,就是大家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不通 所謂實務,就是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得通 本公司已經完美結合了理論與實務: 什麼都行不通,而且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1,134
|
盧貝松的碧海藍天,當年在電影院看過,雖然很喜歡,但是已經很難找到當年台灣電影院上映的版本(好像BEE大手邊還有)。台灣當年上映的版本是118分鐘的美國版,是由洛基(Rocky,1976)的Bill Conti配樂,而不是盧貝松的愛將Eric Serra,該片法國版是由Serra配樂。168分鐘的導演版(Serra配樂)發過美版DVD,買來看了之後卻沒有電影院版本的感覺,後來才知道美國版與法國版差很多。所以,如果台灣將在電影院上映的修復版本是當年Bill Conti配樂的版本,我會想進電影院再看一次。
對於樓主這句話「畢竟在大螢幕觀賞就是和在家看錄影帶、光碟的感覺不一樣」,我其實不太認同,只能說,時代已經不一樣了,經常買票進電影院的觀眾已經愈來愈少了,尤其是年輕世代。當然,電影票愈來愈貴,其他相對經濟實惠的娛樂方式愈來愈多...都在持續影響電影院的生意。 李安的新片採用3D、4K以及120 fps(每秒120格畫面)超高幀率的超高規格拍攝,4月下旬的全美廣播業者聯盟(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roadcasters,簡稱NAB)年會播放了該片11分鐘片段,李安在會場發言提到:I hope we can deliver multiple versions that benefit everyone, even down to the iPhone,連iPhone都被李安提到,顯然大導演也注意到使用手機或平板看電影的觀眾已經愈來愈多。 電影院觀眾逐年減少,連好萊塢大片都救不起來,在景氣不佳的台灣也出現官方介入「拉抬」電影院生意的動作。下面是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上個月中旬推廣電影院網路訂票新聞稿的網路連結,新聞稿表面看來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但隱藏在字裡行間的其實是天龍國的電影院生意不佳。景氣很差,大家花錢愈來愈小心,台北市一張電影票若沒有使用任何優惠就要至少300元,已經不再是平價的平民娛樂了。 http://www.tpedoit.gov.taipei/ct.as...13244&mp=112001 而樓主提到的這些電影,現在都算是藝術電影的範疇,但現在除了一家獨大的米老鼠之家以外,其他的好萊塢大片多多少少都受到觀眾減少的影響,藝術片的生存更加困難。下面是The Hollywood Reporter(THR)最近報導的網路連結,內容是英國的藝術電影片商Metrodome Group申請破產保護的新聞。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nkruptcy-920299 下面的網路連結,則是另外一家藝術電影片商Fortissimo Films申請破產的新聞,報導特別提到這�***商就是當年將王家衛(Wong Kar Wai)、徐克(Tsui Hark)等人介紹到歐美電影市場的片商。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mo-films-920300 藝術片商面臨生存危機,拍攝藝術導向電影的編導也面臨生活壓力。變腦、蘭花賊及王牌冤家等片的編劇Charlie Kaufman,這三部電影都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劇本獎的提名,並以王牌冤家一片獲獎。下面是THR上個月初一則報導的網路連結,內容則是Kaufman抱怨愈來愈難在獨立製片界找到工作。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iderably-909267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12 您的住址: 頭昏昏的,身體也不受控制
