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8 您的住址: North Taiwan
文章: 378
|
天下無雙! Galaxy GTX260 Razor
去年六月中, nVidia發佈了DirectX10顯示卡GeForce GT200系列的旗艦GTX280和高階GTX260, 先撇開瞄準頂級玩家的GTX280不說, 當時為了和Radeon 4870對決, GTX260官方定價就打在$399美金, 不過過了一年多, 隨著ATI產品的跳水效應, 價錢也已經來到大家漸漸可以接受的範圍.
這次要介紹的是影馳Galaxy所出品的GTX260+ Razor, Galaxy特別為它取了”無雙”這個名字, 就是因為它打破了目前高階顯示卡的宿命:必須佔用兩個PCI插槽空間的巨大散熱器. 而改用特殊設計的散熱器取代, 僅需一個PCI的空間就可以!這對日漸流行的HTPC客廳多媒體主機, 甚至是想玩3way SLI的高階玩家來說, 在選購主機板和機殼的時候, 就多了不少搭配的彈性. 先來看看無雙的包裝, 是Galaxy為了GTX200系列選用的蛇髮魔女logo, ![]() ![]() 包裝內容物有:顯卡本體, 兩條大4pin轉6pin電源線, S端子轉接線, 色差端子轉接頭, HDMI轉DVI頭, HDMI數位音源輸出線, 說明書及程式光碟等 比較有趣的是Galaxy附上了nVidia 3DVision 的獨立說明書, 不只如此, 一打開還發現裡面附上了3D立體眼鏡! ![]() ![]() 採用紅藍濾色原理實現3D影像 顯卡本體, 整張卡非常的有質感, 不過因為散熱器的縮小化, 重量減輕了不少! ![]() 清爽的背影, 標準GTX200系列layout, 元件都集中在正面. 而且連風罩都是鋁製品, 除了輕量和薄化後兼顧強度之外, 還有比塑膠材質容易散熱的優點. ![]() GTX260+無雙提供三種輸出介面, 依序是複合式電視輸出, HDMI和DVI ![]() GTX260 TDP功耗為182W, 超過了PCI-E的上限75W, 需要雙6pin +12V供電, 但不致於像GTX280需用到8pin 卸掉風罩以後可以看到, 大面積的銅製散熱鰭片 ![]() ![]() 鰭片接合在鋁製本體上 風從風扇處吸入後向後吹, 經過GPU, RAM, 最後從電源部出來 ![]() 風扇由4pin提供12V電源, 透過PWM調整風扇轉速; HDMI接頭採用WIESON驊陞科技的產品, DVI內部針腳也有金屬罩隔離 ![]() 顯卡本體∼Galaxy為了增加散熱器的效率, 在記憶體, 電源MOS和NVIO晶片上都使用了特殊的口香糖狀導熱材質, 讓這些主要熱源能夠更快速的傳到散熱器上. ![]() GTX260核心現身! TSMC製造, 新的55nm製程B3版本, ![]() 基於最新的nVidia第二代統一渲染架構, 並且擁有高達216條的Streaming Processor, 支援OpenGL 2.1, DirectX 10與Shader Moder 4.0、HDA+AA特效. 當然也支援HDCP可播放有數位保護的HD影片, 再配合自家的PureVideo HD加速, 讓高解析度影片播放更游刃有餘. GTX260詳細規格請見官方spec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8 您的住址: North Taiwan
文章: 378
|
![]() 記憶體選用現Hynix GDDR3 H5RS5223CFR-N2C 總共14顆達到總容量896MB, 記憶體頻寬為448Bit. 眼尖的話可以看到N2C這模組的頻率是1200MHz, 足足比標準設定多了200MHz玩家們可以各自發揮嚕! ![]() NVIO輸出晶片, 自8800時代開始, 為了配合高階GPU日漸巨大的核心, nVidia將專司顯示的部份獨立出來, 一方面也是為了遠離高熱, 更確保訊號的色彩深度與抑制噪訊等等. 下方可以看到為了配合散熱器降低電容高度而改用薄片型的钽質電容. ![]() 供電設計採用五相電源, 多相電源讓平均分攤電流更低, 降低顯卡供電部分的溫度和負載, 使用更為穩定、可靠. 