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音效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shirock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367
聽力門檻檢驗網站,練出一副好耳朵

在友站看到這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4650438
聽力門檻檢驗 http://www.klippel.de/listeningtest/lt/
分別播放原音和加入雜訊失真的音樂, A/B test 讓你選擇沒有失真的。
參與測驗者的結果會以長條圖顯示,你個人的結果落點會以紅色標記。

我的聽力門檻是: -45db


我的設備如下:
個人的一般桌上電腦,用內建音效卡的光纖孔,輸出數位訊號給 TEAC UD-H01 。
TEAC UD-H01 訊源 -> Yamaha CA-S1 前級 -> Sansui AU-X901 後級 -> 雅瑟 CP-730 喇叭。
電源線都是原廠的,前後級都是不可換電源線的古董機。
訊源和前級是插在蓋世特排插(最便宜無濾波的那款),再接上降壓到100V的平衡式隔離變壓器(拍賣上找的店家)。

不算電腦,整套設備含線材不超過5萬。絕不發燒。
ps. 我的設定是網頁音效都走內建音效卡->光纖數位線 -> DAC 。foobar2000才直接用USB-DAC。

個人想法:
測驗時應調整音量到適當的音壓,大聲但沒有壓迫感。我測驗時,音量旋鈕轉到12點鐘位置。
這個檢驗會重複讓你聽同一首歌的原音和加入雜訊的失真音樂。但人耳很快就適應聲音,一般來說會愈選愈快。
一般音響玩家的系統均衡度如果沒有什麼大問題的話,門檻應該都會落在後段 (hard to hear)。
不需要昂貴的設備,就能給你一個足夠分辨聲音雜訊的穩定均衡的音響系統。
各種調音器材,不是在解決失真問題,而是在找出你對聲音的偏好僻性。
保護聽力,少聽耳機。

這個測驗得到聽力差的結果時,先別認定自己是木耳。
我當兵時受過無線電報務士官訓(聽摩斯碼),那時就知道人耳可以練出對聲音的敏感度。
只要聽力不是永久受損,趕快調整更換設備,還有機會練出一副聽出好聲音的耳朵。
     
      
__________________
訊源: TEAC UD-H01
擴大機: Yamaha A-S1100, Yamaha CA-S1, Sansui AU-X901, Sansui AU-777D, Proton AP-1000, Proton AA-2120, Marantz PM-750DC
喇叭: 雅瑟 CP-730, S-520
耳機: GRADO SR-225i
德城 Lelio AV 2300 銀訊號線; AV-2100 銅訊號線; Three Hearts T3 喇叭線, 谷津 AC Filter
舊 2015-12-24, 05:14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hirock離線中  
u3350829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2,332
可以訓練自己的耳朵來聽出聲音的微小差距嗎?
這樣的話換個角度來說,如果你不要訓練耳朵
聽不出這些微小差距(看看那突出的中位數人數),
這樣省錢又可以專注在音樂性上面不是更好? XD
況且這種測試都有個問題...就是你不會用測試
的音量當成一般聆聽時使用,也就是說分辨率
在一般情況會大大下降;;;
 
__________________
Es muss sein!
舊 2015-12-25, 07:58 A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u3350829離線中  
Fabio
*停權中*
 
Fabio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S.P.B.
文章: 3,641
要安裝***光才能用喔

是說
那張分布圖一定有問題XD
舊 2015-12-25, 08:07 A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abio離線中  
minnor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5
文章: 3
話說小弟當海軍時也是聽摩斯密碼的
對聲音特性的敏感度真的是可以訓練出來的
從剛訓練時的電腦撥音 到逐漸加快速度
到船上時聽那充滿雜訊的訊號 小菜菜時期錄音機是必備工具
到要退伍時可以在外面七八級浪晃的七暈八素的戰鬥艦上邊吃飯一隻手邊抄報
還可以記憶壓好幾行慢慢寫,這些都可以訓練出來的
所以真的不要懷疑自己木耳,只要生活上不構成影響不用太在意
舊 2015-12-25, 08:14 A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nnor離線中  
shirock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367
補一下圖 (外部連結):
https://onedrive.live.com/embed?cid...AOri0pNWmAICMLs

(實在不想用內嵌方式分享圖,但onedrive現在好像只有這個方法最穩)

引用:
作者u3350829
可以訓練自己的耳朵來聽出聲音的微小差距嗎?
況且這種測試都有個問題...就是你不會用測試
的音量當成一般聆聽時使用,也就是說分辨率
在一般情況會大大下降;;;

確準地說,是敏感度。
比如說我常常聽不同錄音的貝多芬第9交響曲,聽久了,有時就能從一些片段中聽出這是哪個版本。
我有次去聽音響展,某展房在播放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這也是有很多錄音版本流行的曲目),我一聽就問老闆你是不是在播某某人演奏的那張CD。結果還真的是。
不是我有多神,只是因為我剛好也有那張CD,而且是同曲目中最常聽的www

而這個測試會反覆播放原音,也就是會一邊測驗,一邊訓練並提高你的耳朵的敏感度。習慣之後,愈後面就選愈快。我前面還會A/B各聽5~7秒,後面幾乎聽A/B各聽3秒就選答案了。

以我的系統來說,我聽音樂時(特別是古典樂)的音量,基本上就是在12點鐘方向。
不會為了測驗而故意轉到比平常聆聽的音量還大很多的程度。
因為當音量大到對你的耳朵造成壓迫感時,分辨雜訊的能力反而會下降 (也許是保護耳朵的生理機制)。

