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1999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438
|
[開箱] Asrock FM2A88X-ITX+ /w Antec ISK600 & Cooler Master RC-130 (機殼篇)
必須先說明一下的是,原本手中就有一些可以沿用的週邊,所以一開始是購入酷媽的 Elite 130 來搭配主機板,只是後來 ISK600 出現在台灣市場才又陸續追加了 Antec 的機殼跟真魂,當然安裝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不如預期的狀況,所以才會感到淡淡的憂傷,拆成兩篇發是因為圖多,所以只好分成散熱器和機殼兩個方向來做描述,主要也只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安裝過程中遇到的情況。
同文發表在 : http://goo.gl/6Hu45e ![]() 這次的機殼當然是選擇針對 ITX 尺寸設計的小機殼,不過相對的,機殼內部空間運用以及零組件的選擇也相較嚴苛,從顯卡長度到散熱器尺寸亦然,下面就是把華擎 FM2A88X-ITX+ 搭配利民 AXP-100 和 TURE Spirit 120M REV.A 塞到 Antec ISK600 以及 Cooler Master RC-130 這兩款機殼裡頭的一些紀錄。 Antec ISK600 & Cooler Master RC-130 尺寸比一比 ![]() RC-130 較 ISK600 長些 ![]() ISK600 較 RC-130 胖些 (寬) ![]() RC-130 較 ISK600 高些 Cooler Master RC-130 裝機 ![]() 本尊 ![]() 最近的機殼上置電源很喜歡開孔,老實說,不愛這種設計,畢竟都放在機殼上頭了,就不要浪費吸氣排氣的風流,輔助機殼內部的散熱,這種開孔方式,除了時間一長,機殼後半部白白一片,然後電源裡頭也容易累積灰塵 ![]() 機殼內裝 ![]() 前方預先搭載 12cm 風扇 ![]() 因電源上置設計,沒有空間可以再安裝 12cm 風扇,側邊預先搭載一顆 8cm 風扇來輔助散熱 ![]() 就很一般的前置面板,若要安裝光碟機,需先移除擋板 ![]() 除了兩個 USB 3.0 接頭之外,有額外的一孔 USB 2.0 接頭 ![]() 不浪費空間的設計,只是個人非常沒有愛,一點也不邏輯,SATA線材還好,電源接頭通常間隔沒這樣長,等於要使用兩條電源線,電源/SATA 並排不是比較順嘛 ?! ![]() 側邊跟機殼前面底部也都有提供 SSD/HDD 的安裝位置 (實際要裝裡面,這邊是示意圖) ![]() AXP-100 的大小尺寸相當適合 RC-130 ![]() 由於電源是上置,為了加強散熱風流,電源反裝並不會出現機殼背面螺絲孔不合的問題,當然風扇也要改成上吹模式,當然這種設計方式,此款機殼無法安裝真魂塔扇 ![]() 內裝大致如上,不過這次是打算使用 ISK600,所以 RC-130 的安裝點到為止 ![]() 題外話,如果不打算安裝光碟機,多出來的空間可以再安裝兩顆 SSD 或者單顆 3.5 的 HDD Antec ISK600 裝機 ![]() 機殼上蓋拉髮絲 ![]() 拉開上蓋一瞬間,只有一個感覺,超級輕盈的上蓋板 ![]() 掀開上蓋殼之後,可以看到左右兩個架子,左邊是乘載硬碟,右邊是 SSD/ODD,邊框靠近上蓋的位置都有吸震海綿 ![]() 乘載 SSD/ODD 的架子,不像硬碟的可以直接提起,必須拉起一邊再往後退出 ![]() 拆光光 ~~~ ![]() 前面板提供 USB 2.0/3.0 各一,另外插電開機後,前面的壓克力橫條,會透出淡淡的藍光 ![]() 薄型光碟機架 ![]() 有防呆設計,不怕正反裝錯 ![]() 鎖光碟機的螺絲也有提供,不過自己選購的是 Lite-On DS-8ABSH,圖上這一測的螺絲,不管鎖一顆還是兩顆,會卡住托盤無法退片,所以只能所另外一側的兩顆 ![]() 裝上 SSD/ODD 的樣子 ![]() 電源和機殼的銜接處有吸震海綿 ![]() 有開孔方便鎖螺絲 ![]() 電源安裝位置及設計,和之前開箱過的 Node 304 設計非常類似,不過更貼心的增加了擋板狀邊框,電源的廢熱可以直接機殼側孔散出,不怕受到干擾部份散溢到機殼內部 ![]() 機殼後方提供了一個 12cm 風扇,有調節器可以控制轉速 ![]() 薄型光碟機是 SLIMLINE 的 SATA 接頭 ![]() 由於機殼本身並未提供 SKIMLINE SATA 的轉接頭,只好又跑了一趟光華 ![]() 裝上轉接頭的樣子 ![]() 由於主機板配置轉了 90 度,真魂也跟著轉了個直角,幾乎貼近後抽風扇 ![]() 裝上導風罩只有讓人哀傷的緊密結合,看來可能真魂 90M 才能順利安裝導風罩 ![]() 另外真魂熱導管也會導致硬碟架無法平放,所以基本上 120M 配上華擎這張主機板,幾乎可以直接發表不適任宣告 ![]() ![]() ![]() 由於 AXP-100 朝著電源的方向裝置的話,會造成 USB 3.0 19Pins 接頭幾乎無法安裝,必須要硬折線材,所以只好選擇朝後,只是這樣幾乎會緊貼著風扇下緣,不過不會卡住,最簡單的安裝方式,事先拆掉後抽風扇,裝好主機板散熱片之後,在將風扇裝回去,另外要注意的是,TY-100 這顆風扇的邊緣有兩種造型,一是平行直框,另外一邊則是圓弧狀的邊框,務必讓直框的邊緣平行後抽風扇,圓弧狀的邊框會跟後抽風扇打架 ![]() 另外建議,安裝散熱器之前,先把 SMA-IPX 轉接線裝好,不然也是非常礙手礙腳的 ![]() ![]() ![]() 最後就是基本線材整理 總結 基本上,最後是選擇 Antec ISK600 和 Thermalright AXP-100 來搭配 Asrock FM2A88X-ITX+,不能使用 C/P 高的真魂,算是有點小遺憾,不過這些問題主要還是來自於主機板設計所造成的,酷媽的 RC-130 設計配置算是比較不符合個人胃口,當然 Antec ISK600 主打可以安裝薄型光碟機,卻沒有提供 SLIMLINE SATA 轉接頭這點也有點不夠意思,市售價格並不友善也不好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