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411
|
ASUS高階ROG系列Maximus VI Extreme實測與解析
近幾年來Intel產品線更新週期都相當準時,6月推出中高階定位的LGA 1150平台
LGA 2011仍然是擁有6C12T CPU的平台,採用雙主線來區分兩種不同的定位 近期網路上也有不少LGA 2011平台搭載第三代Sandy Bridge CPU的相關測試 而LGA 1150新腳位則是推進到第四代Haswell架構,更新速度超前了一個世代 ![]() 對應LGA 1150腳位的最高階晶片組為Intel Z87,基本上價位都會偏高一些 此回要分享的是Z87中最高等級的MB,同時為ASUS中最高階的ROG系列 ROG全名為Republic Of Gamers縮寫,中文名稱為玩家共和國 在Haswell架構中,ROG MB比起以往選擇性會更多,不再限於最高價位區域 首次推出中高價位的ROG或是ITX規格的ROG,讓更多消費者可以列入參考 ROG系列中最高階也最高價位首推Maximus VI Extreme,目前已到第六代 也因為內附相當多的配件,在外盒體積上會比中高階Z87 MB還要再大上一些 ![]() Maximus VI Extreme本體 以下文中會簡稱M6E,紅與黑色的搭配為ROG的一項優勢 ASUS也是最早將紅黑配色應用在高階MB的品牌,外觀頗有競速的感覺 整體看起來相當有氣勢,近幾年有不少MB品牌也將自家產品跟進並開始使用類似的配色 ![]() M6E採用ATX規格,長度為30.5 X 24.4cm 主要設計路線為OC超頻使用,不論在軟體或硬體方面都有許多專為OC設計的風格 ![]() 配件一覽 ROG Connect 纜線、ROG Magnet、I/O 擋板、12 合一 ROG纜線標籤 使用者手冊、驅動軟體光碟、SLI橋接卡、CrossFire纜線、3-Way SLI橋接卡 mPCIe Combo II card(s) with dual-band WiFi 802.11 a/b/g/n/ac + Bluetooth v4.0/3.0+HS module ![]() 10 X Serial ATA 6.0Gb/s 纜線、Q-connector(s) (2 合一)、4-Way SLI bridge(s) OC Panel 5.25-inch bay metal case、OC Panel Cable(s) ASUS 2T2R dual band Wi-Fi moving antennas (Wi-Fi 802.11a/b/g/n/ac compliant) ![]() OC Panel超頻控制面板,極致模式可為外部控制台 採用2.6吋的螢幕顯示,可以即時系統監視和調校兩種模式 ![]() 主機板左下方 5 X PCI-E 3.0/2.0 X16插槽,支援AMD CrossFireX/4-Way nVIDIA SLI技術 多GPU狀況的頻寬為單X16、雙X8+X8、X8+X16+X8或X8+X16+X8+X8 1 X PCI-E 2.0 X4 Intel I217V網路晶片 Realtek ALC1150音效晶片,支援8聲道高傳真音效CODEC ![]() 主機板右下方 6 X 紅色SATA3,Z87晶片提供 支援Intel Smart Response / Rapid Start / Smart Connect技術 RAID部份支援RAID 0, RAID 1,RAID 5及RAID 10 4 X 紅色SATA3,ASM1061晶片提供 下方內建紅色BIOS_SWITCH按鈕,雙BIOS設計可透過按鈕來切換想使用的該顆BIOS設定 ![]() 主機板右上方 4 X DIMM DDR3,支援1066~3100,其中1866以上屬於OC範圍,DDR3最高容量為32GB 支援Intel Extreme Memory Profile記憶體,右方為24-PIN電源輸入與USB 3.0擴充插槽 ![]()
__________________
小弟Facebook粉絲團Windwithme WWM 風大,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411
|
主機板左上方
第三代數位供電Extreme Engine Digi + IIII M6E在採用8相CPU加上4相iGPU供電設計,上方為黑色8Pin與4Pin電源輸入 ![]() IO 1 X mPCIe COMBO II 1 X Clear CMOS 按鈕 2 X USB 2.0(上方連接埠可切換為 ROG Connect) 6 X USB 3.0 1 X RJ45 LAN 1 X 光纖S/PDIF輸出 1 X HDMI 1 X DisplayPort 1 X PS/2 鍵盤/滑鼠連接Port 6 X 音源接頭 ![]() 右方提供除錯燈號、紅色Power與黑色Reset按鈕,此區域為OC Zone 紅色小圓圈按鈕為GO_BUTTON,有助於超頻測試中的設定載入 提供10種銀色接點,讓使用者可以直接測量相關硬體的電壓狀況 ![]() UEFI