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儲存媒體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shadowsfall.tw
Junior Member
 
shadowsfall.tw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8
文章: 824
韌體調校更進一步,OCZ Trion 150 480GB SSD 開箱測試

在合適的控制器以及廠商的推波助瀾之下,TLC 取代早先的 Entry-Level MLC SSD 的態勢已經是越來越明顯。作為早早將 TLC 投入消費級市場的大型廠牌,OCZ 在自然也是加緊腳步繼續推出新品,在母集團 Toshiba 將 NAND Flash 製程微縮推進到 15nm 的同時,採用新快閃記憶體來推出新產品 Trion 150 作為瞄準平價市場的接班人。

Trion 100 推出初期雖然價格算是合理,但韌體調校上的問題還是較為人詬病,雖然後面推出了一次重大更新解決了不少BUG,但在內部的演算法表現出來的性能上就較為吃虧一點。而在 Trion 150 官方的文件中,特別強調針對這部分來解決,號稱能夠增速近 50%,此外也能夠知道 Trion 150 並沒有更改使用的控制器,而同樣是使用了 Toshiba 與 Phison 戰略合作的產品,因此想必在韌體上進行了大幅的改進。




Trion 150 的產品線將與 Trion 100 相同,具備 120GB、240GB、480GB、960GB 等,在性能、耐久度上也都有點不同;但和 Trion 100 相比,規格、耐久度是完全一樣的,產品保固部分也同樣是提供了三年 Shield Plus 換修保固,因此 15nm TLC 和 A19nm TLC 的 P/E Cycle 應該是沒有受到製程縮減的影響,或是透過控制器的調整來維持壽命。


產品外包裝:比起 Trion 100的灰色系,Trion 的整體圖像設計看起來更優,同樣在背面說明使用了 Toshiba TLC NAND Flash。



本體一覽:同樣的風格設計看起來更有科技感,出貨時的韌體版本為 12.2。



主電路板:由PTI力成代工製造組裝,PTI同時也是 Toshiba 其中一個封裝工廠之一。



NAND FLASH 為 Toshiba TH58TEG8THL A15nm TLC,內部配置為 2CE,共使用了 16 顆原始容量為 512GB,扣除OP空間剩下 480GB;比較特別的是比起前一代 Trion 100 使用了 BGA 封裝,在 Trion 150 使用了 TSOP 包裝的快閃記憶體;轉換使用封裝是出於何種原因就不得而知。


主控為 Toshiba TC58 系列控制器,型號 TC58NC1000GSB-00,出自於Phison PS3110-S0 家族,韌體的部分當然也是由 Toshiba、OCZ 來進行 Custom 調整。


外部快取則是 Micron D9PXV DDR3-1600,容量為 512MB。


角落則能見穩壓以及可供診斷用的電源迴路以及 GPIO 接點:


控制器的熱量則透過導熱貼來傳遞到外殼:


測試的部分,使用幾種常用的測試工具來進行性能測試,另外使用了 IOMETER、PCMARK 命令列來進行耐久測試,使用 Intel X99 晶片組來當作這次測試的基準平台,實際上的測試結果,會依平台、環境的設定不同而有所出入,測試僅供參考是否偏離廠商標稱數值太遠。

SSD Guru資訊顯示:


使用非壓縮樣本的 AS SSD Bench:



CrystalDiskMark:


ATTO Bench: OCZ 用來驗證最大讀寫性能的軟體,Trion 150 來到 560/535 MBps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設定的環境為 46% (Application)。


AJA STSTEM TEST:模擬影像串流檔的讀寫環境。



HDTUNE :進行全盤讀寫來表現控制器在連續讀寫下的速度曲線,同時能表現出模擬 SLC 會出現的 Folding 行為在速度上的差異。



PCMARK 7、PCMARK 8:這兩款則是模擬日常使用的綜合性能測試。



Diskmark 測試:


TxBench 測試:



IO Meter 則是上次使用過的 12小時耐久以及混合負載測試,圖表以以前次的 Trion 100 11.2FW 數據作為比較基準。

Mixed loading 混合測試設定了多種不同條件,分別有大檔純寫入的RAMP、8KB 67%讀取的 Database、大小檔混合 80% 讀取量的 Fileserver、8KB 80% 讀取的 Workstation,以及大小檔混合但純讀取的 Web Server 等各種條件,每種測試將進行三次,。


12小時耐久是設定為 4K 隨機寫入 12個小時,針對寫入 IOPs 進行測試,考驗長時間使用下的耐久性能。


PCMARK 8 Storage Consistency Test,相當完整的提供了劣化、穩定、回復三種態的測試,測試的方法則是執行不同程度的負載PLAYBACK如 Photoshop、BF、WOW 等多種 WORKLOAD,先進行衰退,而後進行穩態的寫入,最後則是回復態,每次測試會前會先閒置 5 分鐘讓控制器開始進行後台 GC,來得到性能回復的表現。