並且以鋁質散熱片覆蓋, 同樣中間也用上口香糖狀的導熱材質. ![]() 散熱器本體底部, 無雙的單槽散熱器大面積的銅底直接和GPU接觸, 散熱膏的黏度和顏色都很像含銀高檔散熱膏AS5 ![]() 而且不只如此, Galaxy運用了平板型熱導管(Vapor chamber)技術, 在散熱器底部灌注了冷卻液, 在僅有單槽厚度的體積下也能達到傳統熱導管的散熱效能. ![]() 特寫可以看到這個散熱器是香港NTK智擇的產品, 事實上NTK和ATI合作已久, 許多BBA原廠卡的散熱器都出自它手. 選用12V 0.5A, 七公分的滾珠軸承風扇. 外觀檢查完畢, 上機測試了! CPU Intel Core i7 Extreme 965 (3.2GHz) 主機板 Intel DX58SO (Intel X58+ICH10R) 記憶體 Kingston DDR3-1333 1GBx3 顯示卡 Galaxy GTX260+ 無雙 驅動程式 nVidia 191.07 WHQL 硬碟 WD 2500YS 250GB 電源供應器 AcBel 400W API4P103 作業系統 Windows 7 Ultimate 32bit ![]() 首先看到Galaxy GT260+無雙並沒有因為使用單槽散熱器而在時脈方面妥協, GPU和RAM依然是跑標準的576/1000 MHz頻率, 同樣Shader也是標準1242MHz ![]() 風扇在開機的時候會先全速運轉幾秒鐘, 之後溫控機制啟動就會降低轉速, 進入Windows後待機的溫度在44.5度(室溫25度, 裸機有空調). Windows7的效能評等在顯示項目拿下7.2分 ![]() 首先測試的是老牌DirectX benchmark 3DMark, 3DMark06預設值得分: 17270 ![]() 接下來3DMark Vantage Performance模式得分: 11464 ![]() Extreme模式得分: 4606 ![]() CINEBENCH R10, 使用Cinema 4D特效引擎, 測試CPU和顯卡的OpenGL效能 預設值得分: 6578 ![]()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剛出來的新程式∼可以測試DirectX11上的tessellation項目 預設值設定 ![]() 成績: 54 fps, 1384分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8 您的住址: North Taiwan
文章: 378
|
近期熱門遊戲測試:
惡靈古堡5(Resident Evil5) DirectX9模式預設值: 平均151.8fps, 評價S DirectX9模式1920x1200最高畫質(16xQAA): 平均47fps, 評價B ![]() DirectX10模式預設值: 平均151.7fps, 評價S ![]() DirectX10模式1920x1200最高畫質(16xQAA): 平均42.8ps, 評價B ![]() 雖然1920x1080全開下拿到B級, 但全程40多張的fps在遊戲過程中還是流暢的. 最後的遺跡(The Last Remnant) RPG大廠Square-Enix移植PC的大作, 使用Unreal3的3D引擎 預設值(1280x720)成績: 136.67fps ![]() 快打旋風4(Street Fighters IV) CAPCOM經典格鬥遊戲, 3D化的正宗四代 預設值成績: 59.77FPS(受限於垂直同步), 9929分 評價A ![]() 1920x1200最高畫質(16xQAA) 成績: 42.48FPS, 4964分 評價C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8 您的住址: North Taiwan
文章: 378
|
提到nVidia就不能不談PhysX物理加速, 讓3D遊戲中的物理現象能夠更逼真!