BIOS是ASUS產品線的主要特色,尤其在ROG版本中選項與功能更為詳盡 Extreme Tweaker為主要效能調整頁面 CORSAIR DDR3開啟XMP模式,自動將時脈設定為2800 ![]() CPU Core Ratio選項中將Intel Core i7-4770K倍頻更改為45 也就是將4C8T架構的i7-4770K更改為100MHz X 45 => 4.5GHz運作 DRAM Frequency提供相當豐富的時脈選擇,再手動提升到DDR3 2933 ![]() DRAM進階的參數頁面 CORSAIR Dominator Platinum 2800在原本XMP參數為CL11 14-14-35 2T 提升到2933時脈後將參數更改為CL12 14-14-35 2T 如果需要更進階的DDR3調效,ROG在Memory頁面下方也提供非常多的細部選項 ![]() CPU Core Voltage是空冷超頻的另一個重要選項 超頻至4.5GHz時,windwithme將電壓設定為1.240625V ![]() DRAM Voltage由於開啟DDR3 2800 XMP模式後為1.65000V 而自行再提升的DDR3 2933也可以由此電壓運行測試,所以沒有再往上加壓的動作 ![]() Voltage Monitor介面提供各種硬體在使用中的電壓資訊 ![]() 六項UEFI BIOS介面下的內建功能,對於超頻、調整或更新等功能更加便利 ![]() 雖然以往已經分享過前兩代ROG Maximus Extreme版本 會覺得ASUS在UEFI BIOS的超頻功能以及調效選項都有其過人之處 型號繼續推進到M6E時,UEFI BIOS細部功能比以往還要更加完備 此外操作中順暢度也相當地好,個人認為這是圖型介面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 空冷超頻環境中設定為CPU 4.5GHz與DDR3 2933來進行多項效能測試
__________________
小弟Facebook粉絲團Windwithme WWM 風大,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411
|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7-4770K MB: ASUS Maximus VI Extreme DRAM: CORSAIR Dominator Platinum CMD16GX3M4A2800C11 VGA: Intel HD Graphics 4600 / SPARKLE GTX570 HDD: Samsung 830 Series 128GB SSD POWER: CORSAIR AX1200i Cooler: Thermalright Archon SB-E X2 OS: Windows8.1 64bit ![]() 近幾年3C產品的趨勢已經不能只是硬體要出色,應用軟體的配合度也是重要的關鍵 ROG已經與CPU-Z合作一段時間,右上方為ROG版本的CPU-Z,專用版更新會較慢一點 左上為最新的CPU-Z 1.67已經可以正確辨識M6E的CPU電壓為1.248V 下方為AI Suite3,目前已經進化到第三代,一款功能豐富的ROG專屬軟體 ![]() 可以直接設定有關CPU超頻選項的頁面 右方為知名的Mem TweakIt ROG版本,熱衷於調效DRAM的使用者應該會使用過此軟體 ![]() EPU為節能技術,高效能或是節能狀態都能依使用者對該PC的使用習慣來做調整 右方為ROG專屬的RAMDisk軟體,市場上DDR3容量日漸增大,善加運用對效能提升有一定的幫助 ![]() 下方欄位可以看到硬體的主要資訊,CPU時脈、電壓、溫度與風扇轉速 DIGI+ Power Control分為CPU與DRAM兩種頁面,右方為ASUS Boot Setting設定軟體 ![]() 風扇支援度也為高階超頻MB的重點,四種模式可以讓使用者依需求來調效轉速與風量 ![]() Intel Core i7-4770K超頻設定 CPU 100 X 45 => 4499.99MHz DDR3 2933.4 CL12 14-14-35 2T Hyper PI 32M X 8 => 10m 30.295s CPUMARK 99 => 783 ![]() Nuclearus Multi Core => 33065 Fritz Chess Benchmark => 35.62/17095 ![]() CrystalMark 2004R3 => 429775 ![]() CINEBENCH R11.5 CPU => 9.76 pts CPU(Single Core) => 1.99 pts ![]()
__________________
小弟Facebook粉絲團Windwithme WWM 風大,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411
|
CINEBENCH R15