在圖表中,將會顯示不同狀態下的平均頻寬,另外挑選 Photoshop Heavy 負載的頻寬表現製圖。



另外與 Trion 100 11.2FW 的測試曲線互相比較。



從測試結果看來,OCZ Trion 150 在韌體調整上又更加的完善,可以觀察到 SLC Buffer 的空間配置看起來較 Trion 100 更大,摺疊策略上可能也有些調整,因此 folding 的性能滑落相比之下不那麼明顯,這樣子可以預期在重壓力的使用下性能的頓挫感可以有效的消除,相較之下會更適合 OS 碟等應用。

PCMARK 8 Consistency 測試也大概有著相近的結果,回復態的性能回復的相當快,速度表現也更高,比較圖表也能知平均頻寬較 Trion 100 高些。單就性能部分來看,這也許才是 TOSHIBA、OCZ 想要呈現出來的 TLC 完成作品;當然 IO METER 的12小時操作受限於 TLC、控制器天限呈現出來的數據還是沒有 Barefoot 3 來的漂亮,但也算是不錯了。

而使用者也很在意的實際壽命表現,近期也將會進行連續的寫入測試,透過連續寫入資料來消耗快閃記憶體壽命,來評估 TLC 是否能夠被使用者安心使用。

以上就是針對 Trion 150 SSD 的開箱測試
     
      
舊 2016-03-04, 12:12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hadowsfall.tw離線中  
dtt2200
Senior Member
 
dtt2200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佛心來的
文章: 1,371
感謝分享

OCZ
愈來愈進步了
 
__________________
雖逝,但力量永遠與你同在!

3dfx 最後的紀念
舊 2016-03-04, 02:38 A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tt2200離線中  
pompom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文章: 3,356
希望價錢更上一層樓。面對這麼多使用TLC 。價錢先決 速度差不是很大的時候
__________________
無良行政機關 新北市衛生局
新海橋下那棟。交通不方便耶
Ghost island = 呆丸 Welcome to Taiwan!
舊 2016-03-04, 02:42 A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ompom離線中  
bob0123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2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17,417
TLC 的顆粒就不用再說了,不管哪一家都不考慮。
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Pioneer獨家販賣閹割版 DVR-A12FX 跟 DVR-112 只差在面板!

價格卻比大陸販賣的減震安靜版 DVR-112DXL 還貴!

AMD INTEL CPU 雙核心修正檔 Windows XP SP2
舊 2016-03-04, 02:37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ob0123離線中  
apple.mac333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181
引用:
作者bob0123
TLC 的顆粒就不用再說了,不管哪一家都不考慮。



跟你說

Intel 15nm準備要推出的新SSD

就是 TLC

強者我朋友在Intel說的
舊 2016-03-04, 04:00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pple.mac333離線中  
bob0123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2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17,417
那很簡單,到時候不管是哪一家的 MLC 產品都會賣得很好,越慢進入 TLC 的型號就賣越好,消費者又不是笨蛋。
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Pioneer獨家販賣閹割版 DVR-A12FX 跟 DVR-112 只差在面板!

價格卻比大陸販賣的減震安靜版 DVR-112DXL 還貴!

AMD INTEL CPU 雙核心修正檔 Windows XP SP2
舊 2016-03-04, 04:17 P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ob0123離線中  
shadowsfall.tw
Junior Member
 
shadowsfall.tw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8
文章: 824
引用:
作者bob0123
那很簡單,到時候不管是哪一家的 MLC 產品都會賣得很好,越慢進入 TLC 的型號就賣越好,消費者又不是笨蛋。


老實說現在的態勢你要找 MLC 就是花錢買貴的,除了出清存貨的零星幾波,現在幾乎一線廠的消費級產品就都是轉 TLC,而且MLC NODE 繼續縮下去 PE也是越來越難看而已。如果價錢、控制器/韌體得宜,我就會考慮
舊 2016-03-18, 01:49 A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hadowsfall.tw離線中  
ireaco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5
您的住址: 山水蘭陽
文章: 1,122
認同樓上講法,16-15nm MLC的PE值已經和TLC沒有什差別了,所以20-19nmMLC出清特價品俺會加減收,俺在TLC這世代要嘛PASS要嘛有絕佳好評產品才會弄顆來玩玩。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16-03-18, 12:27 P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reaco離線中  
茶壺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128
TRION 100 480G我拿來當系統碟時在讀寫頻繁下蠻高機率系統會偶發凍結個5~10秒(軔體11.2)

看起來TRION 150應該有所改善

已申請保固,不知道會不會換TRION 150給我
舊 2016-03-20, 12:37 P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茶壺離線中  
老老濕
Senior Member
 
老老濕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1,435
PCIE-4X的還是太貴
速度500也到頂了

沒有利多就沒特別想買更大容量的
舊 2016-03-20, 07:22 P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老老濕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34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