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4 您的住址: 亞洲.台灣.台北 
				
				
					文章: 2,054
					
				 
				 | 
	
	
		
			
			 
				
				求教 類比訊號 電視卡 資料傳輸 流程與架構
		
	 
					
			想問一下 並 確定自己的 觀念 對不對 ? 
				
		
因為 想對自己用內建顯示MB+TV Card , 看TV並錄影 再加上 輸出 是 1920*1200 內建顯示 似乎 撐不住 想知道 內建顯示 是 ram bus 還是 CPU FSB/HT bus 撐不住 目前是用 nvidia6150 + socket 754 SP2800+ 換 Intel G45 IGP 有用嗎? or AM2+ + IGP 780G without sideport ? or AM2+ + IGP 780G + sideport or AM2+ + IGP 790GX(一定有sideport) or K10 的 記憶體控制器 更有效 64bit + 64bit 綠色線 是 video overlay 的 資料傳輸 流程 紅色線 是 video encode 並 儲存 的 資料傳輸 流程 橘色線 是 video decode 的 資料傳輸 流程 看電視 是這樣的 流程與架構 嗎 ? Intel FSB Platform + 顯示卡 看電視 的 資料傳輸 流程 ![]() Intel FSB Platform + 內建顯示 看電視 的 資料傳輸 流程 ![]() AMD HT Platform + 顯示卡 看電視 的 資料傳輸 流程 ![]() AMD HT Platform + 內建顯示 看電視 的 資料傳輸 流程 ![]() 同時 看電視與錄影 是這樣的 流程與架構 嗎 ? Intel FSB Platform + 顯示卡 看電視與錄影 的 資料傳輸 流程 ![]() Intel FSB Platform + 內建顯示 看電視與錄影 的 資料傳輸 流程 ![]() AMD HT Platform + 顯示卡 看電視與錄影 的 資料傳輸 流程 ![]() AMD HT Platform + 內建顯示 看電視與錄影 的 資料傳輸 流程 ![]() 另一種(Time shift) 同時 看電視與錄影 是這樣的 流程與架構 嗎 ? (XP MCE/ Vista 好像是這種模式?) Intel FSB Platform + 顯示卡 看電視與錄影 的 資料傳輸 流程 ![]() Intel FSB Platform + 內建顯示 看電視與錄影 的 資料傳輸 流程 ![]() AMD HT Platform + 顯示卡 看電視與錄影 的 資料傳輸 流程 ![]() AMD HT Platform + 內建顯示 看電視與錄影 的 資料傳輸 流程 ![]() 此文章於 2008-09-23 03:40 PM 被 idleic2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6 
					文章: 3,946
					
				 
				 | 
	
	
		
		
		
									  
		
		 引用: 
	
 這和顯卡、內險都沒關係 ![]() 假如要靠硬解,那顯卡、內顯要有硬體支援,並搭配軟體啟動 假如要靠軟體,那Encoder喬一喬就夠了,CPU不夠力的話再超一下 目前只要CPU別太差、Encoder有喬到定位,都可以輕鬆軟解1080i影片  | 
|||
| 
      
				 | 
|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4 您的住址: 亞洲.台灣.台北 
				
				
					文章: 2,054
					
				 
				 | 
	
	
		
		
		
									  
		
		 引用: 
	
 你 好像 在講 數位訊號的電視卡... 我問的是 類比訊號的電視卡 數位電視卡 的 頻寬 要求 比 類比訊號的電視卡 還低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板橋 
				
				
					文章: 5,112
					
				 
				 | 
	
	
		
		
		
									  
		
		 引用: 
	
 768x576 RGB32的PAL也只有44MBps,有獨立顯卡透過Overlay光看不錄要把FSB或HTT塞爆還遠得很(Overlay時resize是GPU負責的  ....BTW,RGB32的1080i約248MBps,如果是K8平台上UMA的IGP要透過HTT->MC讀寫RAM流量的確已經不能忽略掉了 ),但錄影時通常是以preview的方式先進main memory再進video memory(在此K8平台上的UMA這兩塊記憶體根本是同等的,而且K8的MC->RAM頻寬問題不大,而FSB或獨立顯卡時的狀況又不太一樣  )錄main memory中的原始影像(i.e.沒人會捨本逐末去錄resize後的影像----要resize播的時候再resize不就得了 ),以台灣的DVB-T為例704x480 RGB32@30fps也只有約40MBps,假設(248+40)外加encode後要錄下來的stream算300MBps好了(這麼算其實很不科學,因為這幾個traffic的流向有很大的不同  ),bottle neck應該還輪不到BUS的頻寬吧![]()  ....
				__________________ 
		
		
		
		
	
	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  ....
			 | 
|
| 
      
				 |