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8
文章: 824
|
1.1GHz的快感 - Powercolor HD7870 PCS+ 開箱測試
HD7870在發表初期的額定時脈便已經達到了1GHz之譜,也因此更多廠商為了增加賣點而積極找尋讓自己產品獨特的切入點。但放眼望去市場上的HD7870幾乎都是非公版散熱器的設定,因此除了大家都做的更換散熱器以外,另一步就是超頻了。這次測試的Powercolor HD7870 PCS+正是這樣的產物,除了更換成PCS散熱器以外,更將時脈拉至1100MHz。接下來就一起簡單的開箱與測試。
產品外包裝: 配件一覽: 顯卡本體:採用了PCS非公版散熱器,外罩頗具跑車造型。 輸出I/O:提供兩個miniDP、HDMI、DL/SL DVI各一。 電源採雙PCI-E 6PIN *2:可以看到外露的鍍鎳熱導管。 備有防彎版邊條: PCB一覽: 供電部分前移:GPU部分為四加一相供電。 供電主控晶片為CHIL CHL8255G,提供五相的控制能力: 供電用MOSFET採用了DrMOS,為Fairchild所製造的FDMF6705B: 記憶體顆粒採用SK HYNIX H5GQ2H24MFR-T2C : PCB後半部則變為I/O處的供電: GPU為2012年第五周製造: 散熱器部分:採用HDT設計,三根熱導管。風扇為PWM控轉。 接合面相當平整: 簡單介紹完就開始進行測試了! 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email protected] 主機板:X79-UD7 記憶體:Gskill RIPJAWS-Z 2133 4G*4 顯示卡:Powercolor HD7870 PCS+ 散熱器:空冷 電源:THORTECH Thunderbolt 800W 金牌 硬碟:WD 500AAKS 500G 作業系統:Windows7 &Cayalyst 12.4 環境溫度:30度 GPU-Z基本資料、各階段時脈、電壓設定以及待機溫度: 來看3DMARK06全預設,29675分。 3DMARK VANTAGE,P模式,29468分,GPU部分26937分。 接下來是3DMark 11。P模式7305分,GPU部分6770分。 3DMark 11,X模式2242分,GPU部分2020分。 接著是採用了UNIGINE引擎的Heaven Benchmark 2.5。 BENCHMARK設定如下,只改變API以及反鋸齒設定: DX9+反鋸齒關閉:55.7FPS ![]() DX9+八倍反鋸齒:48.8FPS ![]() DX10+反鋸齒關閉:56.0FPS ![]() DX10+八倍反鋸齒:43.2FPS ![]() DX11+反鋸齒關閉:48.6FPS ![]() DX11+八倍反鋸齒:36.9FPS ![]() 隨著OPENCL、DirectCompute這類的GPGPU運算開始大行其道,這次也開始加入相關的測試。Benchmark結果得到D161497.8與C8388.6,還是遠高於CPU的運算能力。 接下來改測試燒機溫度與耗瓦,方法如下: 用Furmak開啟Xtreme Bruning燒機十分鐘,同時擷取溫度。耗瓦的部分,則與先前相同,同時擷取電源監控面板的直流耗瓦,再減去當下偵測到的CPU耗瓦。這樣的方法雖然會連硬碟、主版、風扇的耗電都歸到顯卡,不過我們已知硬碟占用10瓦,主機板約15瓦左右,因此相減數值再減去25就比先前的預估更接近顯卡的功耗。 核心溫度在81度趨於穩定,轉速只上升到59%。 HD7850 PCS+,待機狀態耗瓦:約只有12瓦。 HD7850 PCS+,燒機耗瓦:約194瓦。 整理成圖表: ![]() 整體效能上算是令人滿意,待機時溫度表現算是相當棒,不過可惜的是全速運作的溫度不盡理想,其實風扇在59%的狀況下還蠻安靜,應該BIOS內可以再調整更高一點轉速來得到更好的溫度表現。另外預設就超頻至1.1GHz的效能增長也不在話下,GPU-Z內的ASIC QUALITY數值相當好,猜想可能Powercolor特別為了製作PCS+的顯卡而稍做挑選,因此後面的超頻性能應該是能夠稍稍期待一下。之後做完遊戲測試再來進行檢驗。 簡單測試到此,謝謝收看。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您的住址: 演一圈 (誤~
文章: 2,447
|
猛一看還以為是ASUS的DC II風扇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8
文章: 824
|
引用:
可能都是同一個供應商 ![]()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您的住址: 演一圈 (誤~
文章: 2,447
|
引用:
其實,就連上方的防彎壓條還有pcb版幾乎都一樣...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