引用:
作者Fabio
那張分布圖一定有問題XD


這個測驗只測到-45db就停止了。所以聽力門檻還可以更小的人,也都集中算在-45db那一區,才會讓最後一條又高起來。

引用:
作者minnor
到要退伍時可以在外面七八級浪晃的七暈八素的戰鬥艦上邊吃飯一隻手邊抄報

一般沒練過的,都以為我們聽電報時一定是全神貫注,不容半點雜音干擾。
其實啊,一但習慣了之後,都像是反射神經一樣,收到電碼後直接轉成數字buffer在腦中。根本沒在記聲音有什麼不同。

至於金耳、木耳什麼的說法,只是有沒有練過的差別。不是聽力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
訊源: TEAC UD-H01
擴大機: Yamaha A-S1100, Yamaha CA-S1, Sansui AU-X901, Sansui AU-777D, Proton AP-1000, Proton AA-2120, Marantz PM-750DC
喇叭: 雅瑟 CP-730, S-520
耳機: GRADO SR-225i
德城 Lelio AV 2300 銀訊號線; AV-2100 銅訊號線; Three Hearts T3 喇叭線, 谷津 AC Filter
舊 2015-12-25, 10:59 A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hirock離線中  
Fabio
*停權中*
 
Fabio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S.P.B.
文章: 3,641
引用:
作者shirock
這個測驗只測到-45db就停止了。所以聽力門檻還可以更小的人,也都集中算在-45db那一區,才會讓最後一條又高起來。


個人不太能認同這種說法就是
這個測驗以前好像有玩過,我記得他用的曲子選的...ㄜ...

問了一個學過統計相關的朋友,他的意見是最後那組數據應該剔除
這種說法對不對我不曉得就是XD
直觀上我是認同他的說法,因為異常
舊 2015-12-25, 12:12 P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abio離線中  
shirock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367
從統計學來看,右端如果表示到母體的最小值的話,應該是貼到零。
但這張分佈圖並沒有表示到母體的最小值喔,所以不能說異常。

-45db 並不是聽力的最小值,這個測驗還可以再往下-48db, -51db, -54db, -57db, -60db, ...
如果分佈圖的長條繼續往右端畫,那麼圖上在-45db的455人,就會打散到更右端的區塊,然後愈來愈低。
__________________
訊源: TEAC UD-H01
擴大機: Yamaha A-S1100, Yamaha CA-S1, Sansui AU-X901, Sansui AU-777D, Proton AP-1000, Proton AA-2120, Marantz PM-750DC
喇叭: 雅瑟 CP-730, S-520
耳機: GRADO SR-225i
德城 Lelio AV 2300 銀訊號線; AV-2100 銅訊號線; Three Hearts T3 喇叭線, 谷津 AC Filter
舊 2015-12-25, 03:01 P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hirock離線中  
Fabio
*停權中*
 
Fabio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S.P.B.
文章: 3,641
引用:
作者shirock
從統計學來看,右端如果表示到母體的最小值的話,應該是貼到零。
但這張分佈圖並沒有表示到母體的最小值喔,所以不能說異常。

-45db 並不是聽力的最小值,這個測驗還可以再往下-48db, -51db, -54db, -57db, -60db, ...
如果分佈圖的長條繼續往右端畫,那麼圖上在-45db的455人,就會打散到更右端的區塊,然後愈來愈低。


我知道大大說的,但我不太能接受這個說法就是XD
主要原因是:曲子不標準

到最後如果是跟猜硬幣的機率一樣,那樣的累計是無意義的
舊 2015-12-25, 03:06 P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abio離線中  
shirock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367
引用:
作者Fabio
我知道大大說的,但我不太能接受這個說法就是XD
主要原因是:曲子不標準

到最後如果是跟猜硬幣的機率一樣,那樣的累計是無意義的


這跟選曲應該沒太大關係,因為它測的是對雜訊的敏感度,而不是音色的美感。
它並不是讓你去聽哪一個音色比較美。
所以用器材評論的角度去聽這個測驗,可能會被誤導。
例如認為A的人聲平淡,B的人聲有磁性,就選 B 。
但其實A才是原音,B是加了雜訊。
__________________
訊源: TEAC UD-H01
擴大機: Yamaha A-S1100, Yamaha CA-S1, Sansui AU-X901, Sansui AU-777D, Proton AP-1000, Proton AA-2120, Marantz PM-750DC
喇叭: 雅瑟 CP-730, S-520
耳機: GRADO SR-225i
德城 Lelio AV 2300 銀訊號線; AV-2100 銅訊號線; Three Hearts T3 喇叭線, 谷津 AC Filter
舊 2015-12-25, 03:29 P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hirock離線中  
windhm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1,387
引用:
作者shirock
這跟選曲應該沒太大關係,因為它測的是對雜訊的敏感度,而不是音色的美感。
它並不是讓你去聽哪一個音色比較美。
所以用器材評論的角度去聽這個測驗,可能會被誤導。
例如認為A的人聲平淡,B的人聲有磁性,就選 B 。
但其實A才是原音,B是加了雜訊。


-42dB, 在>-30dB時, 感覺是有點破音.
<-30dB時, 就像是另一種音調, 若沒有特別記下原音調, 便無法判別是否有雜訊.
舊 2015-12-27, 06:09 P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indhm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29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