文章: 721
|
時代在變~~
那些經歲月醞釀的好酒,就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以後的人不會拿來喝,只會當古董看 如果,獨立片商一家家的倒是趨勢 那麼,就該是改變生存法則的時候 換個方式,也許不在戲院播,而是......... 也或許,設個網站平台募款,資金到位才拍;期限到,資金不到位,就還錢給出資人 就是.....當某種方式,面臨衰落;正代表另一方式的崛起 VR來了,也許電影情節不必然要照單全收,可以選擇劇情、結局
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過了3分之2,最重要的不是要過怎樣的生活 而是能過怎樣的生活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802
|
盧貝松的碧海藍天,當年在電影院看過,雖然很喜歡,但是已經很難找到當年台灣電影院上映的版本(好像BEE大手邊還有)。台灣當年上映的版本是118分鐘的美國版,是由洛基(Rocky,1976)的Bill Conti配樂,而不是盧貝松的愛將Eric Serra,該片法國版是由Serra配樂。168分鐘的導演版(Serra配樂)發過美版DVD,買來看了之後卻沒有電影院版本的感覺,後來才知道美國版與法國版差很多。所以,如果台灣將在電影院上映的修復版本是當年Bill Conti配樂的版本,我會想進電影院再看一次。
感謝BEE爺當時給我一片...的確此片讓我著迷就是的BILL CONTI配樂..但要再看到此片以此版發行可能機會渺茫了吧?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13
文章: 1,231
|
[QUOTE=Ivanshan]盧貝松的碧海藍天,當年在電影院看過,雖然很喜歡,但是已經很難找到當年台灣電影院上映的版本(好像BEE大手邊還有)。台灣當年上映的版本是118分鐘的美國版,
************************************ 碧海藍天 我剛看了開眼, 8.26星期五 在台北的藝術院線, 及高雄的台鋁影城上的是168分法語版… 台灣藝術電影的市場, 我個人的觀察是沒那麼悲觀, 畢竟她的規模不算太大, 而且長期經營已經培養出一批死忠影迷… 台北真善美最近又大改造重新翻修過, 新開幕,台北南港的喜樂時代電影院, 還有高雄的台鋁及駁二影城, 也有部份影廳長期放映藝術電影…. 很多外語片的藍光版, 它的影音效果也是很不錯的… 如果這些藝術電影院, 也能多注重其放映效果, 相信更能提高在戲院看藝術電影的享受… 今年很多經典老片重新上映, 票房都很不錯, 新天堂樂園 台北市已經破200萬, 巴黎野玫瑰 台北也逼近140萬… (這還沒包括 將來發行藍光 DVD 及線上影音的收入) 在中南部看電影, 大部分都使用團體票, 我每週進戲院看1次電影, 如果只計算電影票的花費, 應該千元還有找或1000出頭, 還好啦!! 可以負擔, 我還是比較喜歡在戲院看電影!! 謝謝分享….!! 此文章於 2016-08-24 11:46 PM 被 嘉義人 編輯.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13
文章: 1,231
|
另外補上"碧海藍天"全台上映戲院....
台北光點華山電影館 台北國賓長春影城 台北誠品電影院 台北南港喜樂時代影城 台北信義威秀影城 高雄MLD台鋁電影院 台中大遠百威秀影城(延後一週上映) TKS!! 此文章於 2016-08-25 12:05 AM 被 嘉義人 編輯.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045
|
引用:
其實我個人這幾年越喜歡進電影院看電影,主要是因為覺得在電影院裡可以短暫忘掉外面的紛紛擾擾,靜下心來享受放空的感覺, 這是其他觀影方式無可取代的優點,在家看影片往往無法一片到底看完,中間常會有一些干擾(媽媽要我幫忙搬東西、太太要我去倒垃圾, 或是看到一半有電話打來,不得不暫停) 每個人的情形都不一樣,當然不會每個人都和我有一樣的想法,不過也因為至少經濟上我不愁吃穿,進電影院看電影這樣的消費我還負擔得起, 覺得年紀比較大以後,該給自己一點福利就不要顧忌這個顧忌那個,也算是給自己的一點小確幸。 前陣子心血來潮,算了一下我去年進電影院的次數,結果是一年去電影院29次(但只有26部片子,因為其中有三片看兩次), 今年還沒算。 今天電影的經營環境的確越來越艱困,趁現在有得看就多看吧!至少我是抱持著這樣的心態。