CPU => 914 cb CPU(Single Core) => 180 cb ![]() 最近CINEBENCH推出R15新版本,測試的數據看起來有些不同 新版本網路上能做對比的資訊可能比較少,個人先提供測試的效能給網友做為參考 PCMARK7 - 6220 ![]() Intel Haswell架構在空冷環境的超頻時脈沒有上一代Ivy Bridge來得高 CPU超頻後要長時間穩定運作搭配高階散熱器大約落在4.4~4.6GHz左右 i7-4770K OC 4.5GHz測試結果來對照以往測試過i7-3770K OC 4.8GHz數據 藉由以上多款測試軟體所得到的結果,i7-4770K在大多數軟體中效能有所提升 可見得Haswell架構在同時脈時,CPU效能會比Ivy Bridge架構還要再高上一些 如果超頻時脈能再比上一代持平或再高一點,相信會是更多使用者所樂見的架構提升 DRAM效能測試 DDR3 1866.8 CL8 9-8-25 1T ADIA64 Memory Read - 28464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25211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26853 MB/s ![]() DDR3 2400 CL10 12-12-35 1T ADIA64 Memory Read - 36363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32025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30715 MB/s ![]() DDR3 2800 CL11 14-14-35 1T ADIA64 Memory Read - 29307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28096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30123 MB/s ![]() DDR3 2800 CL11 14-14-35 2T ADIA64 Memory Read - 29132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27762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29932 MB/s ![]() 由以上兩張DDR3 2800測試圖中,除了1T與2T的設定不同之外,其他所有DRAM參數都一致 而在常見的三種頻寬測試軟體中只有些許的效能落差,使用者也許不用執著於1T的設定 有時候2T可以得到更高的時脈或是更優的參數,也是在DDR3調效時的另一種思維 DDR3 2933.4 CL12 14-14-35 2T ADIA64 Memory Read - 30210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26882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28653 MB/s ![]() DDR3 2933設定將CL值拉高到12,有些頻寬數據會比2800還低一點 整體感覺上Intel Haswell架構對於Memory Controller設計有進步許多 最高時脈會比Ivy Bridge再提升2~3個等級左右,同時脈的頻寬也比上一代約高出13~20% 此回拉出來再分享中階DDR3時脈的效能,前兩張測試圖針對1866與2400的頻寬表現 先前分享過兩款Z87在DDR 2800~3000的頻寬,ADIA64 Memory Read達到30000~336000 MB/s ROG對DDR3 2400的參數有更為出色的調效,在ADIA64 Memory Read得到36363 MB/s LGA 1150跟前兩代LGA 1155架構相比,另一個差異點就是CPU可以超外頻 Intel在第四代Core i架構CPU可以從原先的100Mhz再往上提升 這對一般非K版CPU搭配8系列可超頻晶片組來提升效能會相當有幫助 首先將i7-4770K外頻從100MHz拉到166MHz做CINEBENCH R11.5效能測試 ![]() 拉到此顆i7-4770K CPU極限外頻約196.9MHz ![]() ASUS Maximus VI Extreme 優點 1.M6E在各方面都為追求極限效能所設計,不愧為ASUS最高階Z87產品 2.UEFI BIOS中選項非常豐富,提供更完整超頻功能或更多細部功能調整 3.Multi-GPU擁有最高支援AMD CrossFireX / 4-Way nVIDIA SLI的on Demand技術 4.特殊材質的ROG散熱模組,體積適中與高度不會太高,讓視覺感相當好 5.DDR3 2400的設定中有著超越其他Z87 MB的亮眼高頻寬數據 6.兩種模式的OC Panel超頻面板、mPCIe Combo II + Wi-Fi 802.11ac/藍芽 4.0 缺點 1.