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8
文章: 824
|
融合新時代來了!!AMD A8-3850配上MSI A75MA-G55主板開箱分享
睽違已久,AMD終於迎來新時代。而首先將由在幾天後開賣,代號Llano的FUSION APU打頭陣,
採用了全面升級的32nm製程並且直接整合了CPU與GPU的核心,看起來就是要結合AMD的強力內顯傳統, 與高CP值四核處理器來大殺四方。 而這次透過關係借到了Llano家族中較為高階的一員-A8-3850與對應平台A75晶片組的微星A75MA-G55來作個開箱分享。 主板外包裝:一如微星主打軍規等級特色,這次更升級到了二代。 看似現今主流版都會有的USB3.0與SATA6Gbps支援:不過A75在USB3方面與其他板子是有些微妙的不同……。 型號為A75MA-G55:微星已經定調的定名法則持續沿用。 配件一覽:除了常見的SATA線等配件,還多贈送了USB3.0的內接式後檔板。 主板一覽:採M-ATX布局,其實與目前AM3主機板並沒有太過明顯的分別。 要說是最大的差別莫過於此:全新的FM1腳座,目前只有 Llano家族會採用此腳位, 不過這張板子散熱器外框還是使用舊版封閉式的,還不是開放式扣具。 CPU供電模組,為3+1相設計:2H2L+1H2L搭配 PWM晶片為對應AMD SVI設計的ISL6328:內建DRIVER可推2+1相,若使用外部DRIVER可以最多達到4相。 記憶體供電為一相:同為2H2L。 背板I/O:兩組USB2.0、一組USB3.0以及音效顯示輸出具全。 插槽配置:用了M-ATX少用的雙PCI-E X16插槽、內建了SPEAKER。 SATA一樣為6個,支援SATA6Gbps規格:兩直四橫可以運用。 內接面板:此處另外提供一組USB3.0及兩組USB2.0,總共來到了4組USB2.0,兩組USB3.0 設計。 音效晶片採用ALC887: 網路晶片一樣採用螃蟹的8111E: 最後是新平台的新進步:A75 FCH(Fusion Controller Hub),最大最大的特色就是支援了4組的USB3.0, 因此前面的介紹中完全看不到鈺創、ASMEDIA、NEC等獨立USB3.0晶片,因為全都內建了!可以進一步的壓低主板價錢。 同時也還保有原生PCI插槽支援。手上的FCH為2011年的12周製造。 有了版子當然也要有CPU。A8-3850現身:運作時脈為2.9G,同樣也是11年製造。 這次簡單的開箱就到此,不過還是手癢先貼兩張運作中的截圖出來:HWinfo64算是目前顯示比較完整的軟體,可以看到外頻也降到了100為預設值,另外A8為四核心、顯示部分有400SP,是目前家族中最高階的產品線。 簡單跑一下3DMark06:來到輕鬆打敗過去所有的內顯的將近7000分之譜。 由於Llano相較於過去的AM3平台算是有不少的變革,目前還在持續研究摸索中, 因此簡單的做個開箱以及分享XD,之後再比較深入的去測試各項效能、甚至是超頻。 請各位期待。 p.s 據可靠情報來源指出,目前Llano平台已經可以在店家預購了,但是第一批貨不見得每家都會有, 所以先從比較大家的開始問,可能會比較容易問到XD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5,077
|
感謝分享
請問一下 這是用哪一台相機拍的呢 謝謝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8
文章: 824
|
引用:
D300+Sigma 17-70mm OS 配上SB-900閃燈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618
|
可否跑看看CPU MARK 跟SUPER PI???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8
文章: 860
|
超個4.5GHz& 6670+6550交火來看看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