__________________
================= 我從來不把錢當錢看 我都是把錢當命看! ![]() ================= 所謂理論,就是大家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不通 所謂實務,就是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得通 本公司已經完美結合了理論與實務: 什麼都行不通,而且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1,134
|
引用:
對於好萊塢六大來說,由於製片成本加上全球行銷費用漲勢驚人,電影院的收入仍然很重要。美國的獨立製片則是從幾年前就開始採用包括在iTune上架的VOD,以及電影院同步上片的方式,好萊塢也曾經希望比照辦理,但是幾家大型連鎖戲院揚言全面抵制,環球的神偷軍團曾經希望在院線上片三週後,以60美元的高價位進軍家庭的客廳,但仍因被揚言抵制而罷手。所謂的臥虎藏龍續集,當初發佈消息時預定北美將在Netflix以及IMAX同步上片,北美將會有超過350個IMAX放映廳聯映,結果到了正式上片當天,據說北美只有不到10個IMAX廳放映該片,原因其實很簡單,IMAX賣出的放映設備絕大多數都安裝在幾個大型連鎖戲院,這些連鎖戲院既然抵制,當然也不會讓旗下的IMAX廳加入聯映,總部設在加拿大的IMAX能掌控的放映廳相當有限。 今年初開始推動的Screening Room,其實差不多就是串流(stream)形式的VOD,想當然又遭到北美的戲院業者反制,連好萊塢也不認同,至少檯面上不會公開表態。Screening Room不受青睞的原因,我想應該是與主要推動者Sean Parker有關。Parker的「豐功偉業」之一,就是創立了Napster,Napster某種程度來說算是摧毀音樂產業的元兇,上個世紀末時歐美音樂產業有六大(環球、寶麗金、BMG、Sony、EMI、華納),現在只剩下環球(與寶麗金合併)、Sony/BMG以及華納(與EMI合併)三大,而且獲利模式仍不穩定,利潤也大幅縮水。原本的六大與目前的好萊塢六大關係密切,Parker已經搞垮了音樂界,好萊塢當然不會讓他再來搞垮電影界。 西洋音樂天后畢昂絲幾年前曾經有過一項創舉,就是無預警將新專輯直接在iTune上架,雖然有北美的大型連鎖店Target抵制販賣實體版本(CD與黑膠),但據說銷售情形仍然不錯,她之後又再玩了一次。當時Variety曾經有一則專題質疑好萊塢是否可以比照辦理,也就是讓大片在毫無宣傳的情形下,突然丟到戲院放映,結論是在現實中的可行性很低。 網站募款的方式早就在美國行之有年,電視影集Veronica Mars電影版即曾藉由此方式集資,雖然達到華納要求的募款下限200萬美元(達到下限則願意代為發行),但華納完全沒有投資電影版一毛錢,電影版的全球票房351.7萬美元,募得款項卻是570.21萬美元,全數用在影片製作。 至於VR,先不論屆時會提供什麼內容,但顯然到好萊塢手上又會是一種premium產品,也就是要另外再加收票價的產品,就像3D、巨幕版(IMAX、北美的Premium Large Format、中國巨幕...)、震動坐椅版(D-Box、4DX以及MX-4D)一樣。是嫌現在的電影票還不夠高貴嗎?3D現在全球市場只剩下中國地區仍然風行,北美從2011年暑假就開始衰退了,海外多數地區也在衰退中。 引用:
200萬元台幣對於藝術電影來說,不算是難看的數字(實際上好像是197萬元),但是這代表有多少觀眾購票進場?我的估算大概是7000人左右,最多不會超過8千人。扣掉戲院分帳後�***商大概只收回六位數的鈔票,更不要提還有其他的支出(購片成本、字幕翻譯、行銷...)。 至於所謂BD、DVD、線上影音等收入,我其實很好奇現在還有多少人會買BD或DVD,更不要提BD/DVD還要花錢製作、包裝、行銷...;至於線上影音的收入有多少,我看可能是杯水車薪吧?我家MOD的『電影199』這個月已經將新天堂樂園修復版上架,由於我去年中續訂MOD時獲贈電影199,所以我完全不需要付費就可以隨時觀賞裡面的所有電影、包括新天堂樂園修復版在內,而且在期限內(應該是到年底,屆時很可能會再延期)無論看幾次都不需要再另外付費。我打算下個月來看,一方面看一下所謂修復版在我家130吋的Full HD投影銀幕上的畫質表現,另一方面看一下25年前曾經有的感動如今安在。 至於藝術電影院的影音效果,我想畫面應該不會太差,問題只有音響。如果這些藝術電影是安排在連鎖影城放映,相信只會安排在小廳,因為影音效果較好的大廳大概都在放映好萊塢大片,不止是藝術電影、連其他獨立片商的電影大概都搶不到大廳。幾年前與友人用招待券在京站威秀看了詭屋一片,當時很喜歡這片,後來趁港版BD特價時買了一張回來,沒想到港版才有的Dolby TruHD Advanced 96K upsampling音效出奇的猛,有好幾個場景可說是我家客廳狂震,尤其是第三幕的群魔亂舞開始到片尾字幕出來前,10個喇叭都很忙碌,音效遠勝京站的小廳。(也許嘉義人想知道,樹大招風的港版BD也是Dolby TruHD Advanced 96K upsampling,所以才會「幾幕音效比較強烈的場面,讓我家牆壁的畫為之晃動,聽的很過癮~」,若是在台灣的戲院應該不會有類似的效果,除非是在大廳播放) 引用:
喜歡進電影院、也找得到想看的電影而且又負擔的起,那是一種福氣。在上個世紀末大概有至少十年,我每年都會進電影院看上百部電影,但到了這個世紀則是愈看愈少,租片看的機會愈來愈高,因為值得進電影院看的電影愈來愈少,尤其是最近五、六年,絕大多數的好萊塢大片租回來看了之後,至少95%的電影都讓我慶幸當初沒有花兩、三百元到電影院看。雖然愈來愈挑剔,去年只進電影院8次,但仍有2部電影看完感到後悔(原力覺醒以及復仇者聯盟2,還好後者是用招待券),今年目前只進電影院看了5部,只有死侍還算讓我滿意。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452
|
陋巷風雲
![]() 陋巷風雲 Paradise Alley 本片是席維斯史特龍的導演處女作,他不但身兼編、導、演三職,甚至還演唱電影主題曲。 製片: 艾德華布雷斯曼 導演 編劇: 席維斯史特龍 Bill Conti配樂 演員: 席維斯史特龍 (主題曲) Lee Canalito 喬伊斯·英格斯 亞曼艾桑提 片長:107分 劇情簡介 席維斯史特龍與艾蒙亞森特飾演一對在生存邊緣掙扎的兄弟,安妮亞契則飾演他們的夢中情人。 兩兄弟為了心中一舉成名的慾望,而加入夜間俱樂部中殘忍的摔角比賽,而當時正值二戰後, 生活因此更加艱難...。 內嵌繁體字幕地球唯一的 連結都是百度分享 http://pan.baidu.com/s/1mhIdVKW 碧海藍天 ![]() 因為數位版權 美國只簽到 LD 跟美戲院版 DVD 問世他們不會多事 本版是 德國修復的 BD 母版轉成 Bill Conti配樂 內嵌繁體字幕 http://pan.baidu.com/s/1hs9EPtq 八十一年代 人生 ![]() 也是由德國版本取得 修剪掉了 30 分鐘廢戲 http://pan.baidu.com/s/1sljEfgx ******************* 以上都是戲院頭次演出版本 電影會如此火紅 如同銀翼殺手 因戲院版太好才流傳的 本主題不就是談的戲院當時的感受嗎? 我唯一嗜好 就是泡電影院 不看電視 跟任何文字導讀 得來的品味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8
文章: 792
|
碧海藍天我記得看過最好的版本是 1080i mpeg2 的 US 版本.......效果還滿好的.......
歐洲版配樂感覺就是好不起來........ 類似的像很久以前看 2001 太空漫遊也是覺得配樂很不錯........ 有次在唱片行看到有原始配樂者作的初版配樂發售(後來被導演整個換掉)......... 看在唱片後面推銷用詞講得原作者多麼嘔心瀝血寫了初版配樂卻被換掉........ 現在重見天日上市發行........想說就聽聽看........ 聽完只能說......換得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