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顯示卡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ohmybear
Junior Member
 
ohmybea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溫暖的被窩
文章: 816
ASRock Intel Arc A770 Phantom Gaming 16GB OC 幻影電競顯示卡

本次開箱知名處理器廠商intel王子復仇(?)的獨立顯示卡產品,Intel Arc A770!

由AIC廠商ASRock推出的「ASRock Intel Arc A770 Phantom Gaming 16GB OC」幻影電競顯示卡!



Arc A770獨立顯示卡為intel重返獨立顯示卡市場的首波產品之一,intel稱其適合1440p(即2K)遊戲用途,美金US$329的定價算是大致符合其定位,也應該是一般入門玩家能接受的上限。

自Arc A770於2022年10月12日販售以來距今也已逾一年半,雖說有些了無新意,但還是讓我再介紹一次搭載了intel Arc A770晶片,由華擎ASRock推出的Intel Arc A770 Phantom Gaming 16GB OC!(以下將簡稱為ARC A770 Phantom)



使用intel ARC A770顯示晶片及搭載16GB記憶體,且標示為OC版本,預設時脈較公版略微提升100Mhz到2200Mhz,外觀上則改為三風扇散熱器及雙8Pin供電。



依intel資料,ARC A770晶片內建32個Xe核心、32個光線追蹤單元、512個XMX引擎,記憶體使用256bit,容量為8GB或16GB的GDDR6規格,頻寬達560 GB/s。

此外ARC A770支援XeSS超級採樣技術,利用經 AI 技術強化的解析度倍增功能提供告高的FPS體驗;另外支援DirectX 12 Ultimate、H.264硬體編/解碼、H.265(HEVC)硬體編/解碼及AV1編/解碼等。



除了A770晶片本身的功能,ARC A770 Phantom顯示卡的主要特色包括使用Phantom Gaming 3X散熱設計及金屬背板、支援華擎自家Polychrome SYNC RGB燈效同步等。



ARC A770 Phantom搭載3顆9cm風扇,整體尺寸為305 x 131 x 56 mm,換算厚度2.8槽,在看過40系列各種大傢伙後,覺得這體積似乎還算適中。



撕掉膠膜!顯示卡整體為黑紅配色,外殼則搭配部分拉絲設計。



僅中間透明扇葉風扇帶有ARGB燈效,為ASRock近期Phantom系列顯示卡的設計風格。



側邊前方為Phantom Gaming字樣RGB燈帶,尾端為intel ARC字樣。



使用金屬材質背板,尾端簍空可協助散熱。



背板上還刻有Slogan:FAST(快速) / MYSTERIOUS(神秘) / UNBEATABLE(無與倫比),看到這標語心情不免激動了起來(誤)。



使用5根6mm熱導管,依華擎官網介紹使用超貼合熱導管以緊密貼合進而增加接觸面積。



個人本次沒將顯示卡整個拆除,不過一樣依華擎官網介紹,Arc A770 Phantom使用優質的銅質底座以最大化GPU接觸面積,另外搭配高密度金屬焊接鰭片、奈米級散熱膏等措施可改善散熱能力。但...在2024年,除非搭配AI級散熱膏,不然個人心中可是一點波瀾都沒有。



Arc A770 Phantom沒有搭載雙BIOS,倒是在外部做了一個LED燈效硬體切換開關,這功能個人還是十分欣賞的,想開啟或關閉LED不用再安裝額外軟體。



Arc A770 公版卡使用8+6P,ASRock Arc A770 Phantom則是使用8+8P。



輸出接口提供3*DP 2.0、1*HDMI 2.1,搭配兩槽PCIE擋板。



上機前最後展示一下。





本次上機&測試在機殼內進行,配備如下:
處理器:i7-13700K
主機板:ASUS Z790-E
記憶體:DDR5 6000 32G*2
電源:海韻 Vertex GX-1000
散熱器:AC LiquidFreezer III 420 Black
機殼:九州風神 Morpheus
螢幕:Dell U3223QE 4K@60Hz



Arc A770 Phantom燈效微側邊銘牌及中央風扇,能透過硬體開關直接關閉燈效。



有搭載低負載時風扇停轉功能。





至intel官網下載驅動程式,下載日期2024/6/14的31.0.101.5590 WHQL版本。



不過Arc RGB控制器軟體倒是裝不起來,提示需要連接12C的線材,或許只適用公版卡吧。



開啟GPU-Z及驅動內系統資訊確認規格,不過僅辨識GPU頻率為2100MHz。



燒甜甜圈半小時,燒機時GPU頻率正確的跑到2200Mhz,GPU溫度最高為73度,記憶體66度,Globe溫度則也是73度,風扇約1800轉,在機殼內還算安靜沒有明顯聲音。



3DMARK跑分測試

首先是熟悉的Time Spy及Time Spy Extreme,測試結果如下:





新測試項目Steel Nomad,為一款跨平台、無光線追蹤的效能評分工具,供高階遊戲PC及Mac使用。 (官方資訊)

測試結果如下:



Steel Nomad Light 則是為輕量級PC(和高階Android及iOS裝置)所設計。(官方資訊)

測試結果如下:



Speed way:專門為採用Windows 10和11作業系統的遊戲電腦主機執行DirectX 12 Ultimate效能測試。Speed Way的引擎組裝方式,可展現DirectX 12 Ultimate為光線追蹤技術遊戲締造的全新效能最佳化。(官方資訊)

跑分結果如下:



最後是針對Direct X光線追蹤功能測試,測試結果如下:



intel XeSS功能測試顧名思義專門測試intel XeSS提升FPS技術的效能表現。預設值為2K解析度,測試結果如下:



調整成4K解析度後的測試結果如下:



因為本人手上無其他等級相近的卡,故僅提供測試分數供參考不做判讀。

接著是幾款遊戲實測,終於我那弱弱的Steam遊戲庫要派上用場了!?



