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176
|
連續讀寫效能最快SSD單碟王者非PLEXTOR PX-256M2S莫屬!!
自從Marvell推出了在SATA III的SSD控制器後,採用此控制器並搭配美光NAND Flash的Crucial無非是在SATA III的界面獨走!不過未來除了要面臨的其他家蠢蠢欲動的SSD控制器廠要推出的SATA III,現在更是先被同樣來自於Marvell的兄弟控制器挑戰單碟最速王的稱號,我們就來看看這此採用此控制器的Plextor SSD會有甚麼樣驚人的表現吧。
![]() 小弟借到的是最高容量的256GB,Plextor是家光碟機專業的生產廠商,不過現在也跨足到了半導體產業來,這款並不是Plextor第一個SSD,但卻是讓人為之驚艷的高效能產品。 ![]() 規格介紹,最大的特色是它採用了128MB,DDR3時脈的快取記憶體,以SATA III的傳輸速度來說,128MB的快取應該更能發揮它的全部效能。原廠公布的Sequential read/write (連續讀寫)效能是400MB/s以及300MB/s,表現比Crucial的355MB/s還要在高。 ![]() 來開箱吧。 ![]() 打開來內襯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SSD本體,下層是附贈了Acronis True Image這套有名的備份軟體。 ![]() 本體的外觀,它採用鋁合金材質配上噴沙霧面質感,摸起來觸感還不賴。 ![]() 產地是台灣。 ![]() 既然沒有保固貼當然是要拆來一窺究竟囉,打開來的那一瞬間有驚訝到,它居然不是標準的2.5” PCB尺寸而看來是1.8”的打算一板兩吃。 ![]() 控制器是Marvell的88SS9174-BKK2,與Crucial的88SS9174-BJP2不太相同,應該是修正bug以及優化還有支援更多flash的小改版,搭配的Flash是來自於Toshiba的超高單容量32GB Flash,總共八顆組成256GB的容量。 ![]() 翻開背面則是另外四顆,在每顆Flash的下方還放了軟墊支撐Flash,本次測試就在P67A-UD7完測,剛好這平台可以從SATA II一路測到第三方晶片SATA III以及原生SATA III。 ![]() 不過這顆碟在小弟之前應該被玩弄了39次~_~,因為不知道前手是怎樣虐待它,所以對於直接跑測試的結果也滿憂慮的,所以我先接上了系統然後就這樣放在讓系統待機,等了五六個小時再回來碰它,用意就是讓它本身的GC去做整理,畢竟原廠目前還沒有些用戶端的工具可用,之後再用Secure erase下去作一遍後再跑測試。大致上算是回復了接近新品的效能。 ![]() 先來看看SATA II的表現吧,測試預設值是採用SATA II,AHCI Enabled,OCZ VERTEX 2當開機碟,Win7 64旗艦中文版。把Plextor當作資料碟來測試,ATTO最高讀取有278MB/s,寫入在32KB有爆衝到232MB/s,但比較平均的值是187MB/s。 ![]() 用CrystalDiskMark來測,1000MB樣本大小,讀取最大249.7MB/s,寫入最大175.1MB/s。4K QD1讀取有13.88MB/s,寫入有37.18MB/s,4k QD32讀取則有69.83MB/s,寫入有45.23MB/s。 ![]() 用ASS Benchmark來驗證一下,與CrystalDiskMark相去不遠,不過在SEQ寫入上比較好有190MB/s。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176
|
![]() 把它接在Marvell的9128 SATA III晶片上,我們看到了讀取很接近於原廠的數值,有399MB/s,不過寫入卻只有235MB/s。 ![]() CRYSTALDISKMARK也是如此,寫入大約是228.3MB/s的速度。 ![]() ASS benchmark的結果也所差不遠,寫入離原廠公布的300MB/s還有段距離。 ![]() 那麼在P67的原生SATA III以及NCQ開啟後的加持下呢??哇,這下讀取一舉噴到最高470MB/s,寫入也有最高320MB/s的效能,這下又多了一個必換P67的理由了,原生SATA III果然效能滿點!! ![]() Crystaldiskmark這個成績應該可算是原廠標準成績吧。 ![]() ASS Benchmark,有趣的以評分來說並不算進步很多,ASS Benchmark的評分似乎是著重在4K上面比較多的樣子。 ![]() 在實測4K隨機寫入IOPS QD1的部分,它只有9225.82,對照MB/s是36.04MB/s,與ASS Benchmark的4K QD1差不多,可見IOPS的表現是真實的,本想再繼續測試QD32,不過因為借用時間到了只好趕快歸還,等下次有機會再測。 少了NCQ效能會差多少? ![]() 要支援TRIM就是得開啟AHCI,換言之就是利用NCQ指令來對SSD下工作參數,除了大家知道的Erase count以及power on count等等的資訊外,另外一個看不到的資訊就是為什麼SSD特別重視NCQ?如圖所測試為SATAIII IDE模式的ATTO成績,對比下來最大的差異就是連續讀取的效能大幅的降低,剛剛可以跑到470MB/s,現在只有314MB/s,而寫入最大只到286MB/s,由此可見Marvell的韌體部分花很多工夫在NCQ效能調校,預讀以及預寫讓效能差距出現這麼大Gap。由於目前的韌體版本還是1.00版,相信後續還是有很多的改進空間。 也因為現在幾乎每家控制器都很重視NCQ,像是INTEL、SANDFORCE,您可以自行測試一下Enabled/Disabled AHCI後的差異性,當然前提是系統至少要是安裝Windows Vista以上,XP只會獲得更差的效能表現而已,而以隨機4K讀寫來看,很明顯的Plextor的調校試著重在連續讀寫上面,因此犧牲一些4K隨機能力提升連續讀寫,創造目前單碟最速的目標顯而易見,這個連續讀寫能力在一些超過1G以上的單檔會特別強烈,一般使用的情況雖然SATA II 200MB/s就已經足夠系統使用,但400MB/s帶來的是更暴力的速度,也讓我們得窺下一代SATA III的高效能水準。 |
||
![]() |
![]() |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地球的上面..
文章: 5,854
|
![]() "要支援TRIM就是得開啟AHCI"..
誰講的??...... AHCI規範1.3版沒有這種要求... "換言之就是利用NCQ指令來對SSD下工作參數" 明明就是兩回事的東西... ![]() NCQ不管是XP或著Vista之後.. 結果都是一樣的... CQ設計不管是傳統機械式硬碟或著SSD都會有影響.. 只是傳統機械式硬碟看不太出來.. 多線程I/O部分可以看出問題... 如果沒有修正.. 那這顆SSD可以不用買了...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1,815
|
plextor 在光碟機/燒錄機熱門的時代,號稱是光碟產品的"勞斯萊斯"
這次跨足 SSD ,效能表現似乎有皇再臨的感覺 看來這次 Plextor 準備好回來了,滿心期待 ![]()
__________________
塵封在心底的美好回憶,原來我們不曾忘記,只是.......想不起來罷了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中壢-台北
文章: 1,008
|
引用:
大哥...您是在......反諷嗎? 這台除了循序讀寫效能挺不錯外 整體效能相較同樣採marvell晶片的c300來比 PX256M2S的實用效能簡直是爛的無以復加 256gb的C300在ASS SSD裡的得分應該是八百分左右 這台還不到三百分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890
|
效能好糟,比我的X25-M還要差好多
看來短時間內還不用換,等G3出來再看看 C300威是威,但代理商讓我害怕啊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512
|
搞不懂為何要用SSD追循序讀寫是幹嘛
用四顆1TB做raid 0的話效能也很漂亮 價格是這台的1/3,容量是這台的16倍 |
![]() |
![]() |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地球的上面..
文章: 5,854
|
![]() 這家公司真的很敢貼耶...
http://www.goplextor.com/Asia/index...d/m2s/px-256m2s 看它們似乎是不想理4k隨機性能??... Ran. Read Speed 18000 IOPS (4KB with QD= 32) Ran. Write Speed 12000 IOPS (4KB with QD= 3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