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moneyball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2
文章: 0
在澳洲當屠夫的清大畢業生公開談用命去換錢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日前在新聞媒體上一篇《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屠夫》引起許多讀者回響,紛紛來函或留言探討台灣年輕人到國外打工賺錢的種種問題。曾到澳洲屠宰場打工的張維仁,受邀上《關鍵時刻》節目時,表示在澳洲打工是「生與死」的分別,而且為了切肉,他甚至得要每天使用類固醇,才能讓手維持動作。

《ETtoday新聞雲》在14日上午找到曾去澳洲屠宰場擔任切肉工人的張維仁,接續最出清大生到澳洲打工當屠夫的報導,貼出一篇《影/直擊!澳洲打工台勞屠夫工廠實況》。文章的當事人張維仁在14日晚間受邀上東森新聞台《關鍵時刻》節目,面對主持人劉寶傑的詢問,他直言在澳洲所有事情都被簡化成「生與死」,要活著就得這樣做下去,否則就要找別的方式活。

▼當屠夫看來簡單,每天的工作量可不是外人能想像。(圖/截取自影片)
談到在屠宰廠切肉,看來壯碩的張維仁面帶微笑,卻講出一段令人訝異的內幕。「從照片,從影片看起來似乎沒什麼,除了隨時要提起超過15公斤的牛肉外,還要連續持刀8小時。」對許多人來說,持刀8小時不停的切,代表難以想像的運動量,全部集中在慣用手上,因此張維仁也痛到必須「每天使用類固醇,早上噴一次,回家後再噴一次,手才有辦法繼續活動。」

根據張維仁說法,時薪大約600元新台幣的屠夫工作者中,有許多是高中畢業到澳洲打工度假,因為不需要經常交談,英語程度不佳也能應付。但張維仁說,他之所以會選擇到屠宰場擔任屠夫,原因就是看到韓國人也在裡面。「韓國人可以做,我當然也可以。」抱著不能輸的心態,他硬著頭皮上陣,也讓自己練就一身好刀工。

到澳洲打工度假,為了避免產生弊端,按照規定,每個工作不能待太久,必須每隔幾個月定期更換工作。張維仁還透露,他曾到果園打工,負責摘芒果。但他當時並不知道,原來芒果樹是有毒的,尤其是摘果實扭斷梗時噴出的汁液,對不過敏的人,會產生類似燒傷的痕跡;但若對芒果過敏,則可能全身長疹、紅腫,癢到睡不著。

張維仁笑著說,當初自己不知道情況,以為是單純的採芒果,也沒有人警告他。直到他雙手都開始產生過敏現象後,被帶到醫院去,當時的醫生還質問他:「這麼嚴重,怎麼會現在才來?」可見就算是在農場內,看似簡單的採果工作,依然存在著危險。

另一位也曾到澳洲打工的女生KARAN更透露,自己在澳洲一家肉品工廠當雜工,親眼看到同事被掉下來的紙箱給壓到,當場氣絕身亡。「大家都想說一個紙箱能有多重,後來我們才知道,那箱內裝滿牛肉,約27公斤,加上重力加速度,被砸到很可怕。」雖然非常辛苦,還目睹可怕意外,但KARAN仍想回澳洲,她說的很直接:「在那邊很多都比台灣好,起薪也比台灣高,我在台灣做到頭髮都白了,可能才有月薪5萬。」



原文網址: 台灣學生張維仁:澳洲當屠夫要靠「類固醇」才能上工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91...m#ixzz26YEtb3J3

===============================================
感想 : 不管在台灣還是澳洲,你要賺高薪,就得願意用很多的辛苦和血汗去換.

另外這位清大畢業生這樣現身說法,我想應該會有台灣老闆因為他吃苦的決心而願意提供他工作機會. 對他職場發展應該是有幫助的.
     
      
舊 2012-09-15, 11:11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neyball離線中  
polar168
Elite Member
 
polar168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4
文章: 4,221
引用:
作者moneyball
感想 : 不管在台灣還是澳洲,你要賺高薪,就得願意用很多的辛苦和血汗去換.

另外這位清大畢業生這樣現身說法,我想應該會有台灣老闆因為他吃苦的決心而願意提供他工作機會. 對他職場發展應該是有幫助的.


