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瀟湘夜雨
*停權中*
 
瀟湘夜雨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10
文章: 1
韓國人的薪水很高嗎?

韓747跳票 李明博致歉

李明博今年二月上任時,曾信誓旦旦地表示施政第一要務就是提振經濟的七四七計劃,意即五年內經濟成長達百分之七,國民平均所得四萬美元(約一百二十五萬元台幣),並成為全球第七大經濟體。此政策一推出,獲朝野支持,當時民調支持度高達百分之七十五。然而今李上任不到半年,就因通貨膨脹衝擊,物價控管失敗,最後坦承七四七計劃要五年後才能落實....。


我只是想請問韓國人的薪水平均是多少?
我記得是台灣的1.5倍....
那日本不就所得是台灣2倍?
拜託大家不要亂影射讓樓歪掉
惹火站長後果自負
     
      

此文章於 2012-01-08 04:55 PM 被 瀟湘夜雨 編輯.
舊 2012-01-08, 04:52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瀟湘夜雨離線中  
anshley3
*停權中*
 
anshley3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11
文章: 1
日本怎麼會是只有台灣兩倍?
日本一般都認為是三倍左右吧!!

但只看收入是沒有意義的
物價指數這兩個地方都比我們還高

引用:
作者瀟湘夜雨
韓747跳票 李明博致歉

李明博今年二月上任時,曾信誓旦旦地表示施政第一要務就是提振經濟的七四七計劃,意即五年內經濟成長達百分之七,國民平均所得四萬美元(約一百二十五萬元台幣),並成為全球第七大經濟體。此政策一推出,獲朝野支持,當時民調支持度高達百分之七十五。然而今李上任不到半年,就因通貨膨脹衝擊,物價控管失敗,最後坦承七四七計劃要五年後才能落實....。


我只是想請問韓國人的薪水平均是多少?
我記得是台灣的1.5倍....
那日本不就所得是台灣2倍?
拜託大家不要亂影射讓樓歪掉
惹火站長後果自負
 
舊 2012-01-08, 05:21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nshley3離線中  
0926867860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1,949
前年去韓國吃pizza時問過工讀生妹妹,薪水大概3萬台幣左右,現在不知道多少了

韓國朋友來台灣吃東西,都覺得便宜到爆炸,當地吃飯一餐吃普通的大概都在100-200之間

此文章於 2012-01-08 05:24 PM 被 0926867860 編輯.
舊 2012-01-08, 05:23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0926867860離線中  
巴豆妖
*停權中*
 
巴豆妖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0
韓國沒那麼高, 論人均, 是比我們好, 但也只多1,2千美金, 近來韓國起來, 跟韓國貨幣
升值也有關...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past_and_future_GDP_(nominal)_per_capita

2011 (以字母排序)
Japan 45,774
South Korea 23,749
Taiwan 21,592

用 ppp 的算法如下(這裡列的為粗估值, 個人不喜歡這種算法... 像日本是因為物價高, 所以數字很難看...)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future_GDP_(PPP)_per_capita_estimates
2011
Japan 35,907.131
South Korea 33,072.463
Taiwan 39,318.388
舊 2012-01-08, 05:45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巴豆妖離線中  
xxxxxxtsai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0
文章: 38
引用:
作者瀟湘夜雨
韓747跳票 李明博致歉


李明博有捐薪耶........................
舊 2012-01-08, 05:48 P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xxxxxtsai離線中  
kawaine
Senior Member
 
kawain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1,497
引用:
作者xxxxxxtsai
李明博有捐薪耶........................

