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偽大鬍子冰人XD
文章: 7,327
|
輕巧萬用小耳罩 - Creative Aurvana Live!2
說到Creative的產品,一向是應有盡有,從大家都熟知的音效卡,多媒體喇叭到耳機
最早接觸到的Creative耳機,就是當年買的Creative MuVo TX FM(256)附的自家耳機 雖然是附送的耳機,卻一定的水準,對於當時只用99塊雜牌耳機的我,帶來不小的衝擊 好久沒接觸到Creative的耳機了,來看看有沒有什麼進步 官網介紹: http://asia.creative.com/p/headphon...e-aurvana-live2 幾個特點: 1. 使用40mm生物纖維振膜(bio-cellulose)的釹磁鐵(Neodymium)單體 2. 整合麥克風及線控的扁線線材,這種扁線的特色在不易打結 3. 重量:255g → 戴起來的確很輕,沒有負擔 單體阻抗:32 ohm → 低阻抗的耳機,相對的好推 頻率影應:10Hz ~ 30KHz 線材長度1.2M → 就帶出門的角度來說,這長度很ok,但家用系統來說,反而不太夠 照慣例先來張正面照,從外包裝看起來就挺有質感 背面,除了介紹耳機的特色外,也介紹線控的操作手法 內容物,耳機本體+線材+收納的絨布袋,由於線材整合麥克風,所以使用四環接頭 四環接頭分兩大系統,一是Nokia(同Android),一是iPhone,這隻是Nokia系統 來介紹耳機本體,外型就是銀黑搭配,典型的科技感配色 耳罩面,使用人工皮革當耳罩及頭梁的包覆,摸起來舒服,戴起來也舒服 頭梁底下還有一層薄薄的海綿作緩衝,不像外表看起來那麼硬邦邦 線材的部分,左邊那一小顆就是麥克風本體,右邊的則為線控按紐及音量滑塊 就先前所提,除非是用接到耳擴,不然就家用系統來說,1.2M的線實在不夠長 但搭配上自家音效卡的ACM(Accessible Audio Control Module),倒是相得益彰 寫聽感總要有個對比,只好拿PHILIPS SBC HP1000來作個簡單的比較 測試環境如下: CPU: Intel G1820 @ 1.2GHz single core MB : ASUS ROG MAXIMUS VI FORMULA RAM: Avexir DDR3-1600 4G*2 SSD: Intel X25-E 64G PSU: Zippy 400W Card: Creative Sound Blaster ZxR 以高頻來說,HP1000表現的較為細膩,Aurvana Live!2反而比較不夠滑順 以中頻來說,兩者相差不多,人聲表現的都還不錯 以低頻來說,Aurvana Live!2的量感反而比較多,雖然他的單體比較小 以音場來說,Aurvana Live!2稍微遜色一點,沒辦法這是小耳罩的天限 以細節感來說,HP1000還是比較優一點 整體來說,Aurvana Live!2略偏低頻且帶有刺激感,聽古典樂不太能勝任 但拿來打GAME或是看電影倒是相當適合,拿CS 1.6來試,腳步聲會比較明顯一點點XD 另外,這是隻低阻抗 32ohm 的耳機,拿手機來推也有還可以的表現 因為Xperia S不算多好的訊源,所以不敢說能有多好的表現 來講一個比較困擾的問題,由於這是四環的接頭,在轉接6.3mm會有點問題 這應該是所有四環接頭的通病,只能額外買轉接線來使用(就像官網上那條) 最後,以中低價的小耳罩來說,Creative Aurvana Live!2各項的表現都算可圈可點 整合麥克風及線控更是相當便利,不論出門在外或是居家使用,都相當合適 以上,感謝您的收看 ![]()
__________________
這年頭,討論區商家比玩家多;外行比內行更有說服力;粗製爛造的葉珮雯比用心寫的測試文更多回應 開始學著多去解決其他人的問題來取代嘴炮,就當作是一種回饋吧! 還在抱怨為啥沒有新的文章沒有好的內容,何不想想自己貢獻了什麼? ![]() PS:你還在買雞排店的產品嗎....請睜大眼看清楚,以免成為下一個受騙的對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