首先是2077電馭叛客。

設定為XeSS超採樣「自動」,材質品質設置為「高」,解析度為4K,無邊框視窗模式。



平均FPS為47.97,最低值42.89,最高值56.67。



實際進入遊戲,遊戲中顯示卡溫度約為67度、記憶體66度,平均FPS就大約48上下,略有頓挫但還能接受,畢竟我是速駭流派的(?)



對馬戰鬼,啟動器能設置FPS提升方式為XeSS,依預設值選擇「平衡」。



遊戲內關閉Xess則大約為30FPS,開啟後為56 FPS。





依實際遊玩紀錄,最低FPS為45,最高為顯示器上限61左右,1% LOW為31 FPS,整體比2077順暢。



荒野大鏢客2

品質設置為「平衡」



最低FPS約36,最高58,平均為45左右,因這款遊戲個人只有安裝還沒實際玩過(羞),所以僅展示效能測試結果。



絕地戰兵2

圖形設置為「超高」。



渲染比例選擇超高效能...雖然FPS可以完美的保持在60左右,但人物貼圖糊過頭且鋸齒明顯,直接放棄這個設置。





調整為超高品質後畫面明顯改善,但在艦橋時的FPS平均僅有51,最高54,最低36。



實際以超高品質設置打一場難度9蟲族任務,在畫面充滿較多物件時平均FPS只有36~39,最高FPS 44,最低值35。

雖說TPS比較不這麼注重FPS,不過平均FPS低於40還是會影響遊戲體驗,建議稍微調低特效等級或解析度。



心得

考量到intel Arc A770的價格及定位為「適合1440P遊戲用途」,本次以4K解析度進行遊戲實測似乎有些苛刻,不過也更能明顯感受到XeSS帶來的FPS提升,且實際以幾款新遊戲測試下來沒遇到什麼明顯問題,intel對於驅動程式的努力更新也是能明顯感受啊!另外intel A770的優勢還包括支援H.265及AV1編解碼,多媒體應用更有優勢。

而ASRock Intel Arc A770 Phantom Gaming 16GB OC這張卡也能看出ASRock對於A770的重視,散熱規模、燈效功能等都以旗艦規格打造,運作時維持良好穩定的溫度及靜音效果,價格上經過調整也具有不錯的競爭力,如果對intel顯示卡有興趣可以參考。
     
      
舊 2024-06-19, 12:11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hmybear離線中  
skap0091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1,585
GPU天梯
https://www.mydrivers.com/zhuanti/tianti/gpu/index.html

A770連4060都不如
介於2070~2080之間的話
也就PS5、XSX家機等級

對於30fps大老來說
PS5都能嫌棄成那樣
那麼這張4K 30fps同樣會被酸死
不然就是降成1080P 60fps還是被酸糊到不能看

光顯卡就吃掉9千~1萬預算
就算組便宜6核+DDR4便宜主板+8Gx2+電源機殼SSD有的沒的
少說也要2萬元?唉...這種CP值也難怪PS5累積賣出5000萬台
 

此文章於 2024-06-19 08:36 PM 被 skap0091 編輯.
舊 2024-06-19, 08:35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kap0091現在在線上  
cjan.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20
您的住址: 天龍國蛋殼區
文章: 1,181
遊戲卡通常是攻頂,不然隨時發癢。
不上不下更遭,不如買 A380 便宜。
舊 2024-06-20, 07:42 A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jan.現在在線上  
HHeLiBeBCNOFNe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17
文章: 437
重點在於價格、效能、遊戲相容性吧?
剛才去查了A770的價位(24H),9000~10000不等,
對打的卡是RX7600 RTX4060..
效能卻只有RTX3060~RX6600XT的效能,
雖然16GB顯示記憶體很香啦,可是考慮到遊戲相容性還在改進當中...
嗯,除非是掛模擬器需要大記憶體,不然還是買RX7600、RTX4060來得好...
只能說,A770 16GB的價位還是太高,
現階段要降到7000以下比較有人會去嘗鮮。
舊 2024-06-20, 06:43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HeLiBeBCNOFNe離線中  
悠遊網客
Golden Member
 
悠遊網客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3,177
謝謝樓主辛苦測試分享!
雖然16G VRAM很香,但是考慮遊戲相容性和DLSS 3,9000~11000的價位區間,還是RTX 4060比較吸引我。
而且A770已經開賣了2年多了,都沒有要出下一代的消息,也沒新技術發表,就怕直接被放生。
舊 2024-06-24, 12:27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悠遊網客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00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