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8
文章: 824
|
準備迎接GEN3新世代-華碩P8Z68-V PRO/GEN3主機板開箱測試
怒開兩張XD
-- 近期因為即將現身的Ivy Bridge處理器支援了PCI-E 3.0規格的緣故, 不少版卡商基於現有Z68等目前的1155主板都可以支援IB的緣故而針對了PCI-E的部分進行改版,而有些版卡商甚至以這個點下去做大肆宣傳,不過我想大家應該都很明白即便是改版了也要有CPU與周邊配合整體才是有用的(笑)。 相較於其他的版卡商,華碩在對於GEN3的議題是低調了不少,不過為了後續的相容性也是低調的改版了,在網站上也並沒有特別的大肆宣傳。 這次要開箱測試的,就是原先華碩Z68家族的中高階品P8Z68-V PRO的PCI-E 3.0升級版,P8Z68-V PRO/GEN3。 本來是想入手無PCI-E3.0的版本就好,想說當作測試用的對照平台,手上的DEVICE還沒有半樣對3.0有支援, 不過價錢相同,而且目前幾乎也都只能找到GEN3的版本,因此就先行入手了。 產品包裝外觀:只低調的在右上角標示了PCI-E 3.0支援。 其他特色一覽: 配件們:多附贈了SLI BRIDGE與USB3.0 19PIN的BACK PANEL。 主板本體一覽: 背版I/O一覽:習慣的PS/2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全是USB PORT..XD另外也有已經焊死的藍牙DONGLE。 記憶體區塊:採用了兩相供電。 南橋I/O區:用第三方晶片多提供一組SATA,以及內接USB3.0。 另外一角:USB、I394(由VIA晶片提供)HEADER、以及開機/重啟按鈕。 波浪式的散熱片與全版採用FPCAP固態電容: 供電區一覽:12+2+2相供電與其DIGI+ VRM控制晶片。 為了節省空間將另一部分的MOS與DRIVER做在背面與散熱片輔助散熱是華碩近期愛用的作風: 其他晶片一覽:由左到右分別為音效、PCI-E轉PCI轉譯晶片、INTEL網路、USB3.0晶片。 兩顆視訊轉譯晶片: 夾在PCI-E間的第三方SATA: PCI-E插槽配置:由前面所提的轉譯晶片產生PCI通道。 讓這塊板子支援PCI-E 3.0的關鍵:ASMEDIA PCI-E Quick Switch,當然是相容於PCI-E3.0規格。 接下來輪到BIOS:UEFI EZ MODE 主畫面。 ![]() Advanced Mode主畫面: 主管超頻調整的Ai Tweaker: 自動控制與XMP PROFILE: DigiVRM+控制畫面:一如往常的功能完整。 ![]() 電壓、DRAM、與CPU功耗控制設定: ![]() ![]() 進階設定選項:包含了省電模式與周邊相關設定。 ![]() ![]() ![]() ![]() 溫度監控相關設定: ![]() ![]() 其餘截圖就不多介紹,讓各位慢慢觀賞: ![]() ![]() ![]() 以上簡單介紹一下BIOS功能,其餘部分就讓之後使用者自己深入探究了。接著則是效能測試的部分。 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i5-2500K 主機板:華碩 P8Z68-V PRO/GEN3 記憶體:金士頓 HyperX H2O DDR-2133 VGA: GTX-560TI*2 SLI 散熱器:ThermalRight VenomousX Power:Thortech Thunderblot PLUS 800W HDD:WD500G AAKS OS:Windows7 &ForceWare 室溫:21度 Ai-Suite II:Turbo V EVO Ai-Suite II:EPU Ai-Suite II:Digi+ VRM Ai-Suite II:Probe II USB BOOST:即使是周邊不支援UASP也可以用一般加速模式。 PCMARK: hwM BLACK BOX: 接下來簡單超頻到4GHZ: PCmark7: hwM BLACK BOX: 最後是USB 3.0的性能測試:採用Kingston SSDnow V 30GB搭配 ICY DOCK USB3.0外接,直接跑Crystal DISK MARK。另外不使用任何加速模式。 測試到此,P8Z68-V PRO/GEN3與K版處理器果然還是絕配,繼承了P8Z68-V PRO的優秀水準在效能與周邊都不用做任何的妥協, 超頻時受惠於Digi+VRM的控制力再搭配功能完整的AI SUITE II則可以做出很方便的調整,而在Pci-E 3.0的部分,雖然這次沒辦法測試到, 不過我想在IVY BRIDGE推出以後,一些潛在需要PCI-E 3.0的裝置像是更高速的PCI-E SSD也會開始浮出水面, 或是更近的HD7970顯示卡也將在幾個禮拜後正式上市,到時候便可以直接用更高的PCI-E 頻寬直接對應到更高的效能。 更直接的理由是,價錢一樣更多了PCI-E 3.0的支援,何必走回頭路呢?XD 簡單測試到此,謝謝收看。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2,195
|
PCIe 3.0對7970的效能並不會有明顯的增進效果,就不用想太多了
感謝分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