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53
|
![]() 在過去顯卡新一代幾乎上一代的翻倍效能,
但這幾年不再是如此 依等級編號號新卡(例如780、980)大概只有強上一代30~50%左右, 中階卡也差不多如此,更別說低階馬甲到處跑, 就NV來說: 960中階,970、980高階、...後面略, 如果以效能進步幅度在過去來說 960應算入門 970、980算中階 titan X、980ti...以上高階 新卡價格買不到過去效能進步的爽度, 厚黑一點說法,顯卡算是變相漲價 以上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2
文章: 233
|
跟intel最近幾年cpu效能增長的幅度比較起來,
顯示卡廠商算是有良心的. 至少高階顯卡有個30~40%的效能進步, intel一直換腳位,單核也只給你5~10%的提升
__________________
INTEL Q9550 E0 Abit IP35 PRO Ati 5870 Eyefinity 2GB DDR800 2GB*4 HITACHI SATA2 2tb*7,1tb*3, 640G*1 CREATIVE X-Fi XtremeMusic WINDOWS 7 32bit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13
文章: 5,028
|
我覺得還好
反正我也只有喜歡玩的遊戲跑不動才想要換卡 而且現在拿手機的時間比較多 反而殺時間的手遊還玩比較多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1,456
|
大多數的遊戲內顯都能跑,不要求高畫面就好
遊戲是玩內容不是玩畫面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earth,taiwan≠china
文章: 1,853
|
引用:
30~40%也好,30~50%也罷,你們的比較基準是甚麼?? 我的比較基準是"價格",單純以價格和效能做比較,不管原廠給的命名編號,也不管功耗多寡。 簡單的說,就是我花多少錢,能換到多少效能,這樣最實際。 要像我這樣比,嚴格的說要用2個世代剛上市時的價格, 由於顯示卡這種東西不太會降價,除非是像amd現在沒東西能競爭,只好削價求市佔率, 但這情況可遇不可求。 所以我也不會去追查"前一世代剛上市時的價格",僅以當下的價格來做比較。 雖然初步比較時"功耗"不納入考量,但"功耗"絕對是第2輪比較的考量重點, 相同運算能力下,如果次世代的功耗沒有減少30%以上,那也不會誘使我汰換顯示卡。 但是自從direct x 12出現後,對畫面的運算能力不得不追加cpu的差異, 以後評選又會變得複雜一些了。 此文章於 2015-03-30 03:41 PM 被 EANCK 編輯.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441
|
大約蒐集了一些測試資料
http://www.expreview.com/39627.html http://www.gamersnexus.net/guides/1...-dx11-benchmark http://www.computerbase.de/2015-03/...l-core-i7-3960x http://www.3dmark.com/aot/7035 http://www.3dmark.com/3dm/6408937 http://www.3dmark.com/3dm/6379351 還是有不少玩家因這次DX12測試結果仍然還有"偏頗質疑"的專業評語 但終究 還是等實際DX12遊戲及各家驅動優化後 再測試才能見真章 "假設如果" R9 290X真的能跟TAITAN X打平的話(這兩種功耗也差不多) 那以後可以說A卡驅動 值2萬塊了(兩者價差就有兩萬塊左右) 此文章於 2015-03-30 04:46 PM 被 Lancelot_93 編輯.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您的住址: Minas Faen
文章: 2,181
|
引用:
如果你在2005年發這一篇, 我可能會同意你 不過這種文章在2005之後幾乎每年好幾篇...已經談到爛掉了 每一代都效能倍翻的時期, 講白一點, 6800之後就不曾出現過了 6800U => 7800GTX 大概快40~50%, 狀況和 980=>Titan X幾乎一樣 7800GTX => 8800GTX 倍翻了 8800GTX => 9800GTX 基本上沒有任何長進, 就產品線重整 8800GTX => GTX 280 40%~60% GTX 280 => GTX 480 差距大一點, 大概 70%, 不過當初280=>480整整隔了超過兩年, 中間只有285出來墊檔一下 GTX 480 => GTX 580, 產品線小升級, 差距不到20% GTX 580 => GTX 680, 大概30~40% 680以後要這樣看 GTX 680 => GTX 980, 70% GTX 780Ti/Titan => 980Ti/ Titan X, 50% 而就算你用 680=>780Ti=>980=>Titan, 差距也是有大有小 甚至更早時期, GF2 => GF 3, GF3 Ti500=> GF4 Ti 4600 沒有一個是倍翻的 妳要去挑骨頭像 780Ti => 980, 那有更多的例子像 480=>580, 8800=>9800 只能說人會自動美化過去的事物...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10
文章: 2,414
|
引用:
我只能告訴你,就算如AMD單純數量翻倍再拉時脈都沒法做到性能100% UP... 更何況也沒有可能代代給你翻倍升頻率 就像你拿20年前的遊戲用GTX980跑FPS也不會上萬
__________________
新。弱弱的戰績 ![]() ![]()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53
|
![]() 引用:
這麼說真有道理 感謝大大提醒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l 2012
文章: 1,108
|
我覺得廠商不會拼死拼活研究一個產品
再故意把它做爛 看看480 280哪一個不是蕊片成本超高 但問題是每個產品都剛剛好是上代的150% 就覺得這不尋常 不覺得太剛好了嗎 有那麼巧的事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