啟動電源到開始有Logo畫面的等待時間較久 2.DDR3 3000相容性希望可以透過新BIOS來提升 3.M6E在頂級Z87市場中的單價還是偏高一些 ![]() 效能比 ★★★★★★★★★☆ 89/100 用料比 ★★★★★★★★★☆ 90/100 規格比 ★★★★★★★★★☆ 89/100 外觀比 ★★★★★★★★★☆ 90/100 性價比 ★★★★★★★☆☆☆ 70/100 ASUS在M6E這一代Z87設計中,可以明顯感覺到硬體規格與軟體支援度有再加強的趨勢 windwithme在上方的評分中拿到不少相當高的分數,價位也是金字塔頂端產品會較弱的一環 有關於C/P值這部份,主要是M6E為Z87中最高售價的一款產品,理所當然不會太高的性價比得分 ASUS近期推出ROG與TUF主機板指定型號,不須另外登錄升級五年完美保固,也是一項利多消息 如果能有像去年M5E搭配ROG音效卡或是其他產品的促銷活動,相信市場接受度會更好上一些 ROG系列在高階市場依然分為效能路線的Extreme與遊戲取向的Formula兩種定位 在LAG 1150世代中,首次出現兩款落在中高階市場定位的新ROG成員 分別是C/P值較佳並且是ATX規格的Hero與mini-ITX消費族群期待的Impact 本文主要是分享目前ASUS最高階的Maximus VI Extreme與Intel Haswell效能特性 希望日後有空的話會繼續分享其他ROG MB,下一篇文章將會是Gmaing級的Z87 MB心得分享 每篇文章都花費不少時間去調效,希望對此篇文章有興趣的網友可以撥空回應支持,感謝 ![]() 本文也發表在小弟的部落格WIND3C,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__________________
小弟Facebook粉絲團Windwithme WWM 風大,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13
文章: 64
|
Maximus VI Extreme 5年保,ROG單價不低,心動啦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13
文章: 35
|
引用:
10個SATA...我大概這輩子也插不滿吧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12 您的住址: 蟹堡王餐廳
文章: 778
|
引用:
可以10個洞都插一遍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城市快捷
文章: 332
|
![]() 高貴的板子買不起..
p.s. LGA 2011的第三代叫做「IVY Bridge-E」就是i7-4820K這些.......... 第二代的Sandy Bridge-E已經是兩年前的東西了........
__________________
CPU : Intel Xeon E5-2630L V3 (100x18=1.8GHz TB All 2.9GHz) MB : ASUS X99-Deluxe RAM : ADATA DDR4-2133 VLP 8GB x 4 = 32GB REG ECC @ DDR4-1866R VGA : ASUS R9270-DC2OC-2GD5 PCI-E 3.0 2GB GDDR5 SSD : Plextor M8PEG PCI-E 3.0 x4 NVMe 256GB HDD1 : Hitachi HDS723030BLE640 3000GB HDD2:TOSHIBA DT01ACA300 3000GB HDD3 : WDC WD20PURX-64P6ZY0 2000GB HDD4 : WDC WD4000F9YZ-09N20L0 4000GB BD-RE:PIONEER BDR-S08 DVD-RW:PIONEER DVR-S21 散熱器: Xigmatek GAIA Cooler (White) + Dual Fan 電源供應器 : COUGAR SX 560W 80+ Silver Keyboard/Mouse : Logitech K780 + M705 Monitor : ASUS VX24AH Case : LianLi PC-7FNWX Black OS : Windows 10 64bit Professional 歡迎參觀 我的賣場.. ![]() ![]() 若有喜歡的就下標吧...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下山了~~~~
文章: 5,282
|
引用:
我六個洞的板子都插滿了 ![]() 很需要十個洞的.. ![]() ![]() 不然又要花錢買張卡來插... ![]()
__________________
還是習慣一個人吃冷掉的便當 一種冷到心裡的滋味 光明呢....?到底何時才上的了岸.... 原來最後只剩我自己...... 人生好累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