總統捐薪水跟平均國民收入高低會有影響嗎?????
怎麼會討論收入高低.會提到總統捐薪!!!
舊 2012-01-08, 06:04 P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awaine離線中  
A級黑豬肉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楓葉國
文章: 316
引用:
作者0926867860
前年去韓國吃工讀生妹妹


還不從實招來!
舊 2012-01-08, 07:20 P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級黑豬肉離線中  
0926867860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1,949
引用:
作者巴豆妖
韓國沒那麼高, 論人均, 是比我們好, 但也只多1,2千美金, 近來韓國起來, 跟韓國貨幣
升值也有關...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past_and_future_GDP_(nominal)_per_capita

2011 (以字母排序)
Japan 45,774
South Korea 23,749
Taiwan 21,592

用 ppp 的算法如下(這裡列的為粗估值, 個人不喜歡這種算法... 像日本是因為物價高, 所以數字很難看...)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future_GDP_(PPP)_per_capita_estimates
2011
Japan 35,907.131
South Korea 33,072.463
Taiwan 39,318.388

人均這兩個字說真的只有總統在看而已,貧富差距大的國家人均說真的,看看就好
會去在乎收入多少的,絕對不會是前面的1/3,而是後面的那基層且收入不高的2/3

光看那後面的2/3,差距絕對不是您所說的"也只多1,2千美金"

食衣住行來看

食 - 吃的物價韓國高過台灣不少,蠻接近日本了,雖然現在還有段差距,個人覺得在香港與日本之間,在外吃貴但買東西回來煮就還好了,說真的不比台灣高多少
衣 - 追求流行的話,韓組衣服比台(組?)貴上太多,台灣充斥著都是仿日韓的假貨,先不看外來品牌,看國內的自創品牌,台灣是便宜,但就是像大陸的仿冒,跟韓國貴但精緻的日系走向不同
住 - 韓國首爾房價不便宜,但以我所說的那2/3的收入來看,買得起的肯定比在北市的朋友還多,北市的房價已經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而離開首爾與台北,房價說真的韓國可以買到不少俗溝大碗的房子,有一方面也是韓國對公共建設的支持關係,住的會比台灣舒適許多
行 - 韓國大多不騎車,騎車的幾乎都重機,所以我們看汽車,韓國算是亞洲各國記得是每人能負擔最快換車的國家之一,大多數人能負擔起俗溝大碗的國產車,相對於台灣,這點也是遠勝,之前報導就做過統計了雖然我沒仔細記得,但台灣自己算算看,月薪如果22K,要買車真的是難如登天,但韓國汽油貴,現在應該逼近50了吧?

台灣現在最大的優勢是沒有像北韓這麼恐怖的壓迫,中國對台灣還蠻友善的,這點台灣大勝
韓國則是不位在斷層帶,沒有台灣地震的問題,還有颱風幾乎不會波及,但下雪也是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這點韓國則是有相當的優勢
舊 2012-01-08, 07:38 P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0926867860離線中  
SaSaYa
*停權中*
 
SaSaYa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7
文章: 9
引用:
作者0926867860
人均這兩個字說真的只有總統在看而已,貧富差距大的國家人均說真的,看看就好
會去在乎收入多少的,絕對不會是前面的1/3,而是後面的那基層且收入不高的2/3

光看那後面的2/3,差距絕對不是您所說的"也只多1,2千美金"

食衣住行來看

食 - 吃的物價韓國高過台灣不少,蠻接近日本了,雖然現在還有段差距,個人覺得在香港與日本之間,在外吃貴但買東西回來煮就還好了,說真的不比台灣高多少
衣 - 追求流行的話,韓組衣服比台(組?)貴上太多,台灣充斥著都是仿日韓的假貨,先不看外來品牌,看國內的自創品牌,台灣是便宜,但就是像大陸的仿冒,跟韓國貴但精緻的日系走向不同
住 - 韓國首爾房價不便宜,但以我所說的那2/3的收入來看,買得起的肯定比在北市的朋友還多,北市的房價已經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而離開首爾與台北,房價說真的韓國可以買到不少俗溝大碗的房子,有一方面也是韓國對公共建設的支持關係,住的會比...


韓國的汽油是貴,不過這跟稅金有關係,如果台灣把燃料稅回歸到隨油徵收,油價也會提高不少
舊 2012-01-08, 09:23 P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aSaYa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04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