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
技嘉i-RAM BOX簡介及測試
自從技嘉推出i-RAM,提供以DDR記憶體組成實體儲存磁碟的應用後,其不錯的效能表現吸引不少玩家的注意,不過前兩代的i-RAM產品為介面卡式,雖然資料信號傳輸是採用SATA介面,不過安裝以及電源供應得仰賴主機板PCI插槽,因為記憶體高度的關係,每張i-RAM都會佔用兩個槽位,PCI插槽數量也限制了每張主機板的最大安裝數目,加上產品運作時會發出熱量,擠在一起容易導致散熱不良,降低穩定度及壽命。雖然於前段時間的Computex展覽看到外接式i-RAM的原型,不過只聽到樓梯一直響,就是沒看到東西出來,不少使用者等到發慌,只得忍痛放棄。
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在今年於網路通路商推出不佔用PCI插槽空間,放置於類似5.25吋光碟機大小外盒中的i-RAM Box,讓安裝多組的使用者不用再頭痛插槽數目不夠的問題,以下是簡介及測試。 外盒,尺寸與光碟機包裝相當接近,產品圖樣看起來也很像光碟機的造型,不過當看到斗大的i-RAM字樣後,相信各位就瞭解到其不同之處。 ![]() 外盒背面則是產品內部圖,以及與傳統硬碟、軟體式RAMDISK的效能及優劣比較,不過相關說明是以英文為主,對於國內使用者來說閱讀上須要費些工夫。 ![]() 包裝內容物一覽,有i-RAM Box本體、中英文說明書、軟體光碟、備份用3.7V 1700mAh鋰離子電池、SATA排線與24P待命電源轉接線。 ![]() 本體正面,為標準5.25吋大小,可以裝進機殼的5.25吋空間,黑色面板左方有電池存量顯示按鍵、電池存量指示燈、讀寫(R/W)指示燈、電池充電燈及充飽指示燈,右方有銀色i-RAM裝飾字樣。 ![]() 本體後方,右方的連接頭分別是SATA連接座、大4P電源座以及待命電源線連接座,上方金屬殼開有散熱用通風口,其中右方通風口為內部散熱鼓風扇的出風口。 ![]() 本體深度為17.5公分,與一般光碟機大小接近。 ![]() 打開外殼後,可以清楚見到內部電路板,四支DDR記憶體插槽斜置於電路板上,以降低高度,核心為Xilinx Spartan-3 (XC3S1000-FT256) FPGA,以90nm製程製作,為同級產品中密度最高、成本最低的FPGA元件,內部系統閘數目高達100萬個,並支援多種I/O協定。 右下為備份電池安裝位置,停止電源供應後便由內部電池持續維持記憶體資料,不過維持時間有限,所以說明書內建議使用者盡量避免關閉5V待命電源的供應。 ![]() 電路板後方,位於右方的晶片為智微科技JMicron JM20330,為1.5 Gbps PATA to SATA Host/Device橋接控制器,將FPGA I/O轉為SATA連接,左方為ICS 93735時脈產生器/鎖相器(CLOCK GEN/PLL),提供記憶體驅動用基本時脈。 ![]() 為了避免過熱,上部外殼內部安排了一個鼓風扇,作為氣流帶動用。 ![]() 鼓風扇為永立電機(PROTECHNIC ELECTRIC)出品MBT5112LB-O15 12V 0.08A。 ![]() 將插槽插上記憶體後的樣子。 ![]() 運作中,除前方指示燈外,內部也有指示燈,用來指示電源、裝置就緒以及故障發生。 ![]() 主機板BIOS偵測到的訊息。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
上機小測一番,測試配備如下:
ASUS P5K PRO(P35 + ICH9R) Core 2 Extreme QX6700 @ 2.66GHz OCZ PC2-8000 DDR2-1000 1GB * 2 FOXCONN GeForce 8800GTS/320M EXCELSTOR J8080S 80G SATA2 CWT PSH500V-D 第一次啟動進入系統管理後,就會發現到一顆未初始化的磁碟機,經過初始化以及分割後就可以為系統所使用。 ![]() SANDRA FILE SYSTEM測試。 ![]() HD Tach測試。 ![]() HD Tune測試。 ![]() 用HD Tune進行錯誤掃瞄,19秒便完成2G的檢查。 ![]() 硬碟速度分析器的測試結果。 ![]() CrystalMark的HDD測試。 ![]() EVEREST磁碟效能測試結果,執行三次都相同,不過Random速度無法顯示。 ![]() PCMark05的HDD測試成績。 ![]() 各測試詳細數據資料。 ![]() 結論: 上述測試程式最慢的都有84MB/S,最快則限制於130MB/S上下,可能是受限於SATA 1.5Gb/s的效能頻寬,而存取時間都在0.05ms~0.1ms之間打轉,有些測試程式則直接顯示0ms,比起傳統硬碟要快上許多。 優點: 1.穩定的高速傳輸以及近乎0的搜尋/等待時間,解決I/O瓶頸的好東西啊。 2.沒有硬碟運作的機械聲(不過在某些測試下可以察覺到細微電流聲)。 缺點: 1.記憶體插槽只有四支,而且還在用DDR,應該要開始研發DDR2了(不過要有對應的FPGA才行,這顆Spartan-3只能推到DDR)。 2.容量/價格比極低(比SSD還低)。 3.運作一段時間後可以感覺到其熱力。 4.待命電源切斷,電池沒電後資料就沒了,而且說明書建議為了避免無可預期的記憶體錯誤,請使用者養成備份習慣,不然就是只擺重要度低的檔案或僅作為暫存使用。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443
|
使用5.25吋空間蠻有創意的
可惜效能被SATA/150的頻寬給封印了 不過隨機存取時間還真快啊 不知道技嘉是不是要放棄DDR2版的iRAM? 眼看都已經接近DDR2時代的尾聲,準備進入DDR3時代了.....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文章: 1,796
|
現在ddr2這麼低價
要是有ddr2版的i-ram肯定大賣 單條2g才1200(威剛) 4條就8g了 實用性也高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6
文章: 3,946
|
小弟昨天在光華有看到,還愣了一下
![]() 不過老實說與其搞這種i-RAM BOX,趕快支援DDR2比較實際 而且不能比SSD貴,不然誰會想買啊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y 2000 您的住址: TW
文章: 965
|
只要能支援到單條DDR2 4GB而且可以插上8條的話,我想這樣會很好賣....
至少我會非常想買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37
|
把研發除錯的時間考慮進去,現在應該要開始 DDR3,不然實在佔不到記憶體價位的好處。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4 您的住址: 陸地上..
文章: 439
|
沒錯
之前曾經心動的不得了 不過,因為沒有DDR 又只能到4G 最後放棄了,這金額實在是太貴了,讓人買不下手.... 想拿來做繪圖和影像、影音剪輯和轉檔軟體的專門暫存磁碟 用RAM做,比用SSD快多了,而且更不用擔心讀寫產生的隱憂 快出新板吧 DDR2 或 DDR3都好
__________________
![]() ---------------------------------------------------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如下山猛虎,氣是無煙火砲。 無酒不成筵席,無色世間人稀,無財誰肯早起,無氣反被人欺。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980
|
期待出DDR2+SATA2版本的
當然..不要比較貴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190
|
引用:
都用ddr2了 還是搞ddr2+pci-e吧 用sata的話 ddr2價位上還是贏不了ssd 速度的話也不會快多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