首先是韓國Nurien Software的同名3D線上跳舞遊戲Nurien, 採用Unreal3引擎 和以往各大遊戲不同的是, 這個遊戲主要是強調肢體動作和衣服飄動的逼真度, ![]() 平均FPS是77.1792FPS ![]() 蝙蝠俠:阿卡漢姆瘋人院(Batman Arkham Asylum) 採用遊戲偵測到GTX260後的最佳化設定(1680x1050 noAA, 開啟垂直同步, PhysX Normal) ![]() 遊戲中平均有40FPS以上的表現 ![]() 場景內敵人/屍體多時最低約37張 ![]() 此遊戲頗受好評的煙霧特效 ![]() patch到V1.1後 跑內建Benchmark 搭配19” LCD時的自動設定: < ![]() 平均57FPS, 幾乎達到LCD垂直同步的極限(60FPS) ![]() 最高畫面品質設定(16XQ AA + Physx High) ![]() 最低FPS來到21, 稍嫌吃緊了點, 不過平均40FPS依然可以在最高畫質下提供流暢的操作. ![]() 除了Physx之外, nVidia還提供顯卡一項重要的應用技術: CUDA! 簡單說就是讓user花大錢買的顯卡在不玩3D game的時候也能利用GPU強大的運算能力, 這裡用CyberLink的威力導演8(PowerDirector 8)來測試CUDA的效果, 玩電腦的朋友都知道, 除了3D相關軟體之外, 影像剪輯和繪圖軟體是電腦應用中最吃效能的了, PowerDirector 8有支援各種主流顯示卡硬體加速, 在功能設定頁面就可以找到開啟選項. ![]() 測試使用玩具總動員3D版以及玩具總動員3(Toy Story 3)的預告片, 都是FullHD 1920x1080的mov檔. 都可以在Disney或Apple網站免費下載到. 直接轉檔成AVCHD 1920x1080, 可以看到硬體視訊編碼亮起來了 ![]() 總共花了1分10秒 ![]() 關閉CUDA硬體加速來當對照組: ![]() 結果一樣的動作花了3分44秒才完成, 而且CPU是用高檔的Core i7 Extreme在跑! 還足足花了三倍多的時間. 雖然Galaxy GTX260+的確是”無雙”的市面唯一單槽散熱器, 但最重要的還是必須把溫度控制好, 來用地獄甜甜圈驗證吧! ![]() 用GPU-Z來記錄變化, FurMark v1.7全速燒機半小時(1906sec)後溫度來到頂峰GPU 76.3度, PCB53.8度, 關閉FurMark後回到桌面待機兩分鐘後, 分別降溫到GPU 53.8度, PCB 46.5度. 有趣的是即使GPU和RAM全速在跑, 風扇依然是維持在71%的轉速. 待機後則很快隨著時脈變更而降下. 至於超頻性能方面, 除了前面提過的Hynix GDDR3原廠保證的20%可超性之外, 55mm製程的優勢更可以讓GTX260上打Radeon上代卡王4890! 參考:GTX260超頻及與Radeon4870/4890捉對廝殺 在明年nVidia新一代GT300系列(Fermi)及大量應用DirectX11的遊戲推出之前, GTX260以優秀的效能和已降到合理的售價, 還會坐足N家高階熱賣產品的位子好一陣子, 想玩SLI或HTPC, 又擔心主機空間或對流的玩家, Galaxy在這個時間點提供了一個亮眼的選擇! ![]() (單篇回應限制貼圖數真討厭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您的住址: 去新竹工作的高雄...
文章: 540
|
哇~I7 + 260竟然可以只用AcBel 400W API4P103...
看來瓦數真的不用買太高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4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48
|
看不到圖片了 @@
流量爆了 ?
__________________
何謂 Folding@home? (WIKI) Folding@home Taiwan Team (31403) 歡迎您的加入 堅毅、持久,量力而為囉 ∼ Taiwan Team@folding Taiwan Team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8 您的住址: North Taiwan
文章: 378
|
引用:
我一開始也抱著測試power的心態硬上, 沒想到跑完一堆測試不說, 常態使用了一個星期都穩得很! 看12V幾A比看W數實際 引用:
看倌比我想像多呢! 圖床搞定了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6
文章: 150
|
這價格是不是也「天下無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