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系統組件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shadowsfall.tw
Junior Member
 
shadowsfall.tw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8
文章: 824
為入門水冷玩家設計,Thermaltake Core V31 mid-tower 機殼開箱測試

這一兩年開始,Thermaltake 開始推出一系列比較內斂風格的機殼,不全然都是有稜有角的 “電競” 風產品,如曾經開箱過的 Urban 系列機殼。在 2014 年開始,TT 似乎將心力轉回 DIY 市場,參考 modder 意見推出了新的 Core 系列機殼,主要目標為 DIY 水冷玩家,因此在設計上追求水冷排的安裝彈性,因此大量的將硬碟架、Drive Bay 等機構設計成可拆卸的模組化設計,讓使用者可以依自己的使用環境來選擇。再配上前陣子發表的 Pacific RL240 分體式水冷套件,讓人覺得 Tt 有意想要重回 DIY,搶占分砌式水冷市場的感覺。



Core 系列最早是從上位,支援 EATX 的 V71 開始發表,然後是中塔 V51,另外還有一款尚未在台灣販售的 Core V41 外觀規格則位於 V51、V31 之間;然後則是接下來則是這次開箱的,外觀尺寸上較小的 V31,當然內部擴充性的支援也有些差異。另外還有專供 mATX 以及 ITX 機殼用的型號就不在這次的範圍之內。



接下來就簡單對 Core V31 機殼進行開箱介紹以及試裝測試。



產品外箱:



節錄自官方的冷排支援以及規格諸元:




本體:具有透明側版。另外大量孔洞的前面板已經是 Core 系列機殼共通的特色。



前面板部分提供兩個 5.25”,其中一個可轉換成 3.5” 外接裝置;前面板IO 部分則是僅提供兩個 USB 3.0、耳機、麥克風、電源、RESET與燈號。




面板內部:風扇開口完全沒有任何阻擋,螺絲固定孔也是可上下移動微調來配合冷排實裝以後可能多占用的空間,但是前面板內並沒有濾網。




上方的 5.25” Drive Bay 也是可以拆除配合空間需要作調整,或者是用來安裝硬碟或SSD。5.25 Drive Bay 可以透過內部的孔位安裝兩顆 2.5” 硬碟,或是一顆 3.5” 硬碟而不需要俗稱小翅膀的延伸轉接架。



頂部全開孔:濾網為軟性材質並且邊緣具有磁性可吸附在外殼之上,方便拆洗。拔除濾網之後可看到內部開孔為蜂巢狀,風扇螺絲孔位也同樣可移動微調,可支援140mm、120mm風扇或是最大360冷排。




內部架構:內部可見大量模組化設計所需要的孔位,背面開孔與內部強度與目前相近價位配置產品差不多,PCI檔版以及背部水管出入口周邊皆採開孔設計。後方出風風扇為12CM,螺絲孔位也同樣非固定,可以上下微調位置。另外主機板安裝孔使用銅柱,並出廠時已在ATX/MATX 共用孔位預先裝上所需銅柱。








硬碟架部分,Core 系列機殼都採模組化設計,V31配置一個可容納 3 顆 3.5 HDD 的硬碟架,可以依照配置的要求來上下移動硬碟架位置,托盤部分也可透過底部的孔位來安裝 2.5” 硬碟,底層可以安裝兩顆 120mm 風扇,但要注意得將硬碟架底層的滑軌拆除,才不會擋住風道。









下置電源的部分使用制震墊來防震,另外防塵濾網覆蓋面積也加大,以應付來自下方增加風扇的不時之需,不過拆卸上就比較不方便些。




背面部分:主機板底板與硬碟架間以鉚釘固定,背部可擴增兩顆 2.5” 硬碟,當然也能依配置來改變位置。走線孔的部分也相當充足。








配件一覽:



試裝上機:因為僅配置1個硬碟架,所以空間算是相當夠,也有不少空間可以發揮走線創意。散熱器部分使用了全高約在 15 CM 左右的 Venomous X 大概就是上限了。








背部一覽:走線與開孔大致上沒有太多問題,但是硬碟架背部的 SSD 架位置不算太優,容易卡太多線材。另外 3.5” 硬碟區塊因為有多了固定的底板的緣故,即使已經有開孔,使用 L 頭 SATA 線材會有干涉,導致只能使用直頭 SATA 線材。






整體來說 Core V31 展現了高度的模組化特性,對於喜歡高度自由化的的水冷使用者應該是相當討喜,可以針對不同的配置來調整內部元件的位置,在風扇的固定位置上也能按照使用情境因地制宜來微調。另外全機殼大量網孔也提供了相當多樣化的進風管道,因此不管是安裝水冷,或是多張高階顯示卡的環境都可以確保氣流的順暢度。在這價位帶的產品中算是相當有辨識度特點的產品,不同於過去 TT 過度花俏的外觀設計也給 PC MODDER 很多修改空間。



不過話雖如此,過多的網孔代表的就是大量的入塵,雖然可以透過可拆洗式濾網來方便維護,但過細的粉塵長時間累積也是相當可觀,另外前面板也沒有細網目的濾網,因此對於落塵對策是相當需要考慮的部分。



另外雖然是比較偏向展示式的水冷機殼,可能硬碟架的多寡並不是首要考慮事項,但還是希望 Drive cage 的數量可以再多些,另外與 SATA 線材干涉的問題也是值得注意的部分。硬碟區背面的 2.5” SSD 安裝托盤位置也不是很優,SATA線、電源線的配置走線特別注意是否干涉或是出現了不太正常的彎折,個人意見其實大可以考慮不配置或是改至他處,相較之下主機板底板背面的 SSD 托盤就正常的多。



以上簡單對 Core V31 進行開箱與心得。
     
      
舊 2015-02-25, 08:32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hadowsfall.tw離線中  
alv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1,988
裝了冷排就不能裝風扇,裝了風扇就不能裝冷排......
 
舊 2015-02-25, 09:19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v離線中  
shadowsfall.tw
Junior Member
 
shadowsfall.tw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8
文章: 824
之前水冷雞絲全拋了所以沒辦法驗證,不過貌似還是可以裝風扇上去

http://prohardver.hu/dl/cnt/2014-10..._core_v31-2.jpg
舊 2015-02-25, 09:55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hadowsfall.tw離線中  
我部悍將刘刕
*停權中*
 
我部悍將刘刕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1,675
銀色比較漂亮,可以支援360mm散熱排水冷嗎?
舊 2015-02-25, 10:20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我部悍將刘刕離線中  
alv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1,988
圖中冷排裝了就不能裝HD了,頂冷排就卡死記憶體,且風扇會非常難拆下來(主機板那側的風扇螺絲被主機板卡住),而且只能用薄水冷排,感覺水冷機殼都沒甚麼進步,多點空間似乎很難
舊 2015-02-26, 02:19 A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v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54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