在台灣, 用血汗不一定能換得到高薪
 
__________________
我期待的不是穴 而是有妳的洞舔
我期待的不是液 而是和妳的慾奸
我期待煙花漫天 我可以永遠不怕妳捉奸
我期待的不是一句抱歉
舊 2012-09-15, 11:16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olar168離線中  
GIRORO伍長
*停權中*
 
GIRORO伍長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5
文章: 55
給得起薪水,就不怕請不到不要命的勞工
舊 2012-09-15, 11:19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IRORO伍長離線中  
geminiprince
Golden Member
 
geminiprinc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2,919
引用:
作者GIRORO伍長
給得起薪水,就不怕請不到不要命的勞工


事實是...

龜愚董仔 : 懇請棺猿提供便宜的資源跟吃香蕉皮的奴隸拼經濟才回鬼島投資..
舊 2012-09-15, 11:22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eminiprince離線中  
暴君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572
時薪600元啊

假設一天8小時,周休2日

一個月下來有10萬5千6百元

幹,這薪水比台灣許多資深電子工程師的薪水還高,而且還只是一個屠夫而已

那國外電子工程師的薪水,我看至少都30萬起跳了

人才會流失不是沒有原因的

此文章於 2012-09-15 11:27 PM 被 暴君 編輯.
舊 2012-09-15, 11:25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暴君離線中  
GIRORO伍長
*停權中*
 
GIRORO伍長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5
文章: 55
引用:
作者geminiprince
事實是...

龜愚董仔 : 懇請棺猿提供便宜的資源跟吃香蕉皮的奴隸拼經濟才回鬼島投資..


所以有人開始自己向外跑了

不要說到國外工作,能到國外出差的工作薪水都不至於太差
看看未來會不會向外輸出台灣勞工的人力仲介公司了

引用:
作者moneyball
另外這位清大畢業生這樣現身說法,我想應該會有台灣老闆因為他吃苦的決心而願意提供他工作機會. 對他職場發展應該是有幫助的.


還是別想太多,都出去見過國外職場世面了
要騙的難度增高不少

此文章於 2012-09-15 11:28 PM 被 GIRORO伍長 編輯.
舊 2012-09-15, 11:26 P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IRORO伍長離線中  
moneyball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2
文章: 0
引用:
作者polar168
在台灣, 用血汗不一定能換得到高薪


要拿高薪,除了付出血汗, 當然也要有方法,才能拿出比別人優秀的績效, 讓老闆願意付你高薪.

他當屠夫拿高薪,應該也是要方法的.(打類固醇以增強體力,達到績效就是他的方法之一).

當然不同工作要達到績效的方法都不相同, 但是腦筋加上血汗應該是共同的成功要素.
舊 2012-09-15, 11:28 P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neyball離線中  
Rasco
Power Member
 
Rasco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chum bucket
文章: 560
引用:
作者polar168
在台灣, 用血汗不一定能換得到高薪


我覺得你是在說我啊

而且拎北還要支出一堆成本才能賺個3~5萬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12-09-15, 11:32 P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sco離線中  
finalhope2010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10
文章: 401
引用:
作者geminiprince
事實是...

龜愚董仔 : 懇請棺猿提供便宜的資源跟吃香蕉皮的奴隸拼經濟才回鬼島投資..


那些老闆應該會讓政府修法不准出國去打工吧
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賣場
【紗布巾】【助行器】

舊 2012-09-15, 11:34 P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inalhope2010離線中  
moneyball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2
文章: 0
引用:
作者暴君
時薪600元啊

假設一天8小時,周休2日

一個月下來有10萬5千6百元

幹,這薪水比台灣許多資深電子工程師的薪水還高,而且還只是一個屠夫而已

那國外電子工程師的薪水,我看至少都30萬起跳了

人才會流失不是沒有原因的


你倒是點出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 假如台灣電子業工程師的能力足以勝任在矽谷工作,
以兩地薪資的巨大差距, 而矽谷現在仍然亟需高科技人力的現實下, 為什麼台灣工程師向矽谷大舉遷移的趨勢沒有發生 ? 這中間的原因是甚麼 ? 還是趨勢尚未發生,但應該會發生呢 ?
舊 2012-09-15, 11:37 